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玫;王士雯;佟欣;丁秀云
笔者总结了 8 年来使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的成效:①病案编目子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病案编目、检索等功能,使编目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能扩大了.②应用病案流通子系统实现了预约、借阅、归档病案的登记、查询和工作量统计.③使用身份登记子系统减少了建重号的比例,实现了每天完成 100~150 份姓名查询、主索引录入等工作.同时针对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应用工作的对策,①加强培训和岗位练兵.②加强制度和组织管理.③提高和强化质量意识.④加大审核的力度和手段.⑤加强与技术人员交流和沟通.
作者:刘克新;胡继红;李英;刘茂林;林海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的消化酶活性、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小鼠血D-木糖含量,研究儿童开胃乐口服液的促进消化作用.方法:将动物分组,分别以低、中、高剂量组及清洁水对照组灌注受试,其中小肠墨汁推进实验设置了复方地芬诺酯模型对照组, 30 d 后测试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儿童开胃乐口服液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均明显高于复方地芬诺酯模型对照组;血D-木糖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各剂量组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儿童开胃乐口服液有明显促进消化的作用.
作者:郝爱真;刘萍;梅世昌;金道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钾尿肽(KP)与心钠素摩尔比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34 例ACVD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KP和心钠素(ANP)含量.结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第 7 天血浆KP水平升高,病程中ANP含量明显升高(P<0 05),病程第 1 天、第 3 天KP与ANP摩尔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KP、ANP含量及KP与ANP比例关系的改变在脑血管疾病病理生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于生元;陈毓芬;曾强;范英鲜;蒲传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记忆合金腔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并观察长期置入体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记忆合金支架在变形后,用自制的双腔气囊导管置入气管内.定期行纤维内窥镜及影像学检查,并对置入气管内 2 个月、10 个月、14 个月后脱落取出的支架表面进行了电镜观察及年腐蚀率测定.结果:全部 10 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均立即缓解,良性疾病者长期携带支架效果满意.长期置入体内的支架,记忆特性没有任何改变.合金的年腐蚀率测定结果远小于Ⅰ级的指标(3×10 -3 mm/ year).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严重气管狭窄的患者,记忆合金腔内支架能起到减症治疗的目的.长期置入体内的支架仍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刘阳;孙玉鹗;周乃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1980 年 6 月 ~ 2000 年 6 月共收治男性性腺细胞肿瘤 60 例,其中睾丸胚胎类肿瘤 7 例(11 6%);精原细胞瘤 53 例(88 4%).精原细胞瘤发生在睾丸组织者 47 例(47/53,88 7%),发生在睾丸外者 6 例(6/53,11 3%),经查6 例异位精原细胞瘤患者,双侧睾丸均正常.睾丸外精原细胞瘤发生在腹膜后者 4 例,发生在前纵隔者 2 例.6 例均行术后区域性常规照射 DT35~ 45 Gy;Ⅰ期者仅行术后放疗,Ⅱ期以上者放疗后合并化疗 4 个周期.
作者:崔书祥;王迎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对象和方法 1999 年 3 月 ~ 10 月住院行常规纤维结肠镜检查者 90 例,随机分为两组:①研究组 48 例,男性 47 例,女性 1 例,年龄 53~85 (70 6±9 1)岁.②对照组 42 例,男性 39 例,女性 3 例,年龄 54~88(75 9±8 0)岁.
作者:张毅慧;宋家风;吴学勤;王军;尚晨煜;魏萍;张子其;万军;付永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妇女、孕晚期及妊娠糖尿病妇女的胫骨超声速率、钙代谢及骨转换的变化特点. 方法:正常妇女 30 例、孕晚期妇女 60 例及妊娠糖尿病妇女 31 例,清晨空腹抽血及留尿,测定胫骨超声速率,以骨钙素做为骨形成指标,测定尿钙及尿脱氧吡啶啉与肌酐的比值做为骨吸收指标,同时测定血清总钙、游离钙、总蛋白、磷及镁.结果:妊娠糖尿病妇女胫骨超声速率降低明显;血清总钙、总蛋白、磷及镁均下降,尿钙/Cr及尿脱氧吡啶啉/Cr上升明显.结论:妊娠糖尿病妇女比正常孕晚期妇女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胫骨超声速率下降.
