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高占梅;宋扬;刘华;文昌隆;孙海洋

关键词: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和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 =4.91 (P <0.000 1)、RR(95% CI):1.20(1.12~ 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 <0.000 01)、RR(95%CI):1.28(1.17 ~ 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 <0.000 01)、RR(95%CI):1.30(1.19 ~ 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 =6.83(P <0.000 01)、RR(95% CI):1.19(1.13 ~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Powerlab在窦内压力控制中的应用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稳压反射,是机体维持动脉血压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1].该反射的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主要作用是通过感受血管内压力变化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并将其转变为可向中枢传递的电信号,即机电换能作用.然而,由于其结构细微、分散,研究比较困难.目前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过程的各个环节均不清楚.控制颈动脉窦窦内压并记录窦神经的压力依赖性放电是研究压力感受器机电换能机制的经典实验技术,精确控制窦内压力是其中的关键环节[2].本课题组早期利用电气比例调节阀建立了控制颈动脉窦压力的自动化装置,该装置需利用pclamp软件编辑刺激命令作用于电气比例调节阀以控制高压气源的压力输出,推动灌流液以实现窦内压力控制[2-3].然而使用pclamp软件编辑刺激命令存在方法复杂、易出错等缺点.目前许多实验操作系统都能完成多种形式的刺激输出,例如Powerlab labchart 5软件(澳大利亚,AD Instruments公司)可输出正弦式、台阶式、斜坡式等多种刺激,均适合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研究.为此,本课题组利用Powerlab labchart 5开发了调节电气比例调节阀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简便、可靠的窦内压力控制系统.

    作者:刘萍;张思韬;黄海霞;王伟;赵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期模型的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目前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期模型的研究进展.临床分期模型关注疾病的病程和进展,为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提供了创新的评估工具.回顾了各研究团队与临床实践指南对疾病各阶段的描述,以及各阶段的临床病程、主要特征、以及适应治疗方案.旨在提高各阶段的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从而阻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或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园园;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关系.方法 入选11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采用Endo-PAT2000无创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并根据RHI的数值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RHI正常组(RHI> 1.67) 63例和RHI异常组(RHI≤1.67)48例.并检测外周血常规、血生化,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计算NLR及脉压(pulse pressure,PP).结果 RHI异常组收缩压、脉压、中性粒细胞计数、RDW及NLR值明显高于RH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DW与收缩压(r=0.254,P=0.007)、脉压(r=0.366,P<0.01)呈正相关;NLR与收缩压(r=0.325,P<0.01)及脉压(r=0.235,P=0.013)呈正相关;RHI与收缩压(r=-0.300,P=0.001)及脉压(r=-0.311,P=0.001)呈负相关;NLR与RHI呈负相关(r=-0.35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与NLR及RDW呈正相关,收缩压越高,RDW及NLR越高,RDW、NLR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亚群;丁存涛;孙希鹏;李静;华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衰老心肌中热休克因子1的表达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衰老心肌中热休克因子(heat shock factor 1-HSF1)的表达与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4月龄、24月龄的C57 BL/6小鼠作为年轻鼠和衰老鼠,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线粒体形态学的改变.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衰老心肌及H9C2心肌细胞中ATP的含量,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分析衰老心肌及H9C2心肌细胞中ROS的变化,采用JC-1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脏组织及心肌细胞中HSF1的表达.结果 与年轻小鼠相比,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的形态异常;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下降(1.253±0.059 vs0.479±0.122,P=0.012),ROS的含量上升(10.853±0.096 vs1.550±0.233,P=0.025);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HSF1的表达增高(0.980±0.112 vs 1.979±0.175,P=0.013);衰老心肌中HSF1的表达与ATP的浓度呈负相关(r=-0.977,P=0.005),与ROS的含量呈正相关(r =0.934,P=0.020);过氧化氢(H2O2)刺激后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TP含量下降,ROS的含量上升,HSF1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衰老的心肌中损伤的线粒体功能与HSF1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吴林果;刘丹;武烨;马新亮;刘慧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叠综合征与肺血栓栓塞症发病率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 调查重叠综合征是否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率相关.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睡眠监测的1 939名患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且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5/h.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矫正年龄、体质量指数、AHI、睡眠平均氧饱和度(meanSaO2)、高血压、糖尿病后,重叠综合征患者比非重叠综合征患者发生PE的概率高(OR 3.78,95%CI 1.28 ~9.82,P=0.018).亚组分析显示,在男性患者中,重叠综合征与PE的发病高度相关(OR 5.16,95%CI1.21~36.01,P=0.025).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中,meanSaO2低于总体人群中位数(93%)与PE发病概率增加相关(OR 2.82,95%CI1.27 ~6.61,P=0.011).结论 重叠综合征与PE发病存在相关性,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关注治疗重叠综合征是否降低栓塞性疾病的风险.

