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

杨飞

关键词:全科医生, 糖尿病, 社区管理, 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社区门诊治疗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由全科医生负责的健康教育、定期血糖监测和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后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结果:试验组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糖尿病医疗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和85.7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56%和21.4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较高,且不易复发。

    作者:章启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32例,均为女性,全部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均采用手术根治治疗,同时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对患者和家属采用传统方法的卫生知识宣教。观察组:向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分期式连续系统教育,即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评估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入院后和手术前主要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增强信心,减轻焦虑,手术后和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增加健康知识。使患者接受知识,改变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许萍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内经》感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目的:本文是作者品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从其经典论述中有所感悟,并慨叹先贤的智慧。把握养“心”即保养身心的角度阐述养生一定要做到清净心境、恬淡虚无,心态平和、思想健康才能更好地“养形”,从而达到良好的养生目的。并应用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当中,教会社区居民方法,达到预防为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马德锋;田玉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组合。

    作者:古广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ε-聚赖氨酸对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目的:探讨对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在严重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中的抑菌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管吸氧。分别对两组进行24 h及48 h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情况及肺部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在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等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ε-聚赖氨酸氧气湿化液抑菌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严重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提高因肺部感染而导致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炜鹏;申华;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比较

    目的:①检查使用CAM(意识状态评估方法)监测老年人术后谵妄的有效性;②理解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案;③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异常对术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④认知这些异常对医疗机构的经济影响;⑤描述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学及发病率。方法: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312例,应用精神错乱评估法(CAM)评价并记录谵妄的发生率。结果:12.5%患者(39/312)出现术后谵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从5.52%升高到22.76%。结论:术后谵妄可能是多因素导致的后果,不仅和生理年龄有关,而且和其他因素如老龄、药物使用、外科手术应激、体内生化失衡、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紊乱均有关。

    作者:王潇然;于欣;王永杰;王加强;张玉宏;刘炳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目的: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主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结果:通过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由37.5%增强到7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率由45.0%提高到85.0%,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咨询率由7.5%提升到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有效可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蒋秋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观察与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晚期心电图P-R间期现象及其特点。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孕妇246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心电图情况。结果:246例妊娠晚期孕妇中,31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对照组中5例发生段P-R间期现象,研究组P-R间期现象发生率12.60%(3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04,P<0.01)。其中研究1组135例孕妇中14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研究2组111例孕妇中17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虽然研究2组P-R间期发生率高于研究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随访3个月复查心电图,31例P-R间期孕妇心电图均恢复正常,P-R间期>0.12 s,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属于良性电生理变化,并无特殊病理意义。

    作者:范晓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分泌物超高倍显微镜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将妇科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在超高倍镜下查找病原体并根据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霉菌性阴道炎24.0%(920/3832),滴虫性阴道炎8.1%(309/3832),细菌性阴道炎7.0%(268/3832)。结论:超高倍镜检查妇科分泌物,病原体检出率高,速度快,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在妇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瑶;许绘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

    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妇产科术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与麻醉相关的呼吸抑制15例(68.18%),急性肺栓塞5例(22.73%),产后子痫2例(9.09%)。其中术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17例(术后<1 h 5例,术后7 h 7例,术后24 h 3例,术后1周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突然,通常无肺部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重视呼吸抑制等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慎用术后镇痛。

    作者:田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POD)的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AECPO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和血气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肺功能以及血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AECPOD有效。

    作者:王泽珩;王夕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对患者实施PVP手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对患者按照常规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1~2 d。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PVP手术。在手术后0.5~5 d,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直至消失。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在准备手术前、手术后3 d以及手术后半年,患者VAS评分分别为0~3分、8~9分以及8~10分。准备手术前以及完成手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备手术前以及完成手术后的半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后3 d以及完成手术后半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PVP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肯定,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短期及长期疗效均可靠。

    作者:蒋科学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患者3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静滴催产素20 IU,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关腹后)常规卡孕栓1 mg直肠给药,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滴催产素20 IU,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4 h 出血量。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4 h 出血量试验组321.5 mL,低于对照组40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关腹后)常规卡孕栓1 mg直肠给药,能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作用强于催产素。

    作者:杜小苗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

    目的:分析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实施麻醉的患者12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结果情况。结果:1200例患者中,14例因高血压暂停手术,11例因冠心病暂停手术,15例因糖尿病暂停手术,2例因肺部感染暂停手术,4例因贫血暂停手术。985例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969例担心术中疼痛,487例担心麻醉不成功,668例担心术后效果差,59例担心术后功能障碍,488例表示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术前紧张者减少至388例,266例担心术中疼痛,152例担心麻醉不成功,273例担心术后效果差,14例担心术后功能障碍,1053例表示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结论:通过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能更加详细地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从而提高麻醉质量,终提高麻醉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2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难以取出结石的患者采取中转开腹的方法继续治疗。结果:成功取出结石17例,成功率85.0%;另外3例由于结石较大,难以取出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并成功取出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中转开腹治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方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也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在结石直径<1 cm的情况下选择腹腔镜手术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德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舌扁桃体肥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微波凝固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两组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3.33%,试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在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创伤少、瘢痕残留少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雷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检测意义

    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筛选的观察,找到佳组合,使乙肝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了解乙肝感染的程度,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病毒携带的还是传染的,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治疗的效果如何及预后等。对乙肝的E抗原和E抗体及前S1蛋白抗原和前S1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对比,认为将原来的乙肝“五项”检测中的E抗原和抗体用前S1蛋白抗原和抗体取代,因为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防止了漏诊、误诊,而且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作者:雷广明;王秋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的临床应用

    硫酸镁为抗惊厥药,因其给药途径不同,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是妇产科临床中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用的药物,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作用明显,但过量时亦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后果,故临床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于晓萍;田霞;苏广雄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乳果糖口服液加隔盐神阙穴治疗麻醉止痛药引起便秘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口服乳果糖加隔盐神阙穴对改善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口服止痛药所致便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探讨与推广。

    作者:程君;刘妮妮;杨双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某社区老年人白内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内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探讨改进防治白内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社区疑似和(或)白内障患者作病史询问、裸眼和矫正视力检查、诊断、登记。结果:本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35.00%,≥6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白内障发病与年龄正相关。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