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秋;周爱儒;朱小君;牛大地;陈光慧;汤健
目的:研究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时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与急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描记Ⅱ导心电图;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CPP32、Bcl-2和Bax在心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观察伪结扎组、结扎组、苦豆碱(aloperine, Alo)给药组(20 mg.kg-1)、普萘洛尔(propranolol, Prop)给药组(2 mg.kg-1)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可导致心电图明显的缺血性改变及血清CK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增加;缺血心肌组织中Fas、CPP32和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Bax变化不明显(P<0.05).Alo和Prop能明显缓解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并降低血清CK活性;减少心肌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Fas、CPP32和Bcl-2基因的表达(P<0.001),对Bax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与Fas参与、CPP32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也与Bcl-2家族参与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曹立珍;谭焕然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肺动脉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的含量及分布变化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eNOS多克隆抗体,对慢性HPH大鼠的肺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缺氧组及对照组大鼠各级肺动脉中eNOS含量及定位;同时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缺氧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浆中NO的间接浓度.结果:正常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均含有较高的eNOS表达,且各级肺动脉中eNOS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缺氧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eNO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缺氧组大鼠血浆NO间接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eNOS含量下降及血浆NO浓度下降参与慢性HPH的形成.
作者:崔燕南;马郁文;杜军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5年来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在国家生物高技术计划的支持下克隆了HRG-1、HCY-2、hhLIM、TFAR等6种新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发展基因缝线,病毒脂质体,电脉冲等几种新的体内转基因的方法,进行肌肉和体内基因转移,治疗实验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梗塞性血管病等疾病,发展了多种基因药物的研究.
作者:汤健;陈光慧;周爱儒;马大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旋硝基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 L-NNA)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管中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活性的变化,以及Enalapril和Losartan 对它的影响.方法:对Wistar大鼠给予L-NNA 15 mg.kg-1.d-1腹腔注射,分别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nalapril和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Losartan 10 mg.kg-1.d-1灌胃,在第5周末,利用蛋白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主动脉中FAK的表达与活性.结果:L-NNA可明显诱导大鼠血压升高,在第5周末,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平均升高49%(P<0.01),Enalapril和Losartan 均可起到降压作用,在高血压组,FAK的表达和活力增高40%和426%,Enalapril和Losartan 可抑制FAK的表达,降低FAK的活性.结论:在L-NNA诱导高血压大鼠主动脉中,FAK活性增高,可能与血管重塑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逆转血管重塑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FAK的功能实现的.
作者:彭旭;汪丽蕙;田洪森;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对活性氧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过氧化氢和甲萘醌分别作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活性氧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应用细胞总蛋白定量,3H-TdR参入,细胞周期时相测定等方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过氧化氢(25μmol.L-1)和甲萘醌(0.5μmol.L-1)可诱导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使其蛋白总量增加,S期细胞比例增高,DNA合成率增加.金属硫蛋白可以抑制过氧化氢和甲萘醌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结论:金属硫蛋白对预防由活性氧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所引起的疾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葛淑君;凤志慧;仲崇霞;陶家平;程时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初估计,人类基因组含有约6万个基因,近几年通常的估计数目是10万个左右.究竟人类基因组含有多少个基因?据今年9月23日出版的Nature(1999,401:311)一则消息报道,新估计人类基因组含有的基因逾14万个.消息说,在基因组研究所(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于9月2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举办的年度序列学术会议上,生物技术公司──Incyte制药(Incyte Pharmaceuticals)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Randall Scott公布的这一预测结果:人类基因组含有142 634个基因.他宣布的这一数据与美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Neal Lane、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Robert May受政府委托,就公共频道播送尚未完成的(生)序列资料有关问题讨论联合公告时所透露的消息一致.
