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使用情况分析

马培琴;孟瑾;徐红;周晓兵;谷晓英

关键词:麻醉药, 门诊部, 医院, 药品目录
摘要: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共计2 915张,分别对其药品名称、规格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所用科室、病种以及药品的剂型、用法用量、用药总量用药总天数进行统计分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鱼肝油滴鼻液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复方鱼肝油滴鼻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该制剂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刺激性方面分别进行试验与总结,并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进行对照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行,稳定性良好;实验动物应用本品后,鼻黏膜无红肿、充血现象发生;治疗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8.9%和85.4%).结论:复方鱼肝油滴鼻液配方合理,制备简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红;白林;周晓兵;陆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1999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脊柱侧弯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3(51~7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背痛,站立、坐位及行走时加重,平卧时症状明显减轻.

    作者:王珏;王利民;翟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影响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减轻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治疗组、中等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5组,每组各7只.采用Marmarou A脑损伤模型,造成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观察PGE1对大鼠DBI后8 h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结果:中小剂量PGE1治疗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减少,与NS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大剂量PGE1治疗前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无改变,与NS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小剂量PGE1能降低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德超;李会敏;申文增;王彬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军队博士后制度是在国家博士后制度的基础上,以培养和造就军队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为目的建立起来的长效机制.笔者通过对我院博士后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博士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于培养军队高层次的医学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振军;卢慧铭;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保障部门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部门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管理概念,笔者对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探索性提出构建综合性医院医学保障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培育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增强医学保障综合能力,为创新现代医学保障模式打基础.

    作者:贺密会;张洪鹏;谭燕;张靖;周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及增殖、分化特性.方法:取胎龄15~17 d的SD大鼠胎脑海马及室周组织,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B27、N2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大鼠胎脑能在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胚胎脑组织有丰富的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长期培养并保持干细胞特性,能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终末细胞.

    作者:巨容;杜江;兰和魁;王斌;封志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比较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1至6月,择期产科经下腹部剖宫产手术,患者均为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术前胎儿无宫内窘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患者60例.身高体重无明显差别,随机、双盲分三组,硬膜外穿刺禁忌证,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作者:窦振波;李秀民;申素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RNA干涉技术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自RNA干涉技术发现以来,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并迅速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由于siRNA的重要优势,RNAi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肾脏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中也正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欣欣;周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十全大补汤对移植乳腺癌小鼠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对荷瘤小鼠化疗减毒增效的作用.方法:以TA2移植性乳腺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给予50%SDT和灌胃,并给予化疗,以小鼠的体重、瘤重、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脾指数及脾内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50%SDT可明显改善荷瘤鼠的一般状况,抑制肿瘤的生长,明显改善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和血红蛋白的减少,增强脾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调节B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SDT具有对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韩艳梅;曹志然;王晓辉;戎瑞雪;陈玉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沟通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息沟通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范畴,有效的沟通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医患关系既体现在技术、管理层面上,也体现在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明确医患沟通的主体、客体和主要内容,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赢得医患双方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桑福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4~2006年7月共收治胸部损伤患者3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大59岁,小21岁.车祸伤15例,刀刺伤9例,塌方挤压伤11例.开放性损伤11例,闭合性损伤24例.其中肋骨骨折15例(3例为浮动胸壁),张力性气胸5例,血气胸有10例,肺破裂及肺挫伤6例,外伤性窒息有2例,心肌损伤者2例.

    作者:李顺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后勤改革的方向与模式

    医院后勤改革是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审视医院后勤存在的困难人手,提出医院后勤改革目标和方向,并根据实践总结出四种改革模式,对各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作者:杨涛;刘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刮削术结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1 对象和方法1.1 分组 我院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皮肤科门诊确诊为扁平疣的患者252例,随机分为2组.①治疗组:182例,其中男92例,女90例;平均年龄24.4(5~58)岁;平均病程1.72年(10 d~6年);皮损大多局限于面部(156例),少数波及双手背(26例);每个患者平均皮疹数量45个.

    作者:王玉;曾铁云;陈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氦氖激光在颌面外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6年4月,口腔颌面炎症、损伤及肿瘤术后患者共169例,随机分两组,激光组10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65例.

    作者:王桂荣;何丽梅;张旭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制缺陷型腺病毒(replication deficient adenoviral vectors,AdVec)介导外源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表达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探讨EGFP作为NSCs示踪剂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扩增大鼠NSCs,扩增、纯化AdVec-EGFP病毒液,以AdVec-EGFP病毒液感染NSCs,荧光显微镜观察AdVec-EGFP在NSCs中的表达和转染效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重组子.结果:EGFP报告基因AdVec-EGFP高效感染NSCs,转染后6 h荧光蛋白开始表达,48 h后达高峰,感染率为(76±2)%,且NSCs的生物学性状没有发生变化.结论:AdVec-EGFP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NSCs的效率,是NSCs体内、体外研究较理想的示踪剂.

    作者:王东军;郑煜;贺民;毛伯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参附组麻醉前30 min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术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中心静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术中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用量之比(DA/NTG)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CK-MB、cTnⅠ、LDH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张义轩;马传根;王勇;赵景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及常规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CSⅡ)与常规胰岛素治疗(MSⅡ)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用胰岛素泵治疗(CS Ⅱ)和常规胰岛素治疗(MS Ⅱ)方法对40例和46例同期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CSⅡ治疗组和MSⅡ治疗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下降.β2微球蛋白(β2M)也下降;但CSⅡ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较MSⅡ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胰岛素治疗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而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权晓娟;王妮;张水利;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85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的病因及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病理特点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诱发DILD的药物主要是中草药(41.18%)、抗感染药(10.59%)、环境类毒物(10.59%)、解热镇痛药(8.24%).慢性药物性肝病(chronic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CDIL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高于急性药物性肝病(acute 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ADILD)组,淤胆型的比例也高于ADILD.85例DILD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治愈50例,好转24例,无恶化或死亡病例.结论:DILD的常见诱发药物为中草药、抗感染药、环境类毒物、解热镇痛药,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CDILD易出现淤胆型,预后良好.

    作者:张爱民;王慧芬;胡瑾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术前应用缩宫素降低剖宫产术出血及新生儿湿肺疗效观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0年3月~2005年6月妊娠37~42周孕妇,平均年龄27岁,共计692例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495例,对照组197例,分娩前由专人进行宫颈Bishop评分操作及效果判定.所有患者均无临产征兆;宫颈Bishop评分,小于3分者应用缩宫素,促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大于6分者为宫颈成熟,均未选入.

    作者:高志英;王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门诊患者投诉原因及防范对策

    随机选取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患者投诉和涉及门诊的全部投诉记录共计200份.每份包括一项投诉内容,以记录的每类投诉内容作为一个样本,用自制表格的办法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投诉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200例投诉记录中,患者对服务态度有意见的投诉多,共计90例,占全部投诉的45%,其中以态度生硬和回答问题无耐心为突出,占75%.诊疗质量次之,共计30例,占15%.建议采取的措施有:①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诊疗质量;③加强挂号和收费的管理;④加强医务人员的组织纪律性;⑤严格控制门诊医师的停诊、换诊;⑥改善就诊环境;⑦加强医患沟通的艺术;⑧优化服务程序.

    作者:王柳英;张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