作者:刘华平;张燕荷;杨琳;袁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环境中的客体进行体验和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创建和体验这种虚拟环境需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AI 技术、智能接口技术、心理学、多传感器技术、语音处理和音响技术、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虚拟现实技术现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目前,在军事、航天、医学、教育、商业和自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潜力,而医学教育和仿真训练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谭珂;郭光友;王勇军;吴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 75 岁以上老年人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住院患者 264 例,年龄 75~91 岁,男 185 例、女 79 例.本次房颤发作持续时间≤7 d.共记录 611 次房颤发作,房颤起病 24 h 内自行转复 130次 (21 3%).将其余 481 次房颤分为 6 组,观察用药 48 h 的房颤转复及心室速率变化.结果:房颤转复率在对照组、毛花甙丙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维拉帕米组和奎尼丁组分别为 7%、46 9%、71 7%、55 9%、32 7% 和 73 6%;心室速率控制率分别为 4%、83 6%、84 9%、77 9%、78 8% 和 11 3%;总有效率以胺碘酮组和毛花甙丙组高.当心室速率控制在 <90/min 时,患者在 82% 的房颤发作中,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各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75 岁以上阵发性房颤初 24 h 自行转复率较高,药物治疗以速率控制为基本目标,以节律控制为理想目标,以胺碘酮和毛花甙丙为首选.
作者:陈德友;张波;赵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非 4 ℃条件下保存血液进行临床输注的可行性,为野战条件下血液保存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 9 名健康志愿者的全血,用CPDA保存液 28 ℃保存 3 d,经检测符合输注质量要求后回输,观察输注效果和对志愿者有无不良影响.结果:志愿者临床输注达到提高血红蛋白(P<0 01)的目的,并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非 4 ℃条件保存的血液可以进行临床输注.
作者:韩玮;刘景汉;骆群;欧阳锡林;石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研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研究 1980~2000 年我院收住的的 105 例ALS患者,对其发病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S平均发病年龄 42 7 岁,较国外早,60 岁以后男女发患者数均明显减少;男女发病比例 2∶1;上肢远端为常见的起病部位,球部起病者发病年龄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ALS的发展一般从起病部位水平或垂直的累及邻近的运动神经元.结论:ALS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其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作者:段枫;蒲传强;郎森阳;吴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 17 例患者,男性 14 例,女性 3 例.年龄 62~89 岁,平均 76 05 岁.其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 2 例、心衰 1 例、高血压病 7 例、风心病 1 例、房颤 3 例、脑梗死 5 例、肺心病伴呼衰、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3 例、糖尿病 4 例、肾衰 1 例、便秘 6 例、结肠癌术后 1 例.突发起病 13 例,隐匿起病 4 例.症状有鲜血便 15 例、腹痛 13 例、腹胀 3 例、另 1 例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
作者:张子其;陈孝;万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内部结构变化.方法:使用ABAQUS6 1 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L4-5 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斜扳手法、坐位旋转和牵扳手法的条件.结果:模拟手法作用时椎间盘内髓核内压力坐位旋转手法高,牵扳手法低为负值.三种手法小关节合力无明显差别;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外层纤维环应力大,牵扳手法内层纤维环应力大,三种手法在椎间盘的后外侧均有位移.结论: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腰部推拿手法的状态,并可以得到与生物力学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
作者:毕胜;张德文;张明;王福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肝癌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中心,自 1988 至 1996 年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223 例.其中男 198 例,女 25 例,平均年龄 (49 6±10 6) 岁,HBsAg(+) 163 例,肝硬变 189 例.TNM分期Ⅰ、Ⅱ、Ⅲ、ⅣA、ⅣB分别为 6、52、125、27、13 例.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 207 例, 胆管细胞癌 12 例和混合癌 4 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18% (4/223),5 年生存率为 43 3%, 其中瘤径≤5 cm 者为 54 3%,按根治情况则获病理根治 (81 例)为 61 7%,临床根治 (75 例)为 22 0%, 姑息切除 (26 例)为 0%.获两种根治切除的 156 例术后 1、3 和 5 年复发率为 19 8%、48 2% 和 74 6%.50 例肝癌术前行 1~5 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二期切除,5 年生存率为 40 5%,无瘤生存率仅为 28 9%.结论:早期发现小肝癌和大肝癌的缩小后二期切除明显提高了肝癌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但术后复发或转移率还很高.
