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群;王鹏;杨春霞;谷丽
目的 研究花生四烯酸酯1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5-1ipoxygenase,ALOX15)在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及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sinophil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中表达,并研究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所有标本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标本库中获得,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ALOX15表达与蛋白定位.比较激素治疗前ECRSwNP、nonECRSwNP及健康对照组中ALOX15 mRNA表达水平、蛋白定位及表达,并比较同一病人激素治疗前后mRNA及蛋白表达分布差异.结果 ECRSwNP组中ALOX15 mRNA及蛋白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onECRSw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0).健康对照组、nonECRSwN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94,P =0.550).ALOX15蛋白表达于上皮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ECRSwNP组激素治疗前后ALOX15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4).结论 ALOX15在ECRSwNP中表达显著高于nonECRSwNP及健康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1周能抑制其表达.
作者:闫冰;王阳;范尔钟;李颖;齐思涵;楚晓晗;王成硕;张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在成人烟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高压氧科收治的成人烟雾病病人,分析其临床资料,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功能变化,治疗期间新发脑血管事件以及随访90 d的预后.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预后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 共纳入13例成人烟雾病病人,其中缺血型8例,出血型5例,缺血型中4例累及双侧大脑半球,4例累及一侧半球,5例此次发病接受了颅内血运重建手术,4例术后出现新发脑梗死.出血型中3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脑内出血破入脑室,全部病人接受血肿清除和(或)脑室穿刺术.HBOT前所有病人神经功能均严重受损,HBOT次数少5次,多40次,HBOT后12例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1例,2例治疗期间出现新发脑梗死,90 d预后良好10例(mRS≤3分).结论 HBOT有效减轻成人烟雾病术后的临床症状和改善其90 d预后,治疗期间不明显增加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泳;李海东;刘洁;高亚利;陆敏杰;张潇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冷冻电镜技术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结构方面”的贡献.
作者:杨慧;李慎涛;薛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BAFF)对调节性T细胞(Tregs)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影响,验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BAFF对免疫反应的双向调节机制.方法 磁珠分选狼疮模型鼠Tregs,经BAFF刺激后采用q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分泌IL-35浓度.比较正常对照鼠、狼疮模型鼠及经尾静脉注射抗BAFF蛋白后狼疮模型鼠脾脏Tregs频率及分泌IL-35情况.结果 BAFF能够有效促进Tregs分泌IL-35.相对于正常对照鼠,狼疮模型鼠(血清中BAFF升高)脾脏Tregs分泌较高浓度的IL-35,而中和其循环中BAFF后,Tregs分泌IL-35减少.结论 在SLE发病机制中,BAFF不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还能够通过促进Tregs细胞分泌IL-35发挥负向免疫调节效应.
作者:张亚敏;王瑞云;李军;陶娟;涂亚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蜂胶水溶液对牙周主要致病菌的杀灭作用及对污染种植体表面消毒清洁作用.方法 使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蜂胶水溶液,分别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及成熟菌斑膜.采用菌落计数法和计算平均杀菌率来检测杀菌效果.将形成牙龈卟啉单胞菌菌膜的钛片置于各处理组中,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黏附细菌的形貌变化.结果 肉眼可见随着蜂胶水溶液浓度的升高,其菌落数量逐渐降低.菌落计数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蜂胶水溶液处理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浓度的蜂胶水溶液平均杀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5 g/L的蜂胶水溶液平均杀菌率接近50%,3.75 g/L的平均杀菌率达到了60%以上,7.5 g/L的平均杀菌率达到了90%以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蜂胶水溶液处理前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部分菌体细胞完整性受到了破坏.结论 蜂胶水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以作为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作者:杨宇;周璿;王陈保;王左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疾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IL-12、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疾病发作期AD病人79例,其中经治疗皮损缓解的AD病人(缓解组)40例,未缓解的AD病人(未缓解组)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L-10、IL-12、IL-13、IFN-γ、TGF-β的浓度.结果 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4、IL-12、IL-13、IFN-y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10、TGF-β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4、IL-10、IL-12、IL-13、IFN-γ、TGF-β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病情缓解时血清中IL-4、IL-13表达显著下调,IFN-γ和IL-12表达显著升高.