    作者:谢江;李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使用抗CD40L抗体(克隆号:MR1)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利用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对比其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甲泼尼龙对小鼠术后移植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评估其对移植物术后损伤的影响及相应机制,为临床肺移植术后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 构建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以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受体小鼠.移植术后10 d,牺牲小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染色(抗髓过氧化物酶),观察各组移植左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移植物中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术后10 d,注射了环孢素/甲泼尼龙和抗CD40L抗体治疗的小鼠,移植左肺外观体积增大;病理结果显示抗CD40L抗体治疗组较环孢素/甲泼尼龙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和OB现象得到有效缓解(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1);抗CD40L抗体治疗组移植物中IL-17A mRNA表达水平,较环孢素/甲泼尼龙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利用抗CD40L抗体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能够有效保护移植物细支气管上皮,缓解小鼠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和OB反应以及小气道损伤,且效果优于传统抑制剂环孢素/甲泼尼龙.

    作者:陈荣卷;陈其瑞;许江南;丁跃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 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朱虹;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除夕夜的光明卫士——记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和小儿眼底科卢海教授

    1 眼科门诊的超萌大叔作为一名眼外伤与小儿眼底科主任,卢海教授每日承担着繁重的临床与教学任务.“孩子是上帝带给人间好的礼物”,所以卢海教授很少因为畏难而拒绝患者与家属,而是鼓励家长一起积极治疗.每次出门诊时,他都会准备一些玩具,常常在与孩童玩耍的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复杂的眼科检查.每当门诊助手在问诊,因那些不听话的孩子而挠头,卢海教授总会指导道:“在与患儿交谈时,应以两种口吻讲话:一种是父母的口吻,这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另外一种是小朋友的口吻,这样更有亲和力.小儿眼底疾病需要一个长期随访的过程,因此每一次的就诊经历都应该是一次美好的回忆,不能让它在患儿心里留有阴影.”

    作者:李松峰;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齐拉西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54名受试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或氟哌啶醇单药治疗.分别在基线、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进行症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及认知功能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齐拉西酮组患者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实验的错误数上第12周、第16周的表现较基线明显减少(P<0.05);持续错误数的表现在第16周较基线明显减少(P<0.05),持续性操作实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的反应时间和数字广度的得分上齐拉西酮组第12周、第16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哌啶醇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量表分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7.10,P=0.00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F=24.01,P=0.000),并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9,P=0.000),而氟哌啶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氟哌啶醇组未见改善作用,两者对患者精神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朱虹;职利花;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图论的戈谢病患儿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分析

    目的 研究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患儿静息态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6例临床确诊为GD的患儿和16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儿童.所有受试者均采集3D-T1结构数据及静息态脑功能数据,利用图论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查,发生显著变化的拓扑属性与临床参数(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患儿组的全局拓扑属性没有显著性变化;右侧额中回节点度显著性降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眶额回、左侧顶上回/顶下回/楔前叶/角回节点效率显著性降低,这些脑区均位于执行控制网络;丢失2个核心节点,即楔前叶、左侧丘脑,新出现3个核心节点,即右侧角回/枕中回、右侧丘脑/尾状核/壳、右顶下小叶.这些脑区的拓扑属性与临床参数间未发现显著性相关.结论 GD患儿全局拓扑属性保持稳定,执行控制网络的部分脑区节点功能下降,部分核心节点发生自适应性再分布,该研究可为GD患儿脑功能损伤提供神经影像学证据.

    作者:张苗;汪胜佩;胡迪;康惠颖;何晖光;彭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弥散峰度成像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探索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理.方法 对19例OSAS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使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Discovery MR750 3.0T 磁共振仪进行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扫描,采用FSL软件对两组被试者进行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学(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和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患儿在右侧内囊前肢、右侧丘脑辐射、穹窿、胼胝体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下降,在左后放射冠、右上纵行纤维束、右侧外囊、右侧内囊前肢、胼胝体压部峰度部分各向异性(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值下降.右侧内囊前肢、左顶叶的KFA值与低血样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呈正相关,胼胝体压部、右后放射冠、左侧中央后回、左前顶叶DKI参数值FA、KFA与血氧饱和度<90%所占比例、低通气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OSAS患者在多个脑区KFA值存在异常,且与缺氧存在关系,可能是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

    作者:李文风;文宏伟;刘玥;彭芸;程华;李宏彬;邰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自知力与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关系

    目的 应用连续闪烁抑制实验范式,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10th Revision,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测查,并对患者的自知力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症状认识得分、过去症状认识得分、目前症状归因得分和过去症状归因得分与自我面孔的反应时间比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9、0.473、0.393、0.381,P均<0.05).结论 自知力越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意识状态下能更快的识别自己的面孔.

    作者:徐园园;周菘;朱虹;耿海燕;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低频振幅分析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应用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50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均进行fMRI检查,采取ALFF后处理方法,比较MCI与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和左侧岛叶ALFF减弱.未检测出ALFF增强的区域.结论 MCI患者静息态fMRI显示海马旁回等脑区活动强度减弱.

