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远;黄方华;王瑞云;黄旭达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鄂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口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治疗5周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龈下菌斑群总数(1.32±0.45) cfu/ml,沟龈出血指数(1.42±0.36)个/mm,菌斑指数(2.62±0.21)个/mm,牙龈松动及牙周袋探诊深度(1.41±0.16) mm,优于对照组的(6.32±0.89) cfu/ml,(1.18±0.21)、(3.23±0.43)个/mm,(1.82±0.31) mm,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实施药学监护。方法:回顾临床药师从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参与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结果:经临床药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抗凝治疗,建议医师在使用华法林治疗期间监护药物相互作用,调整华法林抗凝方案,使国际标准化比值达到了目标抗凝范围,患者在抗凝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出血或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临床药师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实施药学监护,向临床提供个体化方案,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充分体现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胡国仕;祝红;易晓燕;胡艳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建湖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职能部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12—2014年我院PPI的使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计算用药频度(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用,进行回顾性评价与分析。结果:2012—2014年我院PPI的总DDDs持续增长,总金额先升后降。 DDDs大的是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倡14 s),限定日费用高的是注射用埃索美拉唑(40 mg),排序比反映用药不合理的是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结论:我院PPI临床使用频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明显,部分品种应用不合理,需完善 PPI临床应用具体指导细则,加强对PPI使用的监管力度。
作者:王永;郑爱东;鲍志伟;刘婷婷;胡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放射性肠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对照1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灌肠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1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7.50%,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2组出现3例,对照1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或单用蒙脱石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远;黄方华;王瑞云;黄旭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收集到的市售丹参饮片进行评价性考察,考察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1部的方法,对收集到的70批丹参饮片进行性状、鉴别、检查、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等项目的检验。结果:本研究中发现72.00%的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达不到丹参药材的国家标准,82.00%的紫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不符合其质量标准。结论:在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丹参多数是以饮片形式提供给患者使用,及时修订丹参饮片的质量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侯建忠;卢建龙;石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晚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0%,姑息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FOLFOX4)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临床多采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FOLFIRI)方案进行挽救化疗[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简称“我院”)2014年7月20日接诊的1例结肠癌肝转移老年患者,在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后出现痉挛性腹痛伴大汗淋漓、流泪等严重的急性胆碱能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屠文莲;张志清;曹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减少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不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中进行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提供借鉴。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前列腺癌合并高血压病及房颤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结果:针对该患者的个体情况,临床药师分析了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其对老年人基础疾病的影响,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适的个体化辅助抗肿瘤和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并对相关药物进行了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为该患者提供了合适的个体化辅助抗肿瘤和抗凝治疗方案,使患者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减少此类特殊人群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郭益俊;王茹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某患者,男性,69岁。入院前4 h,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持续钝痛为主,疼痛剧烈,伴背心放射痛,取弯腰抱膝疼痛稍好转。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伴畏寒、寒战。2014年9月1日入院。