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鼠双微粒体2/p53通路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巴艳华;李惠平

关键词:基因, P53, 乳腺肿瘤, 基因扩增, 基因表达
摘要:肿瘤抑癌基因p53所编码的产物P53蛋白能调节正常细胞周期,在细胞DNA受到损伤或其他应激反应时,P53使控制细胞周期和保持细胞基因组完整的基因活化并转录,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停滞或细胞凋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胎遗传学研究进展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是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为病理性生殖现象.传统病理学根据大体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两类: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PHM).HM的发生率不同国家与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王静;武淑英;张小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Faslodex)对17β-雌二醇作用下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182780(Faslodex)对17β-雌二醇(E2)作用下ER阳性的Ishikawa细胞和ER低表达的HEC-1A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ICI182780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四甲基亚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技术观察ICI182780对E2作用下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随着E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癌细胞在570 nm处的光密度值增大,Ishikawa细胞G0~G1期的比例减少,S期的比例增多,HEC-1A细胞各期的比例变化不显著.随着ICI182780的浓度增加,ICI182780可以使E2作用下Ishikawa细胞的光密度值逐渐下降至基础状态水平,并且使其发生细胞凋亡,表现为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使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S期的比例下降;HEC-1A细胞的上述变化不显著.结论:ICI182780可以抑制E2对Ishikawa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使其发生凋亡,同时也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ICI182780对HEC-1A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ICI182780有可能用于ER阳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作者:郭瑞霞;魏丽惠;赵丹;王建六;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膜雌激素受体α调控的时效和量效关系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细胞膜雌激素受体α(mERα)调控的时效和量效关系.方法:以10-6 mol/L 17β-E2分别作用于Ishikawa细胞0 min,3 min,10 min,30 min,2 h,12 h和48 h,以10-12 mol/L,10-10 mol/L,10-8 mol/L和10-6 mol/L 17β-E2分别作用Ishikawa细胞30 min,对各组细胞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细胞膜荧光染色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给予17β-E2后随时间延长mERα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加(P<0.05),于给药后30 min达到高值,给药2 h后逐渐下降;在低浓度17β-E2作用下(尤其是10-10 mol/L),mERα的表达量较高,随着17β-E2浓度的升高,mERα的表达量反而下降.结论:mERα在17β-E2作用30 min时表达强,其后逐渐减弱;mERα在生理浓度的17β-E2作用下表达强.

    作者: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赵丹;高敏;郭瑞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深化子宫内膜癌非受体依赖发病机制的研究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无孕激素拮抗的高雌激素长期作用可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作者:魏丽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检测对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LSIL)的分流管理作用.方法:对94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LSIL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ybird capture Ⅱ, 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宫颈活检.结果:940例中,ASC-US 497例,LSIL 443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417例,宫颈湿疣3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CIN)1级124例,CIN2 级65例,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19例.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ASC-US和LSIL组中,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是59.6%和84.9%.在ASC-US和LSIL组HPV阴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CIN2级,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检出率为0.5%和6.0%,HPV阳性时检出率是8.8%和14.1%,HPV阳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检出率高于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SC-US组中,高危型HPV检测对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阴性预测值达99.5%;当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在1~9.99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仅占1.6%;在10以上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占10.7%.结论: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患者如果高危型HPV阳性,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增加,并且高危型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在ASC-US患者中,随着HPV载量增高,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随之增高.高危型HPV检测和病毒载量有助于ASC-US的分流管理,而对LSIL无分流管理作用.

    作者:郭艳利;游珂;耿力;张小为;沈晓野;姚燕君;范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阳性1712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指上皮细胞异常提示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IL),但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以确定诊断SIL.1988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通过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类中提出了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的概念,即细胞的异常较反应性改变更明显,但未达到SIL的程度,可以是增生活跃的良性改变或潜在恶性改变,不能对其进行明确分类而命名[1].

