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鳞苔属南亚瓦鳞苔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光耀;赵艳;娄红祥

关键词:南亚瓦鳞苔, 苔藓植物, 化学成分
摘要:目的研究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数据测定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细鳞苔属植物南亚瓦鳞苔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豆甾醇-3-O-花生酸酯(Ⅰ), β谷甾醇(Ⅱ), 7,4′-甲氧-5-羟基黄酮(Ⅲ),十六碳酸甘油单酯(Ⅳ), 胡萝卜苷(Ⅴ), 蔗糖(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国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包合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理化性质和包合作用特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D3 含量,分别考察了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溶解性和体外溶出速率;摩尔连续递变法测定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和相关热力学参数.结果形成的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中主客分子摩尔比为 3∶1;以维生素 D3为对照,包合物中维生素D3的溶解明显增大,在0. 1 mol*L-1盐酸溶液中溶出速率显著加快(P<0.01).结论维生素D3制成包合物有利于提高溶解度和稳定性.

    作者:张学农;苗爱东;周慧;王新玲;陶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阿夫唑嗪的示波极谱法测定及其电化学行为

    目的研究阿夫唑嗪(alfuzosin,简称AFZ)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机制,拟定测定AFZ的单扫示波极谱法.方法采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结果在0.01 mol*L-1 KH2PO4-K 2HPO4(pH7.05)底液中,AFZ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电位Ep=-1.60V(vs.S CE),峰高与AFZ的浓度在1.0×10-7~9.0×10-6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997 9),检出限为3.0×10-8 mol*L-1.该法应用于片剂中AFZ含量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该体系属两电子还原的不可逆吸附过程.

    作者:曹尔新;曾泳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啉甲醚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对血啉甲醚原料药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影响因素(强光照射、高温、高湿),加速和留样考察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啉甲醚原料药的含量变化.结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血啉甲醚原料药的稳定性,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结论血啉甲醚原料药对热不稳定,易分解;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贮存,稳定性较好.

    作者:郑红;姚建忠;刘建飞;章玲;张万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黄芩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目的提供近年国际上研究黄芩的新动向和进展. 方法主要对1998年以来的国内外主要期刊和著作中有关黄芩的文献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结果近二三年国际上对黄芩研究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发表论文近百篇,达到这种热度的中药不多,以抗氧化、抗HIV和清除自由基为热点,带动了受体、酶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技术在活性成分的组织细胞培养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发现黄芩苷元的作用比其苷强,此外,含黄芩活性成分在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复方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也受到关注.结论国内黄芩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加大,建议有关部门资助黄芩中二萜类、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生物技术生产黄酮,黄芩苷;和黄芩素等黄酮新适应证治疗的开发及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

    作者:胡世林;冯学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定量测定潘南金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定量测定潘南金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的干扰试验,检测其回收率在50%~200%范围.结果样品原液对鲎试验无干扰作用.结论应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可以高效地测定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黄志军;劳海燕;赖伟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二巯丙磺钠对抗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的致惊作用

    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对抗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动物的致惊作用.方法测定腹腔注射二巯丙磺钠后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 急性中毒小鼠的 CD97 和大鼠的死亡数;观察静脉注射二巯丙磺钠治疗后TET中毒家兔的行为变化;观察icv微量二巯丙磺钠后 TET中毒大鼠的行为变化并描记脑电图.结果外周给予二巯丙磺钠能有效抑制急性中毒动物的强直性惊厥,显著提高CD 97,降低死亡数;中枢给予微量二巯丙磺钠也显著抑制大鼠的惊厥发作、降低死亡率和抑制脑电图中强直性惊厥波的出现.结论二巯丙磺钠对TET急性中毒动物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作者:张春颖;朱桐君;陈醒言;胡国新;陈志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1999年度178例符合WHO药物不良反应(ADR) 报告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ADR报告,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表现和涉及的系统及较严重的ADR进行分析.结果性别与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178例ADR报告涉及94种药品,抗感染药物有35个品种,ADR 95例,占总例数的53 .37%,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占28.65%,其次为中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等.引起皮肤反应的 ADR多,有141例.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肾功能损害及白细胞下降等.结论应注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口服抗菌药和中药制剂引起ADR 不可忽视.

