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然;于欣;王永杰;王加强;张玉宏;刘炳辰
目的: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主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结果:通过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由37.5%增强到7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率由45.0%提高到8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咨询率由7.5%提升到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有效可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蒋秋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嵌甲型甲沟炎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改良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而改良组则采用改良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改良组的0级及Ⅰ级疼痛明显多于对照组,其疼痛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且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
作者:李乐安;成家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①检查使用CAM(意识状态评估方法)监测老年人术后谵妄的有效性;②理解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案;③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异常对术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④认知这些异常对医疗机构的经济影响;⑤描述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学及发病率。方法: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312例,应用精神错乱评估法(CAM)评价并记录谵妄的发生率。结果:12.5%患者(39/312)出现术后谵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从5.52%升高到22.76%。结论:术后谵妄可能是多因素导致的后果,不仅和生理年龄有关,而且和其他因素如老龄、药物使用、外科手术应激、体内生化失衡、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紊乱均有关。
作者:王潇然;于欣;王永杰;王加强;张玉宏;刘炳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尿管管理、疼痛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饮食生活护理等。观察其疗效。结果:膀胱痉挛3例,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及下肢栓塞等,3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防止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18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腹症,1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穿孔6例,流产2例,早产1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顺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32例,均为女性,全部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均采用手术根治治疗,同时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对患者和家属采用传统方法的卫生知识宣教。观察组:向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分期式连续系统教育,即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评估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入院后和手术前主要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增强信心,减轻焦虑,手术后和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增加健康知识。使患者接受知识,改变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许萍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隆阳区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消毒质量的科学依据方法。方法: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结果:80户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81.4%。公立机构检测样品222份,合格率77.5%;私立机构检测样品112份,合格率89.3%。结论:隆阳区辖区内执业的8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立伟;杨发明;高伟;孟正良;陈思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应用于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药物流产不全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每天口服补佳乐片3 mg,10 d,后5 d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片10 mg。对照组催产素针10 U,3 d,肌注;同时益母草冲剂20 g/次,2次/d,7 d,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38%,对照组治愈率28.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时疗效显著,并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
作者:任成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组合。
作者:古广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者:帅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耳鸣、耳堵闷感、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研究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服用果导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1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金永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00例,按能否长期坚持参加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跟踪随访。两组均进行常规社区宣教,其中观察组进行上述措施外还进行符合个体要求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治疗认知程度明显提高,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爱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方法:对2010年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医院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落实护理管理职能,树先进典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等。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塞来昔布联合 FOIFOX4化疗组和单纯 FOIFOX4化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6%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FOI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疗效优于单纯FOIFOX4方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进行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等,采取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治疗等综合对症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4例中伴发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32例(38.1%);女性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中学文化程度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低于小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P<0.05),患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患良性疾病患者(P<0.05),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主要受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的影响,通过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子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按信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2.5±15.4)min、(20.5±6.3)h、(4.0±1.2)d、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和明;陈云卫;余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晚期心电图P-R间期现象及其特点。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孕妇246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心电图情况。结果:246例妊娠晚期孕妇中,31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对照组中5例发生段P-R间期现象,研究组P-R间期现象发生率12.60%(3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04,P<0.01)。其中研究1组135例孕妇中14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研究2组111例孕妇中17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虽然研究2组P-R间期发生率高于研究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随访3个月复查心电图,31例P-R间期孕妇心电图均恢复正常,P-R间期>0.12 s,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属于良性电生理变化,并无特殊病理意义。
作者:范晓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与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15例(68.18%),急性肺栓塞5例(22.73%),产后子痫2例(9.09%)。其中术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17例(术后<1 h 5例,术后7 h 7例,术后24 h 3例,术后1周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突然,通常无肺部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重视呼吸抑制等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慎用术后镇痛。
作者:田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硫酸镁为抗惊厥药,因其给药途径不同,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是妇产科临床中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用的药物,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作用明显,但过量时亦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后果,故临床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于晓萍;田霞;苏广雄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