    作者:张岩;李克敏;廖秦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中白三烯B4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的测定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滑膜细胞中白三烯B4(LTB4)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RA患者的滑膜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加入外源性LTB4或者在LIT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加入MK-886(5-脂氧合酶激动蛋白抑制剂)和苯丁抑制素(Bestatin,LTA4水解酶抑制剂),采用TaqMan PCR来定量检测滑膜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RA滑膜细胞的基本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TNF-α/GAPDH和IL-1β/GAPDH),分别为0.02±0.00和0.16±0.01.当加入外源性的LTB4 10-9和10-8 mol/L后,LTB4 10-9 mol/L使TNF-α RNA水平的表达增高了7倍,LTB4 10-8 mol/L使TNF-α mRNA水平的表达增高了15倍,LTB4 10-8 mol/L使IL-1β mRNA水平增高了1倍.而加入LIT刺激内源性的LTB4增高后,使TNF-α和IL-1β mRNA水平分别增高了145倍和12倍.在LIT存在的情况下,加入LTB4合成抑制剂MK-886(1 μmol/L,10 μmol/L)后,使TNF-α mRNA水平的表达分别下降15%和66%,IL-1βm RNA水平的表达分别下降了41%和71% . 1100 mg/L 苯丁抑制剂使TNF-α和IL-1β mRNA水平表达分别降低了86%和79%.结论:RA滑膜细胞中LTB4可诱导TNF-α和IL-1β mRNA水平的表达,并有助于定量测定mRNA表达水平.

    作者:陈占昆;吕厚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功能

    目的: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技术特异性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孕激素受体亚型B(progestrone receptor isoform B, PR-B),在此基础上观察激素对转染前后细胞作用的改变,了解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孕激素受体亚型功能的不同.方法: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 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及错义寡核苷酸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各个条件下内膜癌细胞中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并在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及错义寡核苷酸后,用MTT法测定转染前后各种激素对细胞生长作用的改变.结果:转染孕激素受体亚型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后, 两种细胞系PR-B的表达较非转染组显著下调,孕激素受体亚型A(progesterone receptor isoform A,PR-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雌激素(17β-estradiol,E2)作用后72 h Ishikawa细胞生长显著高于对照组,Hec-1B细胞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激素(R5020)作用72 h后对Ishikawa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96 h后对Hec-1B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雌、孕激素作用基础上加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96 h后Ishikawa细胞明显增生,而仅48 h后HEC-1B细胞明显增生.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后,雌激素对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较转染前增强 ,孕激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的作用较转染前显著降低. 结论:(1)向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下调PR-B的表达,使细胞优势表达PR-A;(2)雌激素可以刺激内膜癌细胞的生长,PR-B可能参与下调雌激素对内膜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3)孕激素在雌激素基础上抑制内膜癌细胞的生长,主要可能通过PR-B起抗内膜癌细胞增生作用;(4)米非司酮有拮抗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PR-B可能参与介导了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的作用.

    作者:陆叶;廖秦平;陈春玲;于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鼠双微粒体2/p53通路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肿瘤抑癌基因p53所编码的产物P53蛋白能调节正常细胞周期,在细胞DNA受到损伤或其他应激反应时,P53使控制细胞周期和保持细胞基因组完整的基因活化并转录,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停滞或细胞凋亡.

    作者:巴艳华;李惠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鼠Mecp2基因的RNA干扰有效序列筛选