    作者:樊响;杨延辉;贾秀琴;卢洁;李坤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106例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106例老年患者,与同期132例非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学诊断的差异.结果 106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3±4.7)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这与非老年人慢性胰腺炎以乙醇中毒为首要病因不同.老年人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64.15%)和腹胀(33.96%)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腹胀发生率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相比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胰腺炎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的合并症相似.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超,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对两组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池添雨;张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弥散及动态增强多参数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2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6±11.60)岁,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常规磁共振扫描(T1WI、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32例患者扫描的磁共振图像,包括病变位置、DWI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病变强化形态及特点、动态增强曲线类型,计算信号增强比率(signal enhancement ratio,SE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ER值的鉴别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变主要发生在外上象限,共16例(50%),其次发生在内上象限,共7例(21.9%),乳头后方5例(15.6%),内下及外下象限3例(9.4%),不同区域多发1例(3.1%).23例DWI信号升高,不均匀或环样升高7例,轻度升高2例.ADC值平均(0.910±0.231)×10-3mm2/s,与患者对侧乳腺组织比较显著减低(P <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D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the curve,AUC)为0.92,佳诊断界值1.178×10-3mm2/s,灵敏度81.3%,特异度90.6%.30例为肿块或结节样强化,可见分叶或毛刺征,2例为非肿块样强化.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向心性强化或多发小环状强化30例,中心强化1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增强曲线表现为流出型26例,平台型5例,渐进型1例.ROC曲线分析显示SER值的AUC为0.912,佳诊断界值0.857,灵敏度96.8%,特异度83.9%.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灶多发生在两上象限,以结节或肿块型为主,多见分叶及毛刺,DWI信号不同程度增高,ADC值减低,病灶早期强化明显,强化以边缘或多发小环形强化为主要特点.增强曲线以流出型多见,SER值显著增高,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彭楠;刘慧敏;王伟新;刘明;王志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类型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据TESS评分,将住院治疗过程中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较重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等效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轻的114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不同体质总体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8,P<0.05);血瘀质、气郁质在研究组中的分布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x2=4.56、4.24,P<0.05);血瘀质、气郁质与TESS总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25、0.29,P<0.01);血瘀质与TESS心血管系统分量表得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1);气郁质与TESS自主神经系统分量表得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 =0.214,P<0.05).结论 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血瘀质、气郁质两种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血瘀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气郁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作者:于迎;庄红艳;尹冬青;杜渐;杨静;贾竑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为老年ITP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原发ITP患者,其中发病年龄≥60岁定义为老年ITP,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对于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7例成人ITP患者中,年龄≥60岁的老年ITP有4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8.17±6.47)岁,男∶女性别比为1∶1,其中新诊断的ITP 30例(62.5%),持续性ITP 6例(12.5%),慢性ITP 12例(25%).分别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有效患者40例,有效率为83%;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0.5 ~40.0个月),复发患者12例,复发率为30%,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0.5~14.0个月).老年ITP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率(54.2%)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3.3%)(P<0.05),出血评分≥2分者比例占77.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血评分≥2分者占49.6%)(P<0.05).预后方面显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减低为影响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ITP患者出血评分更高,且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早期积极预防脑出血、重要脏器出血等合并症的发生.老年ITP更易合并ANA抗体阳性,提示应注意排查继发结缔组织病及其他潜在恶性疾病可能.NK细胞比例减低为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玙;王梅芳;程芳芳;申星;赵丽东;杨林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iR-29s通过下调大麻素受体1抑制ACEA促J774A.1细胞迁移的活性

    目的 研究miR-29a-3 p、miR-29b-3p和miR-29c-3p是否可以影响J774A.1细胞中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的表达以及其迁移功能.方法 RT-qPCR法检测CB1 mRNA表达;Boyden chamber法检测J774A.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证明了在J774A.1细胞里,CB1的激动剂ACEA(Arachidonyl-2’-chloroethylamide)可以上调CB1 mRNA的表达,而分别转染了miR-29a-3p、miR-29b-3p和miR-29c-3p的mimics后可以抑制这一过程;同时对J774A.1细胞转染miR-29a-3p、miR-29b-3p和miR-29c-3p的mimics可以阻碍ACEA诱导的J774A.1细胞的迁移.结论 miR-29s通过下调CB1的表达抑制了ACEA促J774A.1细胞迁移的活性.

    作者:段向辉;常娜;李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和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 =4.91 (P <0.000 1)、RR(95% CI):1.20(1.12~ 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 <0.000 01)、RR(95%CI):1.28(1.17 ~ 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 <0.000 01)、RR(95%CI):1.30(1.19 ~ 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 =6.83(P <0.000 01)、RR(95% CI):1.19(1.13 ~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高占梅;宋扬;刘华;文昌隆;孙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15 ~60 mA),B组(30例)扫描方案为120 kV、ATCM(50~600 mA);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结构、肿瘤形态、冰球形态)、辐射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肿瘤CT值、图像噪声SD值.结果 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的辐射剂量指数下降80.90%;氩氦刀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的CT值、图像噪声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纹理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B组评分优于A组;其余两组间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应用低剂量扫描不影响术中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对冷冻效果的评估,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作者:李胜鳌;李琦;曹春婕;董洪瑜;李杰;张秋奂;王京源;华海琴;王志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