作者:李妍;徐薇;程海艳;孙晓丽;李邻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病因复杂,进展隐匿,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表现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终导致病人右心衰竭而死亡.右心室压力不仅能够反映肺血管阻力的变化而且对疾病预后有重要的提示作用[1].
作者:孙瀚洋;齐先梅;王奇政;李丽娟;张知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脊髓相关性疼痛疾病是指临床出现的以麻木,疼痛及机体感觉,运动功能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与脊髓损伤相关的疾病,这种疾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相对棘手[1],以往多采取静脉大剂量冲击地塞米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见效较慢,同时由于应用大剂量激素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改变激素应用途径,减少激素用量对脊髓相关性疾病治疗效果做一简述,以期对脊髓相关性疾病治疗提供稳定的远期疗效提供线索.
作者:赖光辉;张达谦;秦红军;杨惠婕;倪家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拉斯克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基础医学奖授予瑞士巴塞尔大学的Michael N.Hall教授,以表彰他发现了营养活化的西罗莫司靶蛋白(target ofrapamycin,TOR)及其在细胞生长代谢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Douglas R.Lowy教授和John T.Schiller教授,以表彰他们为预防宫颈癌及其他肿瘤而开发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公共服务奖授予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以表彰该机构在过去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为数百万妇女提供必需的健康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
作者:巫剑红;卢丹;张婷;代荫梅;王晓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总结侵袭性沙门菌属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沙门菌属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23例成人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23例病人中位年龄62(19,83)岁,男女比例为17:6,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的有18例(78.26%).12例形成肠外局部感染病人的中位年龄为67.5岁,其中91.67%合并基础病,4例为感染性动脉瘤.临床表现:高热(T≥39℃)者20例(86.96%),寒战者21例(91.3%),腹泻7例(30.43%),全血白细胞中位数9.22(2.53,26.33)×109/L,白细胞< 10×109/L者13例(56.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05者18例(78.26%).住院病人中19例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2例转院治疗,死亡2例.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敏感性较其他6种抗生素低(分别为37.5%和34.7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环丙沙星中介的占到56.25%(9/16).结论 侵袭性沙门菌感染好发于中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者,临床表现为多种疾病形式,多有寒战高热,少有腹泻,超半数全血白细胞不升高且大部分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时要警惕感染性动脉瘤的形成.选择抗生素时避免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可以考虑三代头孢及左氧氟沙星.
作者:郭益群;王鹏;杨春霞;谷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早幼粒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aemia,PML)、p5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银屑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并评估上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25例银屑病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qRT-PCR和流式细胞学分别检测PML、p53、bcl-2和bax在外周学淋巴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PML与上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银屑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ML和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bax的mRNA表达下降但蛋白表达增加.PML蛋白表达与p53、bcl-2以及bax蛋白表达呈相关性.结论 PML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过程.
作者:彭世光;李娜;蓝祖连;李莉;何焱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可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后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AR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北京地区2 598例具有AR典型症状的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比较不同病人变应原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①在2 598例可疑过敏性鼻炎受试者中,有2 292例(88.2%)病人至少对一种变应原有临床意义上的阳性.②在AR病人中,SPT检测阳性率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43.1%)、屋尘螨(37.6%)、德国小蠊(32.6%)、艾蒿(26.6%).就诊病人中女性居多,但SPT检测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PT检测阳性受试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18.0%)、双重变应原阳性(22.6%)、三重变应原阳性(19.4%)占多数,未成年病人单一变应原阳性率较低.④AR就诊人数在4~6月和8~9月迎来两个高峰.⑤在单一变应原阳性病人中,德国小蠊阳性检出率(31.6%)远大于其他变应原.⑥粉尘螨、屋尘螨在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艾蒿是北京地区AR病人的主要变应原,变应原存在年龄及时间差异.