    目的:以RNAi技术寻找抑制大鼠Mecp2基因表达的有效序列.方法:首先构建大鼠Mecp2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然后分别与针对大鼠Mecp2基因的4个备选小干扰RNA(si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共转染HEK293T细胞,构成外源基因系统,以此对于4个备选的siRNA对大鼠Mecp2基因的抑制有效性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到的有效序列siRNA转染自身表达大鼠Mecp2基因的PC12细胞,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大鼠Mecp2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内源大鼠Mecp2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情况验证所筛选序列的RNA干扰有效性.结果:针对大鼠Mecp2基因mRNA 918~936位核苷酸的siRNA(序列:5′-GCUGUGAAGGAAUCUUCUA-3′)是对大鼠Mecp2基因进行RNA干扰的有效序列.此有效siRNA序列所在的位置相当于大鼠Mecp2基因第4外显子,推测可同时抑制大鼠Mecp2α和大鼠Mecp2β的表达.且此靶序列位于大鼠Mecp2基因编码区,推测可同时抑制1.9 kb和10 kb的大鼠Mecp2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本研究为建立稳定的大鼠神经元Mecp2基因表达敲低的神经细胞模型和研究脑发育过程中Mecp2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张玉稚;王汉森;潘虹;李美蓉;包新华;金靖;吴希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65例PCOS患者及2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CP-1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雄烯二酮(A)水平;同时检测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根据BMI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7例(BMI≥25 kg/m2),非肥胖组38例(BMI<25 kg/m2).结果:PCOS组MCP-1(P=0.001)及ApoB(P=0.0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poA/ApoB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肥胖PCOS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P =0.012),非肥胖PCOS患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BMI(r=0.366,P=0.001),LH(r=0.262, P=0.016),TG(r=0.480,P=0.000)及ApoB(r=0.289,P=0.008)呈正相关,与ApoA/ ApoB的比值呈负相关(r=-0.282,P=0.009);控制BMI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CP-1与LH(r=0.2577,P=0.020)及TG(r=0.4611, P=0.000)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和BMI是影响MCP-1的主要因素,而且TG的影响更大.结论:肥胖与非肥胖PCOS患者血清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MCP-1的升高与BMI,LH,TG,ApoB及ApoA/ApoB的比值有关;TG和BMI是影响PCOS患者血清MCP-1改变的主要因素,而且TG的影响更大;MCP-1可能参与了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卫红;乔杰;赵淑云;张小为;李美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紫杉醇纳米粒腹腔给药对大鼠卵巢癌的抑制作用及淋巴靶向性

    目的:探讨紫杉醇纳米粒(PLA)腹腔给药对大鼠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并研究PLA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用超声乳化法合成PLA.制备大鼠腹腔种植性卵巢癌模型,将4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PLA组及市售紫杉醇(PTX)组各15只,生理盐水及PLA空白支架组各5只.每周腹腔给药5 mg/kg,共5次.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比较荷瘤量及腹水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与凋亡.以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肝、心、肿瘤组织及盆腔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合成的PLA包封率达70%,粒径分布为185~385 nm.PLA组大鼠荷瘤量及腹水量分别为(4.55±0.11) g及(3.55±0.50) mL,显著低于PTX组(10.13±0.52) g 及(30.45±1.55) mL,P<0.01.免疫组化检测PLA组TUNEL阳性细胞数为(105±15),PCNA 阳性细胞数为(20±5),与PTX组[分别为(55±10)及(85±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LC结果显示,末次给药后48 h PLA组肿瘤及盆腔淋巴结紫杉醇的药物含量分别为(1.53±0.35) μg/g及(0.75±0.05) μg/g,明显高于PTX组[(0.0636±0.015) μg/g及(0.188±0.045) μg/g, P<0.01].结论:PLA腹腔给药可显著抑制大鼠卵巢癌生长,并具有淋巴靶向性.

    作者:陆红霞;徐丛剑;李斌;康玉;黄倩;李立民;陈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pulmonary fibroblasts-1,HPF-1)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1)作用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s, LRP) 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HPF-1用5 μg/L的TGF-β1分别作用0, 3, 6, 12和 24 h.用RT-PCR方法检测CTGF及LRP mRNA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RP蛋白表达变化;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TGF-β1作用不同时间,与LRP结合的CTGF的数量变化;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LRP表达情况.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以3 h为关键点,CTGF mRNA(131.53±2.86)与LRP mRNA(224.87±7.00)表达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840 2,P<0.05);LRP蛋白随TGF-β1作用时间不同,表达水平先升高,于3 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用免疫印迹法分析,相对于0 h组(190.85±2.86),3 h组(222.45±3.66)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6,P<0.05);用免疫荧光标记细胞LRP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比较0 h组(27.56±6.72)和3 h组(88.66±15.72)LRP蛋白表达(F=244.3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RP作为CTGF的受体蛋白,在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的情况下,表达量发生变化,并与CTGF的表达成正相关,提示其在肺间质纤维发生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艳;刘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5-HT1D基因多态与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共患和不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5-HT1D受体基因(HTR1D)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90个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和182个不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的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并分别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和单体型分析.结果: 在共患DBD的家系中,1350T等位基因(χ2=3.67,P=0.055)和G/T单体型(χ2=3.84,P=0.050)优先传递,1350C等位基因(χ2=3.67,P=0.055)和G/C单体型(χ2=5.22,P=0.022)传递减少.在不共患DBD的家系中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 ADHD共患DBD与否在HTR1D受体基因多态水平存在遗传差别,遗传在共患DBD的ADHD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君;王玉凤;周儒伦;张浩波;汪冰;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 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和HEC-1A细胞,4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6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DF-1和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C-1A和Ishikawa细胞均表达CXCR4 mRNA;Ishikawa细胞中SDF-1 mRNA弱表达,而HEC-1A细胞中SDF-1 mRNA未见表达.CXCR4和SDF-1在正常和良性病变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腺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和93.2%.各种子宫内膜组织中间质细胞CXCR4和SDF-1的表达均显著弱于腺体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中CXCR4和SDF-1的表达均显著弱于正常及良性病变者.在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腺体细胞中CXCR4和SDF-1的表达弱于高分化者.结论:CXCR4和SDF-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子宫内膜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内膜癌组织中其表达均显著弱于正常及良性病变者.