作者:贾弘禔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D)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与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否相关.方法:选择了150例住院心梗病人为实验组,150例住院的非心血管病患者作对照, 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同时所有研究对象记录其病史、体检等临床资料及吸烟、饮酒等流行病学资料,应用PCR进行ACE的基因型分析.结果:I等位基因和D等位基因频率在心梗组分别为0.58和0.42,在对照组为0.65和0.35.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全体研究的样本中,未发现ID或DD基因型与心梗相关;但在年龄小于或等于60岁的个体中,DD基因型与心梗显著相关(OR=2.33, 95%CI: 1.20-4.57).并且这一相关性在年龄60岁及以下且肥胖的个体中进一步增强.结论:在研究的样本中, 未发现ACE基因型与心梗相关;但在年龄60岁及以下的个体中,DD基因型与心梗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在合并肥胖的个体中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勇;郭静萱;陈大方;关宝祥;王黎华;徐希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复制大鼠压力超荷性心肌肥大模型,观察Ca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sA)对大鼠心系数以及血浆及心肌组织心钠素(ari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水平的影响.同时,在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及心脏成纤维细胞上,观察Cs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Ⅱ)刺激的3H-亮氨酸及3H-胸腺嘧啶参入的影响.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系数较假手术组增高38%(P<0.01).应用CsA治疗的大鼠心系数下降了85%(P<0.001).同时,观察到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浆ANP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高135%和117%(P<0.01),CsA处理后,ANP分别下降了16%和14%.在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及心脏成纤维细胞上,观察到CsA(0.1~10μmol.L-1)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3H-亮氨酸及3H-胸腺嘧啶参入的增加.结论: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压力超负荷及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的发病过程.
作者:符民桂;许松;柴三葆;王晓红;庞永正;刘乃奎;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一氧化氮(nictric oxide, NO)系统和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系统在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NOS抑制剂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大鼠动脉血压,主动脉组织NOS、HO活性和CO产生释放的变化.结果:大鼠在注射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NG-nitric-L-arginine, L-NNA)后第4周血压明显增高,同时HO活性和HbCO形成分别增加28.4%和31.1% (均为P<0.01),血浆和主动脉平滑肌cGMP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注射HO底物HLL和L-NNA时,4周内血压无明显改变,而HO活性、HbCO的形成、血浆和主动脉平滑肌cGMP含量比单纯L-NNA组增加更明显.结果表明在NOS抑制剂诱导的大鼠高血压形成过程中,内源性HO/CO系统可呈代偿性上调状态;应用HO底物可诱导HO活性和CO的生成增加,对NOS抑制剂所诱导的高血压有防止作用.结论:内源性CO和NO都参与血管张力的调节,两者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相互代偿作用.
作者:欧和生;严丽梅;王晓红;庞永正;苏静怡;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在大鼠主动脉球囊剥脱模型上观察血浆和主动脉组织C-型利钠利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的质量浓度和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外源性CNP对大鼠球囊损伤后内膜生成的影响,以探讨CNP在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CNP质量浓度,RT-PCR测定CNP 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大鼠球囊损伤后血浆CNP的质量浓度升高, 内膜剥脱后第3天、10天、21天,血浆CNP水平分别增高80.7%(P<0.01),43.5%(P<0.05)和27.5%(P<0.05),而主动脉组织CNP含量在损伤后第3天下降46.6%(P<0.05),第10天,21天和28天CNP含量分别增加2.8倍(P<0.01)、1.6倍(P<0.05)和0.82倍(P<0.05).在血管损伤3天时CNP mRNA的表达减弱,而第10天和第21天CNP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外源性CNP显著抑制球囊损伤后第7天和21天新生内膜的形成,内膜/中膜比值分别降低23%(P<0.05)和20%(P<0.05).结论:CNP参与血管球囊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是机体内源性抗血管再狭窄的因子之一.
作者:王晓红;林桂亭;李淑莲;彭旭;曹静;庞永正;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质粒DNA对离体大鼠骨骼肌肌质网Ca2+-ATPase活性及ryanodine受体结合反应的影响.方法:参照Jones等的方法比色测定肌质网Ca2+-ATPase活性;以3H-ryanodine作为配基,液闪测定肌质网Ca2+释放通道ryanodine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质粒DNA处理组预先将肌质网蛋白与质粒DNA 37℃共同孵育30min,而后再测定肌质网Ca2+-ATPase活性和ryanodine结合反应.结果:预先用10、20和30 μg pcDNA3及pcDNA3/ANF处理后,肌质网Ca2+-ATPase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45%(P<0.05),68%(P<0.01)和109%(P<0.01)及109%,118%和145%(P值均小于0.01);质粒pcDNA3可明显降低ryanodine受体的亲和力,并使Bmax增强.结论:质粒DNA可能通过增强肌质网Ca2+-ATPase的活性促进肌质网对Ca2+的摄入,通过影响ryanodine 受体而调控肌质网Ca2+释放.
