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玲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再灌注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梗死部位心肌组织微循环血流的作用.方法 103例接受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的AMI患者(Killip Ⅰ-Ⅲ),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的丹参和西洋参制剂,对照组(52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观察2组在治疗3个月后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至68.40%±10.01%,正常心肌百分比(NCMP)增至89.61%±12.00%,A值显著改善的室壁节段数(NA)增至11.53±3.16,组间比较,治疗组LVEF、NCMP、N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组LVEF值较治疗前增加显著(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治疗组LVEF值与NA值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以有效改善A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对心肌收缩储备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仇盛蕾;金玫;朱天刚;权欣;梁燕;史大卓;李永强;易京红;刘红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对于子痫前期孕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亚硝酸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125 mg·(kg·d)-1建立大鼠子痫前期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大、小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治疗组分别给予6 mg·(kg·d)-1或3 mg·(kg·d)-1灌胃,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另设一健康大鼠对照组即D组.测量孕鼠尾动脉收缩压、蛋白尿浓度、肾功能、胎盘质量、仔鼠体长、体质量及肝、脑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多甙治疗组的尿蛋白明显降低,胎盘质量、仔鼠体长及体质量增加,仔鼠死亡率明显降低.3组之间畸形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以显著降低子痫前期孕鼠的蛋白尿水平,增加胎盘质量、仔鼠体长及体质量,降低死胎率,而未增加仔鼠的畸形率.
作者:高小平;翟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携带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确定其对INS-1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肾脏组织中扩增出ACE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ACE2基因定向克隆到穿梭质粒载体pShuttle-GFP-CMV,经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xsi载体同源重组后得到携带大鼠AC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xsi-GFP-CMV-ACE2),采用PCR的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和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方法测定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体外转染INS-1细胞,绿色荧光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CE2蛋白的表达.结果 克隆得到大鼠ACE2基因,经PCR鉴定和测序证实结果正确,成功构建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并能高效感染INS-1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ACE2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深入研究ACE2基因在胰岛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作者:方红娟;杨金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脂质体介导法和裸质粒直接转染法导入CYP2J3基因表达的效率.方法 将CYP2J3真核表达质粒导入原代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YP2J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CYP2J3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11,12-EET含量.实验分为裸质粒转染组(2J3)、脂质体介导转染组(L2J3)和对照组,转染后24 h和48 h收集细胞.结果 转染后24 h,2个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2J3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J3组蛋白含量较L2J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11,12-EET含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后48 h 2个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较24 h时弱,但仍较对照组高,脂质体转染组较裸质粒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增强;2J3组及L2J3组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转染组培养液中11,12-EET浓度较对照组高,脂质体转染组表达高于裸质粒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裸质粒直接转染能成功导入CYP2J3基因并表达产物.
作者:常静;曾翔俊;王红霞;穆晶;刘琨;王瑛;李珊珊;张立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药物和敏感的监测方法.方法 选择40~7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82例,分为罗格列酮钠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1例.均强化控制血糖治疗,随访1年.研究前及6个月、12个月检测体质量指数、血压、临床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每月访视1次,监测血压、血糖;3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P1波振幅12个月时2组各环均明显改善,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罗格列酮钠组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观察前后及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钠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更敏感.
作者:李红兵;杨金奎;李毅斌;石敬;冯建萍;潘素芳;王光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和特点.方法 回顾和总结10所综合性医院450例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并将其与同期住院的152例非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前3位死因老年组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衰竭,非老年组为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组间死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肿瘤及感染的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男性死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老年组女性死因以脑、心血管病变及肾衰竭等慢性合并症为主,非老年组女性以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重视对绝经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保护脏器功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积极防治感染,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娟;潘焕峰;葛焕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联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 与基因芯片技术在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取大鼠L4、L5、L6节段脊髓背根神经节,用LCM技术获取神经细胞,提取总RNA,甲醛变性凝胶电泳鉴定RNA质量,检测纯度和产量,并以实时RT-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总RNA的完整性较好,经单轮T7线性扩增后得到足量的 aRNA,可用于实时RT-PCR研究和进一步基因芯片杂交实验.结论 结合有效的RNA保护方法和线性扩增,LCM可以分离出纯净的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满足下游基因芯片研究的要求.
