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

田冰

关键词:妇产科, 急性呼吸衰竭, 诊断, 救治,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与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15例(68.18%),急性肺栓塞5例(22.73%),产后子痫2例(9.09%)。其中术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17例(术后<1 h 5例,术后7 h 7例,术后24 h 3例,术后1周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突然,通常无肺部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重视呼吸抑制等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慎用术后镇痛。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隆阳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隆阳区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消毒质量的科学依据方法。方法: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结果:80户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81.4%。公立机构检测样品222份,合格率77.5%;私立机构检测样品112份,合格率89.3%。结论:隆阳区辖区内执业的8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立伟;杨发明;高伟;孟正良;陈思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泉州地区325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

    目的:总结泉州地区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外损害、胸片或肺部CT特点及住院时间(2007-2008年,2009-2010年,2011-2012年),分析变化趋势。结果: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痛、肺外损害;3个阶段的发热病程中位数分别为4.6 d、8.4 d 和11.7 d(u=3.22,P<0.01);呼吸困难或喘息分别为5.1%、9.8%、16.8%;胸痛分别为8.2%、14.7%、28.8%(χ2=7.24、16.93,P<0.01);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5.3%、27.5%、37.6%(χ2=13.3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合并肺不张和(或)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9.2%、2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P<0.01);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9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阶段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5 d、9.2 d、13.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泉州地区近年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情、病程有逐年加重及延长趋势,肺内并发症及肺外损害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提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难度提高。

    作者:李联侨;陈琼华;林志斌;苏丽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的观察与防治

    目的:探讨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进行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等,采取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治疗等综合对症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4例中伴发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32例(38.1%);女性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中学文化程度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低于小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P<0.05),患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患良性疾病患者(P<0.05),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主要受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的影响,通过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子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建议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妇科手术中发生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概率0.23%。其中发生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5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修补。结论:在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是降低其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庭肖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高血压石油工人288例遵医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了解从事野外工作的患有高血压的石油工人遵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并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在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者完全遵医行为只有26.1%,遵医行为依从性较低,普遍存在吸烟、嗜酒、高盐和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肥胖等能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该高血压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积极改善他们的遵医行为,提高其遵医率,帮助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耀;白利平;张宁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结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在经保守降压治疗的情况下眼压仍>40mmHg,即在前房穿刺降低眼压直至正常后4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同时置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前眼压>40mmHg,术后3个月内眼压10~20mmHg15眼,20~30mmHg5眼;用卡替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其中2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依旧不能控制在<20mmHg;在术后3个月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上病例在随访期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术前视力:光感10眼(50%),光感-手动4眼(20%),手动-0.15有6眼(30%);术后视力:<0.1有2眼(10%),0.1~0.3有5眼(22.5%),0.3~0.5有6眼(30%),>0.5有7眼(35%)。结论: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能在较好控制眼压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王旭辉;周建强;谢秀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比较

    目的:①检查使用CAM(意识状态评估方法)监测老年人术后谵妄的有效性;②理解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案;③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异常对术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④认知这些异常对医疗机构的经济影响;⑤描述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学及发病率。方法: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312例,应用精神错乱评估法(CAM)评价并记录谵妄的发生率。结果:12.5%患者(39/312)出现术后谵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从5.52%升高到22.76%。结论:术后谵妄可能是多因素导致的后果,不仅和生理年龄有关,而且和其他因素如老龄、药物使用、外科手术应激、体内生化失衡、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紊乱均有关。

    作者:王潇然;于欣;王永杰;王加强;张玉宏;刘炳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妊娠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防止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18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腹症,1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穿孔6例,流产2例,早产1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顺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乳果糖口服液加隔盐神阙穴治疗麻醉止痛药引起便秘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口服乳果糖加隔盐神阙穴对改善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口服止痛药所致便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探讨与推广。

    作者:程君;刘妮妮;杨双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检测意义

    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筛选的观察,找到佳组合,使乙肝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了解乙肝感染的程度,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病毒携带的还是传染的,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治疗的效果如何及预后等。对乙肝的E抗原和E抗体及前S1蛋白抗原和前S1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对比,认为将原来的乙肝“五项”检测中的E抗原和抗体用前S1蛋白抗原和抗体取代,因为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防止了漏诊、误诊,而且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作者:雷广明;王秋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Dieulafoy病20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 Dieulafoy 病患者20例,对其实施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患者都能够立即止血,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止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在临床手术以后6~10周复查电子胃镜显示病灶完全愈合,金属止血钛夹全部脱落。结论: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地左辛配伍地塞米松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伍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择期 LC 手术全麻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试验组)30例:全麻插管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地佐辛0.1 mg/kg。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前2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拔管后15 min(T5)时的血压(BP)、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 min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在苏醒期BP、MDP、HR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 min B组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配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平稳的血液动力学,并可明显减少拔管后手术患者的躁动。

    作者:梅静;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消失(100.0%),对照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消失26例(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

    作者:文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塞来昔布联合 FOIFOX4化疗组和单纯 FOIFOX4化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6%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疗效优于单纯FOIFOX4方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采取临床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4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患儿都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无一例患儿出现后遗症,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及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发生后遗症的几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儿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杨赋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2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耳鸣、耳堵闷感、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对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卵巢癌患者58例(癌症组),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4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62例(比对组),观察各组的空腹血浆D-二聚体。结果: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2.11±1.60)μg/L、阳性率73.91%;良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0.23±0.12)μg/L、阳性率26.01%;比对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0.18±0.04)μg/L、阳性率2.01%;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随卵巢癌分期增加而逐渐上升,相应的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也呈现上升趋势,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有利于对卵巢肿瘤的良性、恶性鉴别,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分期的判断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列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思想及方法进展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本文就该病的中医治疗思想以及治疗方法做一简单的综述,以期望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黄振福;赵斌;刘宗仁;刘百海;张连登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及CPR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及48 h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保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