作者:赵文;姜志胜;佟利家;郝胜利;刘乃奎;贾弘褆;唐朝枢;汤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心脏多点注射构建的pcD2/VEGF真核表达质粒.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血管计数等方法检测 VEGF基因在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结果:转移VEGF基因后在大鼠缺血心肌中有VEGF mRNA高表达, VEGF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VE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心肌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转移VEGF基因能够促进缺血心肌新生血管的形成.结论:VEGF基因能够在大鼠缺血心肌中获得表达,并发挥其促进新血管形成的作用.为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奠定基础.
作者:刘艳秋;周爱儒;朱小君;牛大地;陈光慧;汤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大鼠精神性(束缚)和生物性(脓毒败血症)应激时不同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含量的变化.方法:盲肠结扎并以18号针穿刺,制备10 h和20 h大鼠腹膜炎脓毒血症模型.将大鼠固定20 h制备束缚应激模型,以放免法测定6种组织(细胞)中CGRP的含量.结果:腹膜炎脓毒血症早期时,脊髓背根神经节、肠系膜上动脉和十二指肠中CGRP明显升高,晚期时胸腺细胞中CGRP明显升高,气管中CGRP持续升高,心房中CGRP含量呈增高趋势.而束缚应激时仅胃肠道和肠系膜上动脉CGRP含量有明显改变.结论:在不同应激刺激下,神经源和免疫源CGRP的合成和释放的特点不同.精神应激可能不直接刺激CGRP释放,后者对感染、失血和创伤等刺激更为敏感.
作者:邢立愚;侯凌飞;孙威;许晖;王宪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TMR)后新生血管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单纯缺血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激光打孔.手术后6个不同时间点(3天、1周、2周、4周、6周、8周)观察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GF及bFGF的变化,并于显微镜下行计算机图像扫描计算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2周时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实验组孔道区在术后3天即有VEGF的表达,在4周时开始上升,bFGF在4周无明显表达,二者于6周时达高峰(0.062±0.004 vs 0.198±0.022,P<0.001;0.118±0.017 vs 0.233±0.012,P<0.001),8周开始下降.对照组仅于2周、4周有少量表达,于6周后逐渐消失.结论:TMR术可通过介导致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如VEGF及bFGF)的表达来达到其部分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郭静萱;黄璇;张萍;葛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血管活性肽,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机体内稳态调节[1].本研究通过观察Adm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的影响,探讨Adm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曹静;张钧华;徐雅琴;符民桂;王晓红;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碳(CO)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促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3H-TdR参入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放射活性法测定VSMC内蛋白磷酸化程度、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活性.结果:孵育24 h后,bFGF刺激的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1.1倍(P<0.01),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38.2%(P<0.01),PKC及MAPK活性分别增加1.5和2.5倍(P<0.01);CO前体heme-L-lysinate(H-L-Lys)及NO前体L-Arginine(L-Arg)对静止期VSMC生长无显著影响,亦未引起细胞内蛋白磷酸化、PKC及MAPK活性发生显著改变; 5、10、20μmol.L-1 H-L-Lys使bFGF刺激的VSMC增殖分别减少43.4%、46.6%和47.6%(均P<0.01),细胞内PKC活性分别下降25.6%、31.8%和33.9%(均P<0.01),MAPK活性分别降低15.0%、25.5%和40.1%(均P<0.01); 5、10、20mmol.L-1 L-Arg使bFGF刺激的VSMC增殖分别降低30.2%、40.5%和51.9%(均P<0.01),细胞内PKC活性分别降低29.8%、28.9%和36.6%(均P<0.01),MAPK活性分别降低19.4%、32.4%和44.4%(均P<0.01);10 μmol.L-1 H-L-Lys和10 mmol.L-1 L-Arg引起bFGF促进的VSMC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分别下降31.8%和37.4%(均P<0.01).结论:NO和CO可抑制bFGF刺激的大鼠VSMC增殖,其机制与它们抑制bFGF促进的细胞内蛋白磷酸化及PKC和MAPK活性有关.