作者:徐敏;贾建平;耿志伟;宋珏娴;吴忧;李浩;刘璐;刘芳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nt,IBS-D)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107例IBS-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疏肝健脾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分别予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方及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随访3个月.重点观察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①治疗4周结束后,疏肝健脾组西医症状总有效率为90.6%,匹维溴胺组为70.4%,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改善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方面疏肝健脾组明显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治疗结束第1个月及第3月随访,疏肝健脾组在西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疏肝健脾组治疗4周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可持续至随访的3个月,疗效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应用疏肝健脾法随证加减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近期和中期疗效,能够较持久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声生;许文君;陈贞;陈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改变以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hs-CRP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脂水平.同时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发病12 h之内、24 h、48 h、72 h时和7 d的hs-CRP检测,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6.26±5.60 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3.52±4.34 m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 h(13.05±3.89)mg/L或72 h(13.04±3.98)mg/L的hs-CRP水平较发病12 h内(5.34±5.45)mg/L明显增高.结论 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8 h或72 h的hs-CRP较发病12 h内更能反映急性冠脉事件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敬;华琦;徐东;谭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抽签法随机抽取ⅡB~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将入选患者严格按照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气虚血瘀证组(41例)和非气虚血瘀证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内皮抑素含量.结果 气虚血瘀证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表达均高于非气虚血瘀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微观辨证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患者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更大的转移风险.
作者:罗晓琴;杨国旺;徐咏梅;唐勇;王笑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白芍总甙胶囊(MTX+LEF)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MTX+SSZ+HCQ)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180例给予 MTX+LEF治疗,170例给予MTX+SSZ+HCQ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12 周后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2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2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MTX+LEF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MTX+SSZ+HCQ组.治疗12周后,MTX+LEF组对ESR、RF的改善与MTX+SSZ+HCQ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总体疗效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MTX+LEF组疗效优于MTX+SSZ+HCQ组,但治疗后 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组联合用药方案均安全有效,但MTX+LEF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起效快.
作者:陈乐天;段婷;宋淑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基于我国具有数量庞大的脆弱人口和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网络比较薄弱的国情,为确保在疫情大流行时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与稳定,我国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策略包括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继续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机制的建设,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重视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手段,提高国民的文明素养和健康素养,重视信息沟通.
作者:李星明;黄建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结肠功能紊乱与结肠电-机械活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胃肠调节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制备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用左旋多巴(levodopa)处理正常大鼠和模型鼠,记录其结肠电-机械活动,观察PD和左旋多巴对结肠电-机械活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肌间神经丛n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定量检测TH在结肠肌间神经丛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PD组大鼠模型的结肠慢波峰值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均振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旋多巴组结肠慢波峰值频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峰值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左旋多巴组运动峰值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均振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D组和PD+左旋多巴组结肠肌间神经丛表达nNOS的神经元个数明显增加(P<0.05),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5)各组结肠黏膜下神经丛VIP未发现有异常改变.6)PD组TH染色阳性的神经元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NO能神经元可能参与PD结肠活动的抑制过程,而VIP能神经元可能并未参与PD结肠活动的调节.PD还可能造成胃肠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陷,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对于PD结肠功能障碍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伟;张丽娟;李燕;黄海霞;刘萍;曲瑞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透明质酸(HA)片段是否促进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探讨HA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胶原收缩和降解的影响,初步研究HA与肺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受体途径.方法 1)取人胚胎肺组织块进行肺成纤维细胞培养;2)实验分为5组:CD44抗体组(C组)、整合素β1(Integral β1)抗体组(B组)、IgG1对照抗体组(I组)、HA组(H组)和蒸馏水对照组(M组);3)肺成纤维细胞分别与CD44抗体、Integral β1抗体或IgG1抗体孵育30 min;4)将细胞悬液与胶原溶液、透明质酸溶液(200 000、0.1 g/L)混匀,共同孵育,待形成凝胶后将凝胶漂浮于培养液中,连续培养72 h;5)每24 h记录凝胶面积,留取第1个24 h的培养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s,72 h后收集凝胶,应用分光光度测定法进行羟脯氨酸检测;6)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肺成纤维细胞透明质酸CD44受体.结果 1) 5个组的凝胶面积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小,C组和B组的凝胶面积在各个时间点与I组和H组比较都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以C组和M组高,2组与B组、I组及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成纤维细胞C组和B组MMP-9的水平明显低于H组和I组(P<0.05),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MMP-1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H组和I组(P<0.05),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A可促进肺成纤维细胞CD44受体的表达,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000的片段作用强.结论 HA对人肺成纤维细胞MMPs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加剧了胶原凝胶的收缩和降解,这种作用可被CD44抗体所抑制,也可被Integrin β1抗体部分抑制.