查体:体温(T)38.6℃,脉搏(P)80次/min,呼吸( R )20次/min,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80 mmHg (1 mmHg=0.133 kPa),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8×109/L,血红蛋白( HGB)153 g/L,血小板计数( PLT)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87.2%,血清淀粉酶1300 U/L,随机指血糖7.9 mmol/L。腹部平片示:未见确切肠梗阻及空腔脏器穿孔征象;胸片示:左肺下叶感染征象;腹部B超示:胆囊肿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扩张、胰腺体积增大。入院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左下肺炎。入院后静脉给予生长抑素500μg /h,抑制胰液分泌;哌拉西林/舒巴坦5.0 g/次、静脉滴注、每12 h给药1次;甲硝唑1.0 g/次、静脉滴注、1日1次抗感染;泮托拉唑40 mg/次、静脉滴注、1日2次抗酸、保护胃黏膜,刺五加0.3g/次、静脉滴注、1日1次改善循环及补液对症治疗。9月1日,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 TBIL)50.1μmol/L,间接胆红素(DBIL)23.5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16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16 U/L。9月1—4日,静脉滴注硫普罗宁(济南利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50218)0.2 g /次、1日1次,进行保肝治疗。9月4日,复查TBIL 21.8μmol/L, DBIL 4.8μmol/L,ALT 36 U/L,AST 63 U/L,WBC 5.3×109/L, PLT 29×109/L,N%88.5%,停硫普罗宁,其他治疗方案不变。9月5日,血液科会诊准备行骨髓穿刺检查。9月6日, WBC 7.6×109/L, PLT 11×109/L, N%60.9%。9月8日, WBC 14.2×109/L,PLT 41×109/L,N%90.4%,T 38℃,痰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为院内感染,9月12日开始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甲硝唑更换为美罗培南0.5 g/次、静脉滴注、每8 h 给药1次。9月16日, WBC 9.9×109/L,HGB 110 g/L,PLT 135×109/L,N%84.3%,停美罗掊南。9月20日, WBC 5.6×109/L, PLT 146×109/L, N%78.5%,测肝功 TBIL 9.9μmol/L, DBIL 7.8μmol/L, ALT 71 U/L,AST 70 U/L。9月26日,患者出院,9月3—15日一直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次、静脉滴注、1日1次,9月5—8日,雾化吸入地塞米松,5 mg/次、1日1次。
作者:余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开发出一些新品种,其抗菌活性强,组织、细胞内浓度高且半衰期长,并具有良好的抗菌药物后效应,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效果,对非典型致病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亦具有良好的疗效,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阿奇霉素,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阿奇霉素合理使用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部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的疗效,药物经济学及其安全性进行了如下综述。
作者:胡掌珠;吴谨;张健;汪胜峰;郭琴;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某患者,男性,30岁,已婚。因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定期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治疗已有2年余。目前,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影响了夫妻生活,患者及其母亲于2014年4月5日来我院门诊用药咨询中心咨询并寻求帮助。经与患者母亲交谈,得知患者目前已坚持服用利培酮4 mg/晚、氨磺必利300 mg/早和苯海索4 mg/早、晚2年多,在上述药物治疗方案下其精神疾病症状控制得较好,能正常工作。进一步询问得知该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躯体疾病,除服用上述抗精神病药外,未服用其他药物。因出现了明显的性功能障碍,患者于2014年2月初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并明确诊断,同时检测出血清催乳素水平较高,为145 ng/ml(男性正常范围值为2.64~13.13 ng/ml),医师处方溴隐亭及十一酸睾酮软胶囊对症治疗,服药1个多月后复查其血清催乳素下降一半,为72 ng/ml。
作者:梁海霞;刘珊珊;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并对2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产生病例数,死亡病例数,重症监护室( ICU)住院时间,患者复苏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64例(45.71%)、死亡40例(28.57%),ICU住院时间(10.97±3.16) d,复苏时间为(6.32±0.45) d,治疗费用为(3.51±0.12)万元,与对照组的106例(75.71%),52例(37.14%),(16.47±3.28) d,(8.57±0.73) d,(4.22±0.16)万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均为7 d,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提高其疗效,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游贤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美罗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常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性好等优点,肾脏是该药主要的清除途径。据相关文献显示,美罗培南及其代谢产物约70%通过肾脏清除[1];同时,其原型药物为肾脏排泄的主要形式[2-3],约占静脉给药量的62%~83%,仅有14%~28%经肝脏代谢为 ICI-213689排出[4],所以该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e ,DILI)的概率较低,国内、外文献也极少报道,对其机制的探讨更无文献记载。现笔者通过对2例病例分析,同时结合该药的药动学和DILI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张忠元;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agent nephropathy ,CAN)的进一步认识,做到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方法:对2例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有关CAN进行病例分析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均属于CAN发生的高危人群,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给予积极预防CAN治疗,未发生CAN;而另1例患者未给予充分的预防CAN治疗,发生了CAN。 CAN是一种医源性的肾损害,通过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明确高危状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及控制其剂量,积极给予水化等预防性干预等措施,临床上可减少CAN的发生。
