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果糖口服液加隔盐神阙穴治疗麻醉止痛药引起便秘46例临床分析

程君;刘妮妮;杨双双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 乳果糖口服, 隔盐神阙穴
摘要:目的:分析口服乳果糖加隔盐神阙穴对改善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口服止痛药所致便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探讨与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黏膜下肌瘤致产后出血子宫切除1例

    2013年7月19日收治黏膜下肌瘤致产后出血子宫切除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析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所发挥的评估作用。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感染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出院诊断结果将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非细菌性感染患者。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3 mL不抗凝静脉血,PCT测定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RP测定使用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RCT与CRP的测量结果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RCT与CRP结果主要随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率的比较上,观察组PCT测定的阳性检出率90.32%,CRP的阳性检出率80.64%;对照组PCT阳性检出率21.05%,CRP阳性检出率68.42%。PCT 检测结果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 结果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患者血清中PCT含量进行动态检测可以有效鉴别患者的感染是否属于细菌性感染,同时根据PCT水平判断患者的感染程度,为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起连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和85.7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56%和21.4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较高,且不易复发。

    作者:章启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嵌甲型甲沟炎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改良组(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而改良组则采用改良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改良组的0级及Ⅰ级疼痛明显多于对照组,其疼痛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且复发率、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

    作者:李乐安;成家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社区门诊治疗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由全科医生负责的健康教育、定期血糖监测和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后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结果:试验组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糖尿病医疗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

    作者:杨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乙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与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甲组98%(49/50),乙组80%(40/5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发热、肺部啰音、咳嗽等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甲组要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甲组6%(3/50),乙组30%(15/50),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加快了患儿出院和康复速度,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汝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急救。方法:对2年内收治的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在患者中普及头孢与酒精严禁长时间接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年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目的:对法医病理检案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人为现象表现及其应对措施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集初步鉴定报告出现偏差的案例资料15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分析。对初步鉴定报告与终鉴定报告产生偏差的人为原因进行分类与观察。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属于胸外心脏按压后鉴定产生的人为现象,5例患者属于尸检操作不规范后鉴定产生的人为现象。结论:在法医病理检案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常见大量的人为现象,不谨慎处理可能误判为生前损伤或病理变化,产生鉴定失误的问题。临床需要找准原因,采取对策。

    作者:张晓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樟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治疗股癣和足癣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樟脑联合克霉唑软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的疗效。方法:收治股癣和足癣患者100例,将樟脑碾碎为粉末与克霉唑软膏混合后均匀涂抹患处。结果:2~3 d后,水疱以及糜烂结痂,4~5 d后患处蜕皮,9~10 d后,患处蜕皮结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治愈。结论:本方法简便、价廉,效果好。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情况与结果。方法:根据新生儿复苏指南和要求,对收治的40例窒息新生儿实施复苏。结果:经过及时复苏,38例新生儿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95.0%,2例新生儿家属放弃救治。结论:在新生儿窒息中应及时实施复苏,同时还应严格按照复苏要求和规定操作,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要领,以确保新生儿得以及时苏醒。

    作者:杨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建议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妇科手术中发生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概率0.23%。其中发生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5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修补。结论:在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是降低其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庭肖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高血压石油工人288例遵医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了解从事野外工作的患有高血压的石油工人遵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并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在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者完全遵医行为只有26.1%,遵医行为依从性较低,普遍存在吸烟、嗜酒、高盐和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肥胖等能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该高血压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积极改善他们的遵医行为,提高其遵医率,帮助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耀;白利平;张宁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方法:对2010年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医院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落实护理管理职能,树先进典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等。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2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耳鸣、耳堵闷感、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

    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与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15例(68.18%),急性肺栓塞5例(22.73%),产后子痫2例(9.09%)。其中术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17例(术后<1 h 5例,术后7 h 7例,术后24 h 3例,术后1周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突然,通常无肺部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重视呼吸抑制等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慎用术后镇痛。

    作者:田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用于人流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预防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A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组B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热水袋外敷;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益母草片。于术后1周回院复诊,观察记录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治疗的患者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少、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好;益气活血法结合热水袋外敷及益母草片结合热水袋外敷其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法在治疗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恢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在临床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对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与观察,可防止通气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该病的机械通气护理做一简单阐述,以期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春艳;郭玉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某社区老年人白内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内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探讨改进防治白内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社区疑似和(或)白内障患者作病史询问、裸眼和矫正视力检查、诊断、登记。结果:本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35.00%,≥6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白内障发病与年龄正相关。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及CPR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及48 h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保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按信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2.5±15.4)min、(20.5±6.3)h、(4.0±1.2)d、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和明;陈云卫;余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