作者:杨汀;王辰;庞宝森;代华平;何培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中血压组分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针对2005年北京市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样本,选用居民和社区两个水平拟合两水平Logistic模型,从而对代谢综合征中血压组分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影响血压组分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中心型肥胖、零食、食用油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结论 采用两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比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更准确.
作者:宋青;刘韫宁;郭秀花;王玮;闫宇翔;杨兴华;张普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 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68例,占总检测人数17.0% .68例中高危型HPV感染者42例,占61.8%;低危型HPV感染者15例,占22.1%;高低危混合HPV感染者11例,占16.1%.阳性患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占23.5%;其次为66型,占8.8%;低危型以43和11型为主,分别占13.2%和8.8%.在各年龄组中,20~34岁妇女HPV感染率高,为18.2%,≤19岁、≥35岁患者的HPV感染率依次为15.4%和12.7%,受检者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体检女性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尤其是高危型.对体检女性进行HPV DNA检测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作者:伍星蓉;朱威;张海萍;连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人源性Notch1跨膜段(notch1 transmembrane domain,NTM)真核表达载体pcDNA3-NTM,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中获得编码Notch1跨膜段的cDNA,定向克隆至C端带flag蛋白标签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Notch1跨膜区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NTM,将其转染HeLa细胞48 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到细胞内Notch1跨膜段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NTM,为研究Notch信号的活化机制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凯举;余和芬;张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磷条件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否发生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电镜下的微观表现.方法 应用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高磷组.在培养的10 d内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钙含量,应用电镜观察细胞的微观变化.结果 对照组细胞VSMCs钙含量在10 d内无明显增加,高磷组VSMCs钙含量在培养第8天后明显增加,与换液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细胞电镜下第10天VSMCs细胞外基质中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高磷组还可见高密度电子致密物呈颗粒状沿胶原纤维沉积.结论 高磷条件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细胞钙含量增加.电镜下高密度电子致密物呈颗粒状并沿胶原纤维沉积.
作者:王英;王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凉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模拟银屑病病理状态的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阐明凉血解毒类中药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Jurkat E6-1 T淋巴细胞株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的凉血活血胶囊药物粉末灌服大鼠,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预先与细胞孵育3 h,用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phorbol 12,13-dibutyrate,PDB)活化T淋巴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对活化及正常的T淋巴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药物对T淋巴细胞所释放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3种剂量的凉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均可使活化的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且排除药物毒性作用.不同剂量的药物均可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药物均可抑制T细胞分泌TNF-α.结论 临床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常用有效方剂凉血解毒方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者:刘欣;李萍;赵京霞;梁代英;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N1-核糖肌苷衍生物的合成反应.方法 用丙叉保护肌苷2′,3′-OH,单甲氧基三苯甲基保护5′-OH,在碳酸钾、18-冠醚-6作用下与2,3,5-O-三苄基-1-溴代核糖反应.结果 反应得到N1-核糖肌苷衍生物.结论 用酰基做保护基易发生酰基重排反应,改用丙叉保护肌苷2′,3′-OH,再用单甲氧基三苯甲基保护5′-OH与2,3,5-O-三苄基-1-溴代核糖在碳酸钾18-冠醚-6作用下得到目的 物N1-(2,3,5-O-三苄基-D-核糖)-2′,3′-O-异亚丙基-5′-O-单甲氧基三苯甲基肌苷.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