    作者:刘恩生;李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国产氨羟丙基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氨羟丙基双磷酸盐(APD)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治疗效果和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方法 3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疼痛患者均静滴APD 90 mg.结果止痛显效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0%.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效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59.1%.大部分病例3 d起效,维持28 d.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20%).结论国产APD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和由此引起的活动能力减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永强;程刚;赵云博;伍建宇;周美珍;许佩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肾衰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时万古霉素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了解肾衰患者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 o-venous hemofiltration,简称CVVH)过程中万古霉素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征,为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使用万古霉素第3天、第16天时,给药后不同时间血中药物浓度,以PKBP-N1药动学软件包对所测得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监测用药过程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谷值及药效学指标.结果进行CVVH时,万古霉素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为:使用万古霉素第3天时,t1/2α=0.41 h, t1/2β=5.75 h,Vc=21.92 L,cmax=22.81 μg*mL-1,c min=5.82 μg*mL-1,CL=3.49 L*h-1,VSS=28. 32 L.第16天时,t1/2α=0.61 h,t1/2β=33.23 h,Vc=12.9 2 L,cmax=38.70 μg*mL-1,cmin=16.50 μg*mL-1 ,CL=0.376 L*h-1,Vss=17.69 L.维持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谷值在 5~10 μg*mL-1有效范围的情况下,其用药间隔由用药初期的q8 h逐渐延长为用药1 7 d后的q48 h.药效学指标提示,万古霉素从患者体内清除其敏感菌金葡球菌的时间为38 d .结论进行CVVH治疗时,体内万古霉素的药动学过程是可变的.因此 ,必须加强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葛卫红;顾勤;贺玲;陈志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医药技术及管理专家——刘寿文

    刘寿文,男,1946年7月生,江苏省泰州市人,196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曾先后担任华北制药厂(下称华药)技术员、工段长、车间副主任、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华北制药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现任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药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华北制药股份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 从1978年开始,他作为主要参与者,从事链霉素过滤、精制新工艺的研究,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华药链霉素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年均创汇600多万美元,同时也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年增经济效益150多万元,该项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1995年,他又主持研制新型的链霉素精制树脂D303×6并获得成功,该树脂应用于链霉素精制,既提高了树脂的使用年限,又增加了生产能力,年增经济效益100 多万元.从1993年开始,他组织引进了日本去甲基金霉素的生产技术,经过不懈地研究改进 ,该产品的发酵单位比引进之初提高了两倍多,生产成本则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1994年~ 1996年,他主持华药集团华胜公司的建设项目和华日公司普鲁卡因工程项目,此两项工程均属省以上重点工程.其中,链霉素发酵、提炼、喷干车间的异地技术改进工程使华胜公司从 1996年投产至2000年,共实现利税8 596万元,实现利润4 477万元,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普鲁卡因青霉素工程项目从设计开始,就按美国FDA要求进行,此项目使华药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MP认证的无菌原料药企业.此外,从1994年~1998年间,他还主持了华药生产的青霉素V钾免过敏皮试的研究.这项工作使华药生产的青霉素V钾原料药成为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唯一一个可以免皮试的青霉素产品.另外,从1996年至1999年间,他还主持与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研制Ⅳ类新药舒巴坦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并获得了成功 .

    作者:徐伟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葛根黄酮载药系统表征

    目的测定葛根黄酮载药系统表征,据此检测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EC/PEG)混合载体、PEG单一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对葛根黄酮的分散作用. 方法用差示量热扫描,X-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照相等手段.[ HT5”H〗结果用固体分散技术,使葛根黄酮以均匀的状态分散在载药系统中,EC/ PEG葛根黄酮固体分散体中,EC/PEG与葛根黄酮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物相;PEG葛根黄酮固体分散体中,借分子中的*OH形成更多的氢键.EC/PEG葛根黄酮固体分散体释放12 h后与释放前的形态显微图比较,相态变大变宽,且疏松.结论固体分散技术对葛根黄酮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药物以分子尺度分散在载体中,PEG促进药物的释放,EC/PEG具有溶胀的作用.通过分析,EC/PEG葛根黄酮固体分散体为一理想的释药体系, 先突释,后按零级动力学释药;PEG葛根黄酮固体分散体为一速释体系,上述分析手段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郭建平;孙其荣;姚康德;周全;成国祥;郭红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在美国学习临床药学的体会

    1999年10月~2000年3月,在美国伯明翰市Samford大学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我在4所医院学习临床药学,学习实践的内容与国内医院的工作有很大差别,看到学到了许多新的服务方式,突出的是药师作为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一员,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通过药师的服务帮助患者实现了个体化给药.

