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周有际

关键词: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和85.7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56%和21.4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较高,且不易复发。

    作者:章启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

    目的:总结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方法:观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病例26只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22例中有6例治愈,直接手术治疗4例和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的16例治愈。结论:正确认识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及时保守治疗,无效后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西宁;任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胺碘酮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分析胺碘酮在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综合措施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抗心衰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胺碘酮治疗的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综合抗心衰治疗的对照组,合理使用胺碘酮对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金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改良式护理

    目的:对妇科手术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改良式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352例,对留置尿管的流程和护理进行改良,并总结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结果:本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避免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雅玲;温亚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用于人流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预防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A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组B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热水袋外敷;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益母草片。于术后1周回院复诊,观察记录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治疗的患者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少、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好;益气活血法结合热水袋外敷及益母草片结合热水袋外敷其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法在治疗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恢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分泌物超高倍显微镜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将妇科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在超高倍镜下查找病原体并根据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霉菌性阴道炎24.0%(920/3832),滴虫性阴道炎8.1%(309/3832),细菌性阴道炎7.0%(268/3832)。结论:超高倍镜检查妇科分泌物,病原体检出率高,速度快,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在妇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瑶;许绘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按信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2.5±15.4)min、(20.5±6.3)h、(4.0±1.2)d、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和明;陈云卫;余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00例,按能否长期坚持参加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跟踪随访。两组均进行常规社区宣教,其中观察组进行上述措施外还进行符合个体要求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治疗认知程度明显提高,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爱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者:帅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的观察与防治

    目的:探讨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进行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等,采取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治疗等综合对症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4例中伴发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32例(38.1%);女性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中学文化程度伴发精神抑郁的比例明显低于小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P<0.05),患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患良性疾病患者(P<0.05),肿瘤患者伴发精神抑郁比例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伴发精神抑郁主要受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的影响,通过抗抑郁剂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子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等职业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一线实习期间心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一线实习期间的学习愿望及心理想法。方法:通过近9个月对360位中等职业护理实习学生的管理,对临床护理实习学生的一些心理想法和实践需知有了一些了解。结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学生管理要求,并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结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临床一线实习期间护理部要加强对带教老师及学生的监管,丰富实习学生的临床实习内涵。

    作者:许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地左辛配伍地塞米松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伍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择期 LC 手术全麻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试验组)30例:全麻插管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地佐辛0.1 mg/kg。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前2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拔管后15 min(T5)时的血压(BP)、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 min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在苏醒期BP、MDP、HR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 min B组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配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平稳的血液动力学,并可明显减少拔管后手术患者的躁动。

    作者:梅静;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多乐氟预防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及龋坏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乐氟预防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及龋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佩戴固定矫治器正畸患者100例,口内1区和4区的牙齿涂布多乐氟为试验组,2区和3区的牙齿不涂布多乐氟为对照组,固定矫治器拆除后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釉质脱矿及龋坏出现的牙数及程度。结果:试验组牙釉质脱矿及龋坏出现的牙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涂布多乐氟能有效减少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及龋坏的出现。

    作者:李建中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癫痫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经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5%,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治疗同时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凤;周光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乳腺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3年收治应用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包括了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3个方面,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要充分认识其心理特点并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28/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2011年隆阳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隆阳区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消毒质量的科学依据方法。方法: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结果:80户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81.4%。公立机构检测样品222份,合格率77.5%;私立机构检测样品112份,合格率89.3%。结论:隆阳区辖区内执业的8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立伟;杨发明;高伟;孟正良;陈思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型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采用普通手术设备,对12个月内完成20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视力≥0.3者占87.4%,其中视力≥0.8者占72.9%,其中后囊破裂6眼,悬韧带离断3眼,囊袋内植入198眼,睫状沟植入6眼,双襻悬吊1眼,单襻悬吊1眼,超声时间平均0.5min,超声能量33%~66%。结论:基层医院虽设备较差,初学者并不能完全撑握超声乳化术,但只要充分准备,细心操作,完全能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刘洪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饮食指导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的比例明显升高,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慢支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我国饮食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多种疾病是由于食物的搭配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合理饮食,控制饮食对预防慢性病意义重大。我国素有“寓医于食,药食兼用”的传统,健康饮食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表现和中老年人健康饮食原则和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膳食建议进行阐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