作者:杨玉琴;舒冰;陈斌;姜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番禺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和医嘱情况。方法:对我院番禺院区2014年6—11月静脉药物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和医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其中不合理处方和医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结果:共审核处方和医嘱123368条,其中不合理处方和医嘱240条,占总数的0.20%。不合理处方和医嘱类型包括溶剂不适宜(35.83%)、用法和用量不适宜(32.08%)、遴选药物不适宜(14.58%)、重复给药(4.17%)、配伍禁忌(3.75%)等。结论:临床药师对静脉用药处方和医嘱进行审核,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赵晶晶;盛飞凤;杨亮;陈小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甲真菌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等,检索时间段为建库至2014年11月。查找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83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其中对10个研究(1839例患者)进行了有效性(真菌治愈率)的评价,特比萘芬组的真菌治愈率优于伊曲康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9,95%CI=(1.13,1.46),P<0.0001];9个研究(1711例患者)报告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4,1.29),P=0.72];特比萘芬组的胃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伊曲康唑组(P=0.05),而肝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伊曲康唑组(P≤0.05)。所有试验中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优于伊曲康唑,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马丽萍;沈司京;吝战权;陈灿;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98例(干预前)及2014年205例(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00%(198/198)下降到38.05%(78/205);干预前组患者术前0.5~2 h或麻醉开始时给药率为16.16%(32/198),干预后组提高至94.87%(74/78);术后24 h 内停药者由2.53%(5/198)增加至78.21%(61/78),用药疗程>72 h者由84.34%(167/198)下降到5.13%(4/78)。干预后,联合用药使用率为0。结论:经过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预防使用率、使用疗程等方面仍需要继续改进。
作者: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汉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为(4.20±1.20) d,气促消失时间为(3.40±1.10) d,啰音消失时间为(4.10±1.80) d,住院时间时间为(5.90±1.50)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0±1.70)、(5.60±1.80)、(6.50±1.20)、(7.60±1.0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荣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及氯硝西泮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tardive dyskinesia ,T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3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和氯硝西泮,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维生素B6。通过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4、8周末的效果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和氯硝西泮治疗后,第2、4、8周末AI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D部位的有效率均达到90.00%以上,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均低于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及氯硝西泮治疗T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垒;王立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0%(5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3.11±10.90)分,对照组为(2.71±0.67)分;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评分为(38.11±10.97)分,对照组为(32.76±12.37)分;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控制时间为(11.87±2.38) d,对照组为(17.29±3.2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体质量增加4例,对照组为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可显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桂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探讨加味知柏汤与α受体阻断剂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α受体阻断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知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的差异,记录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NIH-CPSI评分由治疗前的(23.7±2.7)分降低为治疗后的(13.4±2.2)分,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3.9±2.6)分降低为治疗后的(16.9±2.4)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大尿流率由治疗前的(15.8±5.5)V/(ml· s)升高为治疗后的(21.0±2.2)V/(ml· s),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5.9±5.3)V/(ml· s)升高为治疗后的(18.9±2.0)V/(ml· s),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尿流率由治疗前的(8.5±3.3)V/(ml· s)升高为治疗后的(12.3±1.9)V/(ml· s),对照组由治疗前的(8.7±3.1)V/(ml· s)升高为治疗后的(10.5±1.7)V/(ml· s),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8指标由治疗前的(92.7±33.0) pg/ml、(1.7±0.2)μg/ml、(12.6±2.5)μg/ml降低为治疗后的(63.7±15.1) pg/ml、(1.1±0.2)μg/ml、(7.4±1.0)μg/ml,对照组由治疗前的(92.5±33.1) pg/ml、(1.7±0.3)μg/ml、(12.7±2.3)μg/ml降低为治疗后的(79.9±14.7) pg/ml、(1.5±0.2)μg/ml、(9.3±1.3)μg/ml,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知柏汤与α受体阻断剂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