    作者:梅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舒普深、哌拉西林钠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析

    目的建立精密、快速简便地测定舒普深 (内含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及注射用哌拉西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MECC),测定运行液采用pH=7.5的0. 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其中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1 g*L-1, 正丁醇22 mL*L-1,正庚烷4 mL*L-1.分离电压 18 kV(运行电流85~95 μA).结果 3种成分在10~20 min内得到完全分离,选择苯巴比妥作内标,各组分浓度在0.1~2 g*L-1范围内浓度对内标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线性关系.可准确测定3种成分的含量,批内RSD均小于1%(n=8),3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4.92%~105.3%之间,RSD均小于3.4%(n=8).结论用MECC同时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的含量,方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姜文清;李金娥;马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酒石酸唑吡坦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唑吡坦血浆浓度的HPLC-荧光检测法,研究国产和进口的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药动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交叉po 10 mg国产或进口酒石酸唑吡坦片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经3P97拟合,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与进口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2分别为(532.7±135.7)与(530.9±136.5) μg*h*L-1, cmax分别为(134.2±31.5)与(136.3±35.3) μg*L-1,tma x分别为(1.05±0.39)与(1.10±0.45) h,t1/2分别为(2.34±0.29)与(2.32± 0.21) h.国产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1.16±12.00)%.结论药动学参数经方差分析、双向单侧t检验无显著性差别,提示国产和进口的酒石酸唑吡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熊玉卿;姜敏;戴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HIV治疗的新靶点——整合酶抑制剂,为寻找新的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外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 HIV复制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酶——整合酶,使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整合酶是HIV自身特有的酶,也是一个抗HIV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目前整合酶抑制剂有DNA结合剂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核苷类; 肽类;多羟基化芳香族化合物四大类.

    作者:郭志敏;陈鸿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美、英三国药典装量检查法的比较和探讨

    装量检查是用于控制制剂的灌装量,以保证其在使用时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的要求.<中国药典>2000年版(简称ChP)规定50 mL及50 mL以下的注射液检查装量 ,50 mL以上至500 mL的注射液、其它一些制剂和多剂量分装的制剂则按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在进行装量检查时,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有效数字修约、注射器、量具的选用等.笔者研读了<美国药典>24版(USP)和<英国药典>2000年版(BP)的相关内容,现将三者在检查法中的异同点简介如下,并针对装量检查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琴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月用避孕针——复方甲羟孕酮

    由美国普强制药公司研制的月用避孕针剂——复方甲羟孕酮,已于2000年10月5 日由美国FD A批准上市[1~2].其活性成分为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 PA)和环戊丙酸雌二醇(estradiol cypinate,E2C商品名为Lunelle).两种药物的结构式如下:

    作者:唐彦;朱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药品标签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药品标签、说明书起着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作用.而现行的药品标签、说明书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就药品标签、说明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提高有关人员认识.

    作者:张敬法;刘军;常思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细鳞苔属南亚瓦鳞苔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数据测定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细鳞苔属植物南亚瓦鳞苔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豆甾醇-3-O-花生酸酯(Ⅰ), β谷甾醇(Ⅱ), 7,4′-甲氧-5-羟基黄酮(Ⅲ),十六碳酸甘油单酯(Ⅳ), 胡萝卜苷(Ⅴ), 蔗糖(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光耀;赵艳;娄红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盐酸哌甲酯控释剂

    盐酸哌甲酯(methylphenidate hydrochloride)是一种抗抑郁药物,FDA于2000年8月1日批准了其控释剂上市,商品名为Concerta,由美国Alza制药公司生产,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盐酸哌甲酯为白色无嗅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和甲醇,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和丙酮,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名为盐酸d,1-甲基α-苯基-2-乙酸哌啶,相对分子质量269.77,分子式是C14H19NO2*HCl.

    作者:赵文;朱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