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田宝鹏;陈雯辉;潘海涛;吕松岑

关键词:脑外伤, 骨折愈合, IGF-Ⅰ, PDGF,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 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8只,B、C、D组各4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1 d、4 d、1周、2周、3周和4周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中IGF-Ⅰ和PDGF浓度.结果 实验期间C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无明显变化,围绕A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水平上下波动,B组和D组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两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d时,B组和D组IGF-Ⅰ的血清浓度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1),4 d时达到峰值,B、D两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和2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周和4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基本降至A组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 d至1周时间段内,各时间点B组、C组和D组PDGF的血清浓度均较A组降低,以D组降低为明显,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B组和C组与A组相比降低(P<0.01),在2周和4周时间点上,B组和C组PDGF的血清浓度基本回升至A组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Ⅰ和PDGF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且两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与脑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将2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有无侧支代偿分为2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4例有侧支代偿,13例无侧支代偿.1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中7例有侧支代偿,3例无侧支代偿.当大脑中动脉受阻时,侧支代偿多见于血管闭塞患者,而无侧支代偿多见于动脉狭窄患者(χ2=5.632,P=0.018).2组患者额、颞、顶、枕叶及基底节的血流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丘脑的血流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3,P=0.025).结论 当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脑灌注损伤与血管狭窄程度表现不一致,联合应用2种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灌注方法可对MCA受阻有全面认识.

    作者:何洁;吉训明;张人玲;翟勇;关乐;许英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8F-FDG代谢显像综合评价对肺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目的 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断层显像(DHTC)和综合分析方法对肺占位性病变定性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76例X线胸片显示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18F-FDG DHTC显像,依据病变内FDG摄取状态、靶/非靶比值(T/NT)和综合分析方法诊断肺占位病变的性质,所有结果均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受试的176例患者中有138例肺内占位病变呈放射性异常增高或浓聚,T/NT值为2.1~18.0,综合分析方法诊断有132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129例为恶性病变,9例为良性病变;176例患者中有38例肺内占位病变呈一般放射性分布,T/NT值为1.0~1.85,综合分析方法诊断有23例为良性病变,15例为恶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22例为良性病变,16例为恶性病变.单纯根据病灶内放射性浓聚程度和T/NT比值与结合综合分析方法诊断肺内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96%、70.97%、85.80%和96.55%、77.42%、93.18%.结论 18F-FDG DHTC显像综合分析方法可明显提高肺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对肺内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蒨;丁健;米宏志;陆遥;田文剑;柏江;赵健冬;郭芳;焦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 D-gal 100 mg·Kg-1·d-1,连续40 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性对照组).给药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训练,24 h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以及M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M受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0.01).模型组chAT和AchE活性也有轻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川芎嗪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海马chAT活性(P<0.01)和AchE活性(P<0.05),上调M受体数目(P<0.005).结论 川芎嗪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

    作者:张春;王世真;王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剂量HBO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评估2种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塞模型为对象,以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容积测定为疗效评估指标,以缺血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和NO(一氧化氮)水平变化为氧化应激观察指标,对持续9 h和18 h 2种HBO方案超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4 h至5 d的疗效及18 h至5 d不同时间点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① HBO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5 d时梗死容积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 9 h HBO组疗效优于18 h HBO组疗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18 h HBO组18 h和48 h时SO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④ HBO组各时间点缺血脑组织MDA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水平,尤以18 h为著(P<0.05);⑤ HBO组缺血脑组织18 h和48 h时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其中,18 h组18 h时缺血脑组织NO含量显著高于9 h组(P<0.05),5 d时3组NO含量基本持平.结论 ①持续9 h和18 h HBO超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梗死容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② HBO超早期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剂量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剂量可能会加重过氧化损伤.

    作者:薛连璧;王拥军;于秋红;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证明核医学的价值

    2007年诺贝尔奖揭晓,评委会将2007年医学或生理学奖颁给了3位英美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此次颁奖再一次证明了学术界热议多年的分子医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人类的生活.

    作者:田嘉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自动合成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及临床前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全自动合成肿瘤乏氧显像剂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18F-FMISO)的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模块,在密闭体系下4~6 mg前体与F-18离子在110 ℃反应300 s,1 mol/L HCl 120 ℃下水解180 s,经柱色层纯化得18F-FMISO.检测正常小鼠、荷瘤鼠的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结果 采用FDG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MISO,合成效率为67%,时间为25 min,放化纯度>99%,体外稳定性良好.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摄取18F-FMISO,120 min时瘤/肌比为2.99, 但肝、肾、肠的放射性较高.结论 改良的FDG模块可高效、快速合成18F-FMISO,其产品质量符合临床要求.18F-FMISO适于胸、颈部肿瘤的乏氧评价.