    作者:李小平;赵丹;高敏;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灵芝孢子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作为药用已有悠久历史.近30余年,我国广泛应用灵芝防治多种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肝炎、白细胞减少)以及辅助治疗肿瘤等[1].

    作者:林志彬;王鹏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拟行择期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接受全身麻醉继以术后静脉镇痛(全身麻醉组,53例)或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继以术后硬膜外镇痛(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组,50例).分别在术前1日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9项测验,各测验项目术后值功能降低等于或超过术前值的20%判定该项目出现术后功能恶化;一个患者术后有2个或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出现功能恶化判定该患者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92例患者完成了手术前后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全身麻醉组为44.4%(20/45例),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组为48.9%(23/47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短和普通外科手术是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有46.7%的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但不同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教育年限短和普通外科手术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丽峰;王东信;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师德永存——追忆我国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张昌颖教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主任周传敬老师特约我撰写介绍百岁老人张昌颖教授的文章,我计划在暑假中完成,并希望能够在完成之后请老人审阅,不料老人突发心肌梗死、已于2006年7月25日仙逝.8月份我从外地回来才得知了此消息.静默良久,不知怎样表达当时的那种感受.

    作者:傅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部皮肤外科手术63例分析

    目的:对63例鼻部皮肤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鼻部皮肤外科手术病例的共性、特点.方法:应用SPSS 10.0和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6.92±18.63)岁,男女性别构成比相近.患基底细胞癌的病例多(42.9%),色素痣其次(38.1%),其余均为良性肿物.手术部位中鼻翼占52.4%,鼻梁占22.2%,鼻尖占15.9%,其余部位占9.5%.所有病例中,应用单纯闭合手术者占69.8%,应用到复杂成形技术的占30.2%.统计结果显示,单纯闭合与复杂成形修复在手术部位上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所对应的切口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肤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物在是否应用了复杂成形技术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发生于鼻部的皮肤恶性肿瘤及常见良性肿物除应用经典皮肤外科手段--Mohs显微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或肿物)以外,熟练应用鼻部成形修复技术也非常重要.

    作者:李航;杨淑霞;王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西罗莫司给药方式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比较西罗莫司口服给药(商品名:雷帕鸣)和局部缓释给药两种不同方式对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优缺点.方法:健康家兔24 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Pluronic F-127 对照组、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和口服西罗莫司组.观察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及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程度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和口服西罗莫司组血管内膜增生受到明显抑制[内膜厚度分别为(90.11±10.99) μm, (29.38±10.45) μm和(18.29±9.03)μm],管腔再狭窄程度减轻(管腔面积/总面积分别为0. 58±0.11, 0.80±0.16 ,0.77±0.16),平滑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1.03%±6.80%, 20.32%±9.19%和16.22%±5.85%),细胞凋亡水平增加(调亡指数分别为16.27%±6.49%, 33.39%±7.05%和33.42%±7.11%),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与口服西罗莫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缓释西罗莫司与口服西罗莫司均可以有效抑制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局部缓释给药方式由于对全身影响小而推荐作为首选给药方式.以上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肖锋;张鲁锋;石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