作者:马思远;娄鸿飞;王成硕;张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 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x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 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 CI:1.392 ~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 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 * 08:03-DQB1*06:01(19% vs 4.8%,P校正=0.007,OR=4.232,95% 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作者:赵延明;王成硕;赵亚丽;张媛;张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对照,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功能影响并比较DC对上述刺激的反应差异.方法 体外培养DC2.4细胞,分别加入20 ng/mL TNF-α和100 nmol AngⅡ诱导DC细胞成熟.用MTT、流式细胞仪、Transwell、混合淋巴细胞反应、FITC-Dxtra内吞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上述细胞的增生、分化成熟、迁徙、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内吞和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等方面能力.结果 与TNF-α相比,AngⅡ可以同等程度抑制DC的增生;可以诱导DC成熟标志表达,其能力弱于TNF-α;可以促进DC的迁徙,能力略弱于TNF-α;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吞噬能力,其能力弱于TNF-α;促进相关细胞因子IL-6、IFN-γ分泌,与TNF-α作用基本一致;刺激淋巴细胞增生能力增强,其能力弱于TNF-α.结论 Ang Ⅱ具有和TNF-α相近的能力,对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起着正向调节的作用.
作者:陈晨;孟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不同给药方法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效果.方法 L-精氨酸溶液以不同pH值、不同剂量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后2、4、12、24 h统计小鼠病死率,采集小鼠血浆以淀粉-碘比色法检测淀粉酶活性,取胰腺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结果 pH值为11高剂量组小鼠2h病死率100%,其余各组各时间点小鼠均存活.3个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淀粉酶活性、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之间比较,pH值为7高剂量组胰腺及肺组织损伤重.结论 L-精氨酸溶液的pH值及给药剂量对胰腺损伤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L-精氨酸溶液pH值为7按4g/kg的剂量间隔1h连续2次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组织损伤重,且小鼠存活率高.
作者:肖鲁瑶;张杰;郑帅;梅少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大动脉僵硬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582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来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84名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一般资料收集、颈动脉超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收缩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都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单侧斑块检出率为47.59%,对照组为14.22%,观察组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33.85%,对照组为5.47%,单、双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型糖尿病病人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收缩压、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RP是影响大动脉僵硬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颈动脉更易生长斑块,且大动脉弹性明显减退,影响其僵硬度的因素有年龄、收缩压、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CRP等.应在治疗中严格控制多重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君玓;商广芸;何为;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9 013例输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输血的病人9 013例,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查不规则抗体,并进行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分布及不同科室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另外分析性别及输血/妊娠史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9 013例输血者的血液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63% (57/9 013),主要为Rh型,占42.11% (24/57);其次为MNS型,占24.56%(14/57);其他类型及所占比例分别为Lewis系统(10.53%)、Kidd系统(8.77%).P系统(5.26%)及其他(8.77%).外科输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06%(14/1 321),高于其他科室的0.59% (43/7 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输血者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94% (30/3 187),明显高于男性病人的0.46% (27/5 8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妊娠史输血者的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85% (34/3 986),显著高于无输血/妊娠史输血者的0.46%(23/5 027)(P<0.05).结论 输血前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筛查呈阳性病人提供适合的血型,从而降低临床免疫溶血事件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有效性.
作者:吴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张罗教授祖籍浙江温州,出生于北京.1993年,张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重点科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选中,成为一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1995年,他考取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正式师从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后以出色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免试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作者:赵之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引起多器官错构瘤.60%的病人伴面部血管纤维瘤,严重时可致毁容.口服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如西罗莫司可治疗结节性硬化相关症状,提出外用西罗莫司治疗面部血管纤维瘤效果较好,本文就西罗莫司的作用机制、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作者:王杰颖;朱威;连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过敏性鼻炎是鼻部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临床表现和遗传基础具有交叉重叠.本研究拟对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和哮喘相关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进行分析,检测其和中国过敏性鼻炎病人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02例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病人,以及416例正常对照,所有个体均为中国汉族.从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等位基因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正常对照在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P=0.0039,Pcorrected=0.001 6).基因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共显性模型(PA/C vs A/A=0.000,ORA/C vs A/A=0.546,95% CI:0.389 ~0.766)和显性模型(PA/C+C/C vs A/A=0.001,ORA/c+C/C vs A/A =0.575,95% CI:0.418 ~0.790)分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提示和哮喘相关基因IL-6R的rs2228145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关,可降低其发病的风险.
作者:赵亚丽;张媛;王成硕;张罗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