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安;成家鹏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的比例明显升高,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慢支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我国饮食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多种疾病是由于食物的搭配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合理饮食,控制饮食对预防慢性病意义重大。我国素有“寓医于食,药食兼用”的传统,健康饮食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表现和中老年人健康饮食原则和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膳食建议进行阐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和85.7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56%和21.4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较高,且不易复发。
作者:章启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慢性腹痛寻找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因腹痛就诊的儿童273例,进行脐周及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检查。结果: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结论: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检查对寻找儿童慢性腹痛病因是一种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康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在严重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中的抑菌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管吸氧。分别对两组进行24 h及48 h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情况及肺部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在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等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ε-聚赖氨酸氧气湿化液抑菌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严重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提高因肺部感染而导致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炜鹏;申华;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晚期心电图P-R间期现象及其特点。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孕妇246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心电图情况。结果:246例妊娠晚期孕妇中,31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对照组中5例发生段P-R间期现象,研究组P-R间期现象发生率12.60%(3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04,P<0.01)。其中研究1组135例孕妇中14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研究2组111例孕妇中17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虽然研究2组P-R间期发生率高于研究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随访3个月复查心电图,31例P-R间期孕妇心电图均恢复正常,P-R间期>0.12 s,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属于良性电生理变化,并无特殊病理意义。
作者:范晓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目前社会中,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它的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农村,其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本文简要介绍农村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策略。
作者:袁靖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嵌甲型甲沟炎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改良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而改良组则采用改良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改良组的0级及Ⅰ级疼痛明显多于对照组,其疼痛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且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
作者:李乐安;成家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6月-2010年9月收治卵巢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用SPSS 13软件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病理分级高分化,年龄≤50岁,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残余病灶<1 cm,术后规范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对于卵巢癌患者,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规范、足量、合理的化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提示着临床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王丽;赵丹梅;王芳;欧阳俊;彭久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护理工作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一个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是否规范、到位,会影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同时也对服务对象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如何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
作者:毛顺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硫酸镁为抗惊厥药,因其给药途径不同,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是妇产科临床中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用的药物,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作用明显,但过量时亦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后果,故临床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于晓萍;田霞;苏广雄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者:帅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背景下,居家养老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模式。以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的首创地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完善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就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宫芳芳;孙喜琢;杨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主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结果:通过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由37.5%增强到7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率由45.0%提高到8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咨询率由7.5%提升到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有效可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蒋秋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对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8例,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两组的白蛋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生发生率方面,肠外营养组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均能有效维持机体的白蛋白供应情况,但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刘凤艳;吕思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肠梗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肠梗阻,小肠梗阻21例(35.0%),其中手术后粘连7例(33.3%),阑尾炎及其周围炎14例(66.7%);结肠梗阻39例(65.0%),其中肠套叠、肠扭转17例(45.6%),肠内粪石9例(23.1%),结肠肿瘤13例(33.3%)。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结肠扩张>6 cm,小肠梗阻表现为小肠扩张,一般>3 cm,肠腔内有较强的气体回声及杂乱光点,肠腔内积气,管腔明显扩张,表现为肠壁变薄,梗阻处肠黏膜水肿表现为肠壁增厚,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肠套叠时表现为“套筒征”、“同心圆征”等多条线状稍强回声;肠肿瘤时则表现为“靶环征”或“假肾征”等。结论: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肠梗阻时具有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易于诊断、患者无痛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俊腾;马晓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乙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与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甲组98%(49/50),乙组80%(40/5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发热、肺部啰音、咳嗽等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甲组要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甲组6%(3/50),乙组30%(15/50),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加快了患儿出院和康复速度,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汝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因此,了解病情、加强治疗护理措施,对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敬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隆阳区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消毒质量的科学依据方法。方法: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结果:80户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81.4%。公立机构检测样品222份,合格率77.5%;私立机构检测样品112份,合格率89.3%。结论:隆阳区辖区内执业的8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立伟;杨发明;高伟;孟正良;陈思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对妊娠中晚期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中有早产及习惯性流产史、不明原因阴道流血、多产病史等的重点病例56例,自妊娠12周末至妊娠30周经会阴超声观察宫颈情况,并与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分析,随访妊娠结果。结果: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满意显示率96.4%,能客观反映宫颈情况,对宫颈区域提供直观可靠的信息,明显优于经腹超声检查。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用于妊娠中期宫颈功能不全的评价中安全、经济、有效,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燕;于泳芬;柯黎黎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