作者:姜志胜;符民桂;赵文;庞永正;刘乃奎;唐朝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以质粒携带某一亚型受体的cDNA转染细胞株,通过亚细胞克隆得到稳定表达某亚型受体的亚克隆细胞株,是肾上腺素受体(AR)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我们近的研究发现,α1A-、α1B-和α1D-AR全长cDNA分别由pREP8、pREP4和pREP9质粒携带 (pREP8/α1A 、pREP4/α1B、pREP9/α1D),转入人胚肾(HEK293)细胞并稳定表达后,均显著增加原先细胞天然β2-AR的表达量及其介导的cAMP蓄积大效应.本研究拟排除上述作用是由于携带外源cDNA的质粒本身带来的影响,而非转入α1-AR的影响.
作者:李云芳;雷蓓蕾;张幼怡;韩启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能聚焦超声热疗的升温效应和生物效应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以活体猪肾及肝、膀胱、结肠壁、卵巢、大血管作为靶组织进行体外聚焦热疗(focused extracorporeal pyrotherapy, FEP)实验,观察靶区温度升高、温度分布和靶组织热疗后的病理改变.结果:FEP可在活体猪肾、肝等组织内形成一大于70℃的局限性高温区,FEP后靶组织的病理过程为坏死、液化、纤维化.结论:高能聚焦超声热疗可用于机载B超可探及的腹、盆腔实体肿瘤的治疗.
作者:何申戌;熊六林;姚松森;于晋生;兰江;玉秋红;屈国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比较5~7天龄,5~6月龄以及18月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功能性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 α1-AR)及其亚型分布.方法:采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利用不同的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分别测定5~7天龄,5~6月龄以及18月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功能性α1-AR及其亚型.结果:由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主动脉大收缩反应在5~7天龄乳鼠显著低于5~6月龄及18月龄大鼠.WB4101(α1A-AR和α1D-AR选择性拮抗剂)对NE介导的血管收缩效应的pA2值在5~7天龄,5~6月龄及18月龄大鼠间差异无显著性,BMY7378(α1D-AR选择性拮抗剂)和Sertindol(α1A-AR选择性拮抗剂)在5~7天龄与5~6月龄大鼠的pA2值间差异也无显著性,但在18月龄大鼠主动脉BMY7378的pA2值显著减小;而Sertindole的pA2值则明显增大.氯乙基可乐定(CEC, 为α1B-AR和α1D-AR不可逆阻断剂)对NE引起的胸主动脉收缩的抑制作用在18月龄大鼠明显小于5~6月龄大鼠.结论:在大鼠的生长过程中,从幼年到成年胸主动脉上的功能性α1-AR无明显变化,主要为α1D亚型;而到老年时,主动脉功能性α1-AR 中α1A亚型的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卫宏;吕志珍;张幼怡;韩启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国产特拉唑嗪胶囊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9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剂和进口片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特拉唑嗪(质量)浓度,按照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给药.在取血同时测量血压和心率.结果:口服国产胶囊剂和进口片剂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ρmax分别为(41±11)、(44±10) μg.L-1, tmax(0.8±0.4)和(0.7±0.5) h; t1/2(12±4)和(9.0±1.6) h; AUCо-∝(405±106)和(398±90) μg.h.L-1, 经统计学处理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特拉唑嗪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43%.双单侧检验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药效学提示血药(质量)浓度达高峰时,血压稍降但不明显,心率无明显变化,两制剂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两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胶囊剂生物利用度104.43%;(2) 特拉唑嗪国产胶囊剂和进口片剂生物等效;(3)正常人单次口服2 mg特拉唑嗪胶囊剂或片剂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吕芳玲;许风云;黄跃华;张远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