    作者:张锦明;郑昕;柳羲;郭喆;刘晓飞;田嘉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RNA干扰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抑基因表达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双链RNA的介导,可以特异性地阻断或降低相应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研究中,通过RNAi技术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该技术的应用为癌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的生成和作用机制以及RNAi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程杉;熊英;贺俊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平板活菌计数法检测粪便中的肠道菌群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疗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作为部分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应用于临床.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定量检测方法平板活菌计数法能够较好地判定其疗效以及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失调和失调的程度.此种方法计数的线性范围大,能较好的反映菌落的疏密程度.重复性、平行性好,但操作较繁琐,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操作者有熟练的技术.作者经过多次重复试验,掌握了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检测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技术和技巧,并应用于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0例肝硬化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刘均娥;张晶;陈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兔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缺血30 min,分别再灌注1 h、3 h、5 h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对照组(1组,n=5)用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但不结扎;MI/R组(2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 左旋卡尼汀治疗组(3组,n =15;再均分为3个亚组) ,MI后将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2)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3)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 mm处左右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 1)2组和3组均出现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2)在对应的时间点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增高;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利用游离脂肪酸进行β-氧化,优化能量代谢,可能是左旋卡尼汀保护心肌的机制之一;左旋卡尼汀可能是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发挥抗氧化作用.

    作者:夏经钢;曲杨;华琦;徐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靶向寡肽溶栓剂

    对靶向寡肽溶栓剂P6A(ARPAK)及其衍生物、RGD肽及含有自由基伪肽的靶向溶栓作用进行综述.P6A是纤溶酶原的降解产物之一,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溶栓作用.P6A的衍生物及P6A代谢产物具有更强的溶栓作用.血栓形成中,RGD序列是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的关键序列.将RGD序列与溶栓寡肽结合,构成了具有靶向溶栓作用的杂交寡肽.在溶栓治疗中,血流再灌注生成的大量自由基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将自由基清除剂与溶栓寡肽结合可得到具有溶栓和自由基清除双向功能的溶栓伪肽.因为溶栓处是产生大量自由基的部位,所以含自由基清除剂的溶栓伪肽可将自由基清除剂带到自由基堆积部位,体现了靶向内涵.

    作者:赵逸松;赵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宿主与HIV-1病毒的相互作用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引起.近10年对HIV-1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结果促进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如能直接抑制HIV-1基因编码的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药物.但由于病毒突变所导致的耐药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这些药物不能很好的控制AIDS的发展.若没有合适的宿主因素,病毒将不能进行复制及引起疾病,通过调控宿主因素有可能防治病毒引起的疾病.本文对近年宿主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

    作者:焦艳梅;吴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同仁安神丸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对同仁安神丸主要治疗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 灌胃给予同仁安神丸原粉(不含蜜),观察其对小鼠抗尼可刹米诱发惊厥发作的作用,对睡眠、学习记忆、自主活动及对小鼠失血性贫血作用的影响.结果 同仁安神丸能明显延长小鼠抗尼可刹米诱发惊厥发作潜伏期(P<0.05);能延长小鼠死亡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可明显延长小鼠服用戊巴比妥钠后睡眠时间(P<0.05),缩短入睡潜伏期(P<0.05);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只数(P<0.003);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P<0.05);明显增加失血小鼠血红蛋白(Hb)含量(P<0.05);但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无明显影响.结论 同仁安神丸具有镇静安神养血的作用,与传统临床应用效果一致.

    作者:郜文;钟雨秋;郭建强;姚娴;王丽娟;金有豫;齐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胶质瘤细胞BT325和U251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

    目的 比较BT325和U251 2种胶质瘤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及其在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Fas、Caspase-3、Caspase-7、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U251与BT325均有Fas、Caspase-3和Livin蛋白表达,BT325的Caspase-3含量高于U251,U251的Livin含量高于BT325;Survivin仅表达于U251;Caspase-7仅表达于BT325.结论 BT325胶质瘤细胞中凋亡效应因子呈高表达,U251胶质瘤细胞中凋亡抑制因子呈高表达.