作者:王悦华;刘永雄;冯玉泉;周宁新;顾万清;黄志强;纪小龙;赵海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提高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克隆的抗地高辛(Dig) 人单链抗体(ADA scFv)在大肠杆菌(E.coli)的分泌表达水平.方法:①通过PCR从表达质粒pHEN2-ADA scFv扩增ADA scFv基因并重组于质粒p3MH构建表达质粒p3MH-ADA scFv后,转化到E.coli XL1-blue及HB2151; ②ADA scFv分别在带有上述2种表达质粒的E.coli HB2151 以及带有表达质粒p3MH-ADA scFv的E.coli XL1-blue进行表达,通过ELISA分析培养基上清中的可溶性ADA scFv;③在培养基中加入蔗糖、甘氨酸及Triton X-100,通过ELISA分析培养基上清中的可溶性ADA scFv.结果:①ADA scFv 在含表达质粒p3MH-ADA scFv的E.coli HB2151 及XL1-blue的分泌型表达水平比pHEN2-E.coli HB2151 表达系统高约 5 倍;②在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可使ADA scFv 在含有表达质粒p3MH-ADA scFv的E.coli HB2151 及XL1-blue表达系统的分泌型表达提高 5 倍多.结论:通过采用不同的载体-E.coli表达系统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不被代谢的蔗糖,可使ADA scFv的分泌型表达提高 25 倍多.
作者:刘德新;李小鹰;王琰;乔媛媛;王欲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连续对驾驶员长途驾驶后,腰背肌等长收缩时中值频谱斜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以此对腰背肌的疲劳进行评价.方法: 连续 5 d 使用Sorensen法对 8 名男性高原货物卡车驾驶员(平均年龄 29 6 岁)进行长途驾驶后腰背肌等长收缩的耐力测试,并通过体表电极对腰背肌中值频谱(MF)的变化进行记录.把 8 位驾驶员每天测量的MF之斜率合并,动态观察总体MF斜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 8 位受试者总体MF斜率与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 83,P<0 05).该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高原地区连续长途驾驶,其腰背肌耐力疲劳逐步累积.结论: 本研究尝试性地通过中值频谱斜率动态变化的规律对肌肉的疲劳进行评价,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于红;吴闻文;梁红英;侯树勋;孙菲;何丽华;王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芦沙坦及苯那普利对老龄前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老龄前期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苯那普利(10 mg·kg -1·d -1)及芦沙坦 (30 mg·kg -1·d -1)治疗组,治疗期为 3 个月,每月测压一次,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测定心肌肥厚指标、血中及心肌中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Ⅱ及MAPK.结果: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治疗后血压、心肌肥厚指标、血中及心肌中内皮素(ET)及MAPK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 01),芦沙坦组血中及心肌中AⅡ无下降.结论:AⅡ、ET及MAPK参与了SHR的血压升高及心肌肥厚的形成.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有抑制AⅡ、ET及MAPK的活性,从而达到降压及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作者:张丽萍;郑秋甫;何昆仑;曾强;范英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HLA-DM(DMA和DMB)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检测 96 例RA患者及 100 名正常人HLA-DM基因第三外显子多态性,并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筛选HLA-DRB*0405 阳性个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的DM等位基因均以DMA*0101 和DMB*0101 为主(分别为 86 5% 和 87 5%,及 85 0% 和 90 0%).DM各等位基因表型频率在R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LA-DRB1*0405阳性的R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DRB1*0405阳性率、RF滴度在DMB*0101组显著高于DMB*0102组(P值分别小于0 01和0 05).结论:DM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RA的易感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RA病情及活动性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的功能,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核心蛋白基因.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在HCV全长质粒pBRTM/HCV为膜板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克隆到pGEM-T 载体中,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CV核心蛋白基因酵母表达载体,Western 免疫印迹显示了HCV核心蛋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分子量 22 000 ku 左右.结论:HCV核心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作者:李克;王琳;成军;张玲霞;陆荫英;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病例例 1,女,46 岁.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 1 d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片示:右肺下叶可见 5 cm × 4 5 cm × 5 8 cm 不规则结节影,分叶状,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滑.术前诊断右肺癌可能性大.于 2001 年 7 月 12 日行右开胸探查术中见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近肺门处可见 5 cm× 5 cm × 6 cm 大小肿瘤,表面不光滑,周围无明显粘连,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均示肺硬化性血管瘤.例 2,女,38 岁.因乏力、消瘦 1 月,体检发现左肺阴影收入院.既往吸烟 20 年,每日 20 支.查体;右锁骨上可触及 2 cm × 1 cm 大小淋巴结,质韧,光滑,无压痛,其余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片:左上肺前段可见 2 cm × 2 cm 大小结节影.胸部CT:左肺上叶近纵隔旁可见 2 2 cm × 2 0 cm 大小球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未见明确分叶征及毛刺,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小斑片状钙化影.术前诊断:左上肺阴影,肺癌可能性大,不除外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先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示坏死性淋巴结炎.于 2001 年 7 月 26 日开胸探查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表面约 3 cm × 2 cm × 2 cm 大小,质地硬,与纵隔有粘连,完整剔除.
作者:毕建立;王桂洪;隗和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