许萍利
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筛选的观察,找到佳组合,使乙肝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了解乙肝感染的程度,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病毒携带的还是传染的,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治疗的效果如何及预后等。对乙肝的E抗原和E抗体及前S1蛋白抗原和前S1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对比,认为将原来的乙肝“五项”检测中的E抗原和抗体用前S1蛋白抗原和抗体取代,因为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防止了漏诊、误诊,而且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作者:雷广明;王秋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与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15例(68.18%),急性肺栓塞5例(22.73%),产后子痫2例(9.09%)。其中术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17例(术后<1 h 5例,术后7 h 7例,术后24 h 3例,术后1周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突然,通常无肺部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重视呼吸抑制等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慎用术后镇痛。
作者:田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伍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择期 LC 手术全麻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试验组)30例:全麻插管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地佐辛0.1 mg/kg。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前2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拔管后15 min(T5)时的血压(BP)、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 min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在苏醒期BP、MDP、HR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 min B组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配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平稳的血液动力学,并可明显减少拔管后手术患者的躁动。
作者:梅静;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1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米索前列醇,研究组予以欣母沛,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用药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用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收缩增强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与米索前列醇相比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卫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POD)的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AECPO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和血气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肺功能以及血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AECPOD有效。
作者:王泽珩;王夕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究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 Dieulafoy 病患者20例,对其实施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患者都能够立即止血,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止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在临床手术以后6~10周复查电子胃镜显示病灶完全愈合,金属止血钛夹全部脱落。结论: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改良式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352例,对留置尿管的流程和护理进行改良,并总结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结果:本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避免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雅玲;温亚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了更好地实施医学检验和检查互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对下面的问题加以注意:审查互认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关联性;对患者提供的资料能否采用以及对一些项目是否需要重新检验检查,需要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对患者所提供的资料要妥善保管,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才能合理地执行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制度,避免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过程中因患者不理解而发生纠纷,减轻患者负担。建议加大相关理论研究和巩固已有的比较好的措施,逐步将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渗透到基层医疗机构,从而真正解决就医人群重复检查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难题。
作者:刘爱川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科卧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从住院环境、饮食指导、腹部手法按摩和穴位按摩、心理方面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便秘发生率7%,对照组便秘发生率53%。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低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因便秘而带来的痛苦,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
作者:王国红;吕伟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和85.7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56%和21.4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较高,且不易复发。
作者:章启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嵌甲型甲沟炎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改良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而改良组则采用改良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改良组的0级及Ⅰ级疼痛明显多于对照组,其疼痛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且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
作者:李乐安;成家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樟脑联合克霉唑软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的疗效。方法:收治股癣和足癣患者100例,将樟脑碾碎为粉末与克霉唑软膏混合后均匀涂抹患处。结果:2~3 d后,水疱以及糜烂结痂,4~5 d后患处蜕皮,9~10 d后,患处蜕皮结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治愈。结论:本方法简便、价廉,效果好。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传统影像诊断思维认为“诊断肋骨骨折CT明显优于CR”。其实不尽然,CR与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只有正确认识到两者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达到为患者诊断的目的。方法:收纳因外伤后胸部疼痛行CT胸部平扫及CR胸部正、斜位检查患者100例,分析两者诊断肋骨骨折的影像表现及结论。结果:100例患者确诊阳性72例,其中58例为多肋骨骨折(CR确诊率为61.4%,CT确诊率为75.3%)。确诊阴性28例(CR假阳性7例,CT假阳性15例)。结论:CR与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
作者:高雷;熊颖;廖杨;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输卵管造影在目前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其对操作的精确性要求也较高,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输卵管造影专用造影剂推注器。该推注器是为了减少检查医生暴露于X线下,保障医生的健康,同时更清楚地显示观察受查者的检查器官,准确的抓拍佳的影像。本文就该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操作使用方法做一简单的阐述,以期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牛志刚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重症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1.5±4.4)d,抗生素使用时间(16.7±2.2)d;对照组住院时间(35.1±5.3)d,抗生素使用时间(22.5±3.3)d;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以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服用抗生素的时间,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德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情况与结果。方法:根据新生儿复苏指南和要求,对收治的40例窒息新生儿实施复苏。结果:经过及时复苏,38例新生儿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95.0%,2例新生儿家属放弃救治。结论:在新生儿窒息中应及时实施复苏,同时还应严格按照复苏要求和规定操作,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要领,以确保新生儿得以及时苏醒。
作者:杨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方法:观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病例26只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22例中有6例治愈,直接手术治疗4例和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的16例治愈。结论:正确认识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及时保守治疗,无效后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西宁;任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防止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18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腹症,1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穿孔6例,流产2例,早产1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顺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塞来昔布联合 FOIFOX4化疗组和单纯 FOIFOX4化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6%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疗效优于单纯FOIFOX4方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