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百宽
频发性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以其发作时病人往往自感心脏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而且脉搏结代不匀,故与中医的心悸、怔忡相类.许多病人常因急性发作而来就诊.
作者:王惠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证范畴,近年来在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中,取得可喜进展.笔者应用超声脉冲多普勒左心功能测定的方法观察党参口服液用药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主动脉血流量等于心排出量,但因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偏大、胸壁偏厚,难以得到满意图形.因此我们选用了二尖瓣多普勒频谱进行测量,观察了35例冠心病患者服药2周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悦如 刊期: 1996年第03期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的学术发展;中医动物模型是中医临床理论形成、发展、诊疗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是中医药现代化依附的重要条件.
作者:彭成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张某,女,48岁.病案号:930221.1994年1月初,因感冒后出现头顶、枕部阵发性疼痛,渐发展为持续性胀闷疼痛,难以忍受.伴意识丧失,昏迷1次.经当地医院行腰穿术及脑脊液培养多次,均为新型隐球菌.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经静点两性霉素B治疗后再经脑脊液培养,已转阴性,但头痛仍未缓解.
作者:吕晋萍;李海聪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已故名医宋孝志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对经方的认识与应用尤有独道见解,每能遵经旨而发新义,临证中疗效卓著.现从宋老生前讲授及所遗验案中采摭一二,以为借鉴.
作者:李晓林;刘小北 刊期: 1996年第03期
观察SHRsp出血性中风时醒脑健神胶囊、中风脑得平冲剂与清开灵注射液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病理组海马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P<0.01);超微结构显示海马明显水肿、神经元肿胀、细胞内器减少,核固缩;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升高(P<0.01)、Ca2+含量下降.治疗各组均有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表现为神经元密度增加、超微结构显示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得到改善;EAA升高和Ca2+下降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其药效作用次序:醒脑健神胶囊>清开灵注射液>中风脑得平冲剂.
作者:蒋玉凤;朱陵群;李克玲;邹丽琰;贾旭;严京;李伯光;黄启福 刊期: 1996年第03期
马某,女,51岁.就诊日期:1995年7月24日.患者于1992年4月出现左髋及左下肢串痛,左足背外侧感觉下降.X片检查报告:腰1~5椎体两侧及前缘呈轻度骨质增生,余未见异常.1994年6月右髋及右下肢也出现串痛,右足跟外侧麻木,腰酸发板,不能久立,右侧腰部压痛明显.
作者:岳承忠 刊期: 199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对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 jaundice,BMJ)认识的提高,诊断率明显曾加.然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笔者自1992年1月以来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BMJ31例,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胡义保 刊期: 1996年第03期
以117例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内LDH、MDH、G-6-PDH、ACP、ANAE、-SH、RNA七种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检测为基础,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正常薄白、虚寒薄白及白厚、薄黄、黄厚、花剥、光剥种舌苔的计量诊断模型,经临床回代检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可用度分别为93.2%、81.4%、87.2%和75.7%.
作者:吴正治;郭振球;李新华;周小青 刊期: 1996年第03期
近年来肥胖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威胁人们的健康,缩短人们的寿命.肥胖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等一系列变化,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探讨单纯性肥胖与肺功能的关系,我们对74例女性单纯性肥胖者进行了肺功能测定,同时测定24例正常体重女性做为对照组,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苏梅者;王玉芳;韦云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当前使消化性溃疡(Pu)在短期内愈合已不是难事,但溃疡复发的问题仍未解决.因其自然复发率为每个月8.5%,即1年内约80%以上的患者复发,所以,如何避免溃疡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些年来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就其研究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毛效军 刊期: 1996年第03期
本实验观察了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肝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并对肝细胞线粒体进行了定量分析.光镜下可见内毒素休克组大白鼠肝血窦及中央静脉扩张瘀血,伴有白细胞增多、聚集,肝细胞肿胀、胞浆嗜酸性变,空泡变性;透射电镜可见肝细胞严重损伤,包括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消失、部分基质浓缩,内质网扩张,糖原含量减少.线粒体图象分析表明,内毒素休克组肝细胞线粒体数密度,面密度及表面积分体积之比明显降低,平均表面积及平均体积增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心脉灵治疗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与内毒素休克组相比P<0.01.
作者:李萍;李爱芳;黄启福;贾旭;李伯光;马建民 刊期: 1996年第03期
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全国中医肾病会议标准辨证,并根据伴有病症分为中药加激素组、单纯中药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症、尿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项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果,中药加激素组完全或基本缓解占49%,总有效率为90.7%.认为中药加激素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尽快寻找出替代激素的中药,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作者:高菁;吕仁和;刘玉芹;王秀琴;何厚夫;高彦斌;任可 刊期: 1996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近年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在治疗慢乙肝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黄象安 刊期: 1996年第03期
赵某,男,51岁.就诊日期:1995年1月12月12日.因患腰间盘突出症服用中药.方药:独活15g、桑寄生20g、秦艽12g、防风9g、杜仲10g、制草乌6g.经服上方3剂,未见任何不适.
作者:户战亭 刊期: 1996年第03期
本文从中西医对肝脏的认识、常见肝病的病机与辨证、肝病的实验研究及其展望4个方面,对中医肝脏生理病理的现代实验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中医学与西医学在肝脏的生理病理认识方面,有许多相似性和不同之处.对中医药的研究要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如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特长相结合,以分子和超微结构病理学为基础,并注重宏观整体治疗,必能显示出诊治肝病的优势.
作者:叶百宽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剧吐,是妊娠初期的常见病.此症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孕后精神过度紧张,胎气盛,肝郁化火,挟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致恶心呕吐,饮食难入,耗液伤滓,甚则气阴两伤.以往我们对此重症者,多给予输注葡萄糖盐水及鲁米那、安定等镇静剂对症处理,治疗时间较长,易反复.
作者:陈立怀;郭梅樱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利用大鼠脑内注血模型,观察比较了逐瘀化痰汤、三生饮、抵当汤对大鼠脑电不同时相频率、波幅、θ波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给药3组耐缺血缺氧程度显著优于造模加生理盐水组.给药组间比较,对频率和波幅的影响,三生饮组、逐瘀化痰汤组优于抵当汤组,而对θ波指数的影响,逐瘀化痰汤组优于抵当汤组、三生饮组.
作者:杨万章;万中民 刊期: 1996年第03期
采用熄风化瘀法治疗中医头风病患者108例,结果,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5.37%.认为头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肝风、瘀血兼挟痰火或兼挟寒湿之邪,闭阻脑窍、脑络不通,不通则头痛.治疗当以熄风化瘀,佐以清化痰火,或温散寒湿之法.
作者:隆呈祥 刊期: 1996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学家颜正华教授从医执教50余年,声闻全国,学验俱丰.颜老辨证精当,遣方用药,每能寓神奇于平淡之中.
作者:徐刚;常章富 刊期: 199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