    作者:李俊杰;赵继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8F-FDG PE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胰腺良恶性病变18F-FDG PET显像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可疑胰腺恶性病变40 例,静脉注射18F-FDG 40 min后行PET显像,获得三维断层影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并与PET检查前2 周内CT结果对照.结果 PET诊断恶性病变30例,表现为胰腺病变部位代谢率增高,标准化摄取值>2.0;诊断良性病变10例,表现为局部代谢率轻度增高或不增高,SUV<2.0.24例PET检查结果与CT一致.经组织病理学检查(31例)及临床、放射学随访3~12 个月(9例)证实胰腺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11例.18F-FDG PET正确诊断胰腺恶性病变28例,良性病变9例,诊断的敏感度为 96.6%(28/29)、特异度为 81.8%(9/11)、准确度为92.5%(37/40).CT正确诊断胰腺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6例,诊断的敏感度为75.9%(22/29)、特异度为 54.5%(6/11)、准确度为70%(28/40).18F-FDG PET显像还发现6 例CT检查未能确定的肝、肺及淋巴结转移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艳;马云川;李德鹏;苏玉盛;尚建文;张琳瑛;彭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99mTc-MIBI双时相法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核素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双时相法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HPT)中的作用,并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65例临床考虑为HPT的患者均分别进行了核素显像及超声检查, 20例做了CT检查,11例做了MRI检查. 核素显像采用99mTc-MIBI双时相法.比较几种影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分析其对HPT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36例,以PTH结果为诊断标准.核素检查阳性34例,阴性2例,灵敏度94.4%,特异性100%,准确性96.9%;超声检出32例,阴性4例,假阳性2例,其灵敏度88.9%,特异性93.1%,准确性90.8%;CT阳性17例,MRI阳性8例.结论 核素99mTc-MIBI双时相法甲状旁腺显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提高甲状旁腺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临床高度怀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若超声检查阴性应进一步行核素检查除外甲状旁腺瘤.

    作者:唐玲;马云川;王荣福;付占立;范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季节元宝枫叶对FAS活性的抑制及其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不同季节元宝枫叶提取物对动物脂肪酸合成酶(FAS)抑制能力的差异及其与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关系,为开发元宝枫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季节的元宝枫叶对FAS的抑制能力及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不同季节的元宝枫叶对FAS的抑制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落叶的应用价值高,对FAS的抑制作用与总黄酮含量可能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每年11月的元宝枫叶对FAS的抑制为显著,FAS可能是抗癌作用的潜在靶点.

    作者:赵春杨;赵文华;张瑾峰;王喆;张英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乳腺癌HER2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靶点治疗

    HER2和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为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热点.HER2被认为是新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晚期、复发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

    作者:乔杉杉;王大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PET在体成像研究

    目的 研究18F-FDG及Aβ蛋白显像剂(4'-schiff-O[11CH3])PET成像技术在判别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对10只注射Aβ1~40复制阿尔茨海默模型大鼠及1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大鼠行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脑内病理学改变.用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技术在体观察2组大鼠脑内Aβ蛋白分布及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出现神经元减少并形成淀粉样斑块.模型组PET显像可见注射侧海马葡萄糖代谢减低及4'-schiff-O[11CH3]摄取增加.对照组仅见轻微神经元损伤,PET显示葡萄糖代谢轻度减低.结论 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结合行为学及病理学观察可作为检测模型成功与否的方法之一.

    作者:郭喆;王瑞民;张锦明;李绪领;姚树林;田嘉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灌注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判定肺灌注断层显像(SPECT肺灌注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7例明确诊断为PE的患者在进行肺平面通气显像的同时,进行了SPECT肺灌注显像和肺平面灌注显像,并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227例PE患者中,平面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03例,检出率为89.4%.SPECT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23例,检出率为98.2%.平面肺灌注显像与SPECT肺灌注显像对PE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21例有CTPA诊断结果的患者中,CTPA显示受累肺段为976个,平面肺灌注显像显示796个肺段阳性,两者符合率为81.6%;SPECT肺灌注显像显示937个肺段阳性,SPECT肺灌注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为96%;两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ECT肺灌注显像能明显提高对PE的诊断价值,可取代肺平面灌注显像,成为诊断PE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铁;杨媛华;张镭;王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外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 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8只,B、C、D组各4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1 d、4 d、1周、2周、3周和4周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中IGF-Ⅰ和PDGF浓度.结果 实验期间C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无明显变化,围绕A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水平上下波动,B组和D组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两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d时,B组和D组IGF-Ⅰ的血清浓度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1),4 d时达到峰值,B、D两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和2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周和4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基本降至A组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 d至1周时间段内,各时间点B组、C组和D组PDGF的血清浓度均较A组降低,以D组降低为明显,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B组和C组与A组相比降低(P<0.01),在2周和4周时间点上,B组和C组PDGF的血清浓度基本回升至A组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Ⅰ和PDGF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且两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田宝鹏;陈雯辉;潘海涛;吕松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