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血清CA125在子宫内膜癌评估中的意义

周莲娥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血清CA125, 化学发光测定
摘要:为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分型的关系,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 结果: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期别的增高,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也增高;病理分级越差,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越高(P<0.05).提示: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和分型有一定价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特点及其有关机制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扩张或牵拉心肌组织可导致心脏电生理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脏机械-电反馈[1,2].研究心脏机械-电反馈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将玻璃微电极插入在体心脏和离体心肌条的细胞时,常常由于心脏的跳动或组织的牵拉导致电极尖端脱离细胞,因而很难在一个细胞上连续记录动作电位.其次,体表心电图也不能精确而具体的反映出机械牵拉引发的心脏电生理改变.近年来,单向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趋于成熟,应用该技术可获得有关心肌动作电位,特别是复极过程的信息.MAP技术已经成为在完整的心脏上研究心脏机械-电反馈一个重要方法.此外,应用膜片钳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鉴定牵张激活的离子通道和克隆牵张离子通道,更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机械-电反馈的分子机制[3,4].本文拟对牵张引起的心脏电生理的改变及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李延海;钮伟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72例学龄儿童血脂和血糖与单纯肥胖症的相关性调查

    为了解6~12岁儿童血脂和血糖代谢的状况及其与单纯肥胖症的相关性,选择北京市长椿街地区在校小学生672名,均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身高和体质量.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672例6~12岁儿童的TC、TG和FBG浓度分别为(4.66±0.52) mmol/L、(1.97±0.22) mmol/L、(4.25±0.96) mmol/L.其中TC 4.68~5.17 mmol/L占30.3%,5.20~5.69 mmol/L占21.9%,≥5.72 mmol/L占17.3%;TG≥1.65 mmol/L占10.0%;FBG≥6.05 mmol/L占7.8%.男女学生的TG、TC、FBG比较无统计学差别.TC、TG、FBG与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超重和肥胖儿童的TG、TC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TG、TC与FBG之间存在两两正相关的关系.提示:超重和肥胖者在学龄儿童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

    作者:华丛笑;华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鼠常压低氧舱的制作与应用

    低氧动物模型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研究、水下作业,高原环境所致的低压低氧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肺疾病等常压低氧性疾病的研究.国内制作低氧动物模型的低氧舱费用较为昂贵,操作也比较烦琐[1,2].本着实用的原则,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的小鼠常压低氧舱.

    作者:曾晓蓓;李宝红;孙海梅;瓦龙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ARS病原导致人体脏器发生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

    对SARS死亡患者的尸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SARS病原体引起人体多个脏器的超微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有絮状渗出物、间质可见纤维素及少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肿胀;脾和淋巴结细胞膜崩解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在病变组织中可见少量病原颗粒.提示:SARS病原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机体多个脏器,特别是肺、心及免疫器官的损害.

    作者:孙异临;曲宝清;张辉;洪涛;陈良标;屈建国;王建伟;任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AVH用于肾移植后体内水钠潴留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用于肾移植后体内水钠潴留患者的疗效,对我院89例肾移植后体内水钠潴留患者行CAVH,使用床边P-21泵血滤机及膜面1.4 m2聚砜膜透析器,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流速25~45 mL/min.在血滤过程中,使用 10% NaCl 10 mL,输白蛋白、全血、林格平衡液;监测心率、血压、液体出入量、细胞因子、移植肾功能、血气、胸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追踪1~2年,78例(随防1年)、75例(随防2年)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67例患者心功能及肺部通气功能改善,4例规律透析,1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提示:应用CAVH可减少血容量,减轻细胞内外水肿,从而减轻移植肾、肺、脑水肿,从而改善移植肾的功能及肺泡通气功能;CAVH用于急诊重症患者是安全、有效和简便的.

    作者:刘静;管德林;高居忠;韩志友;韩修武;张愚;李晓北;田溪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以心肌松弛性、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发病率占CHF的30%~40%,是心脏疾病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DH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SHF,现就DHF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翎;华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莪棱舌草I号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运用MTT比色实验测定细胞增生能力,通过球体细胞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抗癌药莪棱舌草I号对人肝癌细胞(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莪棱舌草I号使7721细胞的增生能力明显下降(抑制率高达70%以上),细胞球体明显减小甚至解体,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莪棱舌草I号对肝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谢文杰;刘欣;王喆;王娜;付桂芳;张瑾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脑术后背景泵注PCA的临床镇痛效果及可行性

    为对比有无背景给药的病人自控镇痛(PCA)在开颅术后的镇痛效果,将120例择期全麻颅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Ⅰ组)、芬太尼背景组(Ⅱ组)、曲马多组(Ⅲ组)、曲马多背景组(Ⅳ组).背景组于术后24 h停止背景给药,仅予单纯PCA.术后4、8 h、次日晨、24、48 h记录VAS、用药量、PCA按压次数、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纯PCA组的PCA按压次数、有效次数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背景组,而用药量明显少于背景组;2个背景组比较,芬太尼组的PCA按压次数、有效次数和用药量明显高于曲马多组,VAS疼痛评分无差异.提示:芬太尼和曲马多背景用药加PCA用于颅脑术后镇痛比单纯PCA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赵立红;郑一;王恩真;王保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GEs与葡萄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为研究非酶促糖化终末产物(AGEs)和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氚标记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测定不同浓度葡萄糖、AGEs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11 mmol/L葡萄糖加AGEs(5 mg/L)、30 mmol/L葡萄糖、11 mmol/L葡萄糖+AGEs+维生素E组的血管内皮细胞的2 h3H-TdR掺入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69倍(P<0.01)、2.15倍(P<0.05)和1.46倍(P<0.05).提示:高糖和AGEs均能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高糖及AGEs同时存在时更为明显,而抗氧化剂维生素E则抑制内皮细胞增生.

    作者:陈惠;田密;韩彩和;张京;乌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T启动子控制的GFP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诱导表达

    用羊金属硫蛋白(MT)启动子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在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进行诱导性表达.结果:构建的GFP基因表达载体能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用硫酸锌诱导可提高GFP的表达量.

    作者:孙丽翠;祁雅慧;仲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 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戴浩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上腺髓脂肪瘤1例报告

    患者男,28岁.因腰酸3年,B超发现右肾上腺占位病变2周,于1998年4月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劳累时出现腰酸,不伴有血尿.既往体健,无满月脸及高血压病史.查体未见异常.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及24 h尿17-酮类固醇、24 h羟类固醇测定均在正常范围.CT:右肾上极肾上腺部位可见一3.9 cm×4.4 cm的椭圆形肿块,CT值为负值,考虑为肾上腺髓脂肪瘤而转入泌尿外科.手术所见:肝脏后方、下腔静脉外侧球形肿物,直径4 cm,质软,被有肾上腺组织,完整切除肿物及少许肾上腺组织.

    作者:赵兰;卢德宏;徐庆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经验

    为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其防治的策略,回顾性分析85例SAP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合并真菌感染,42例为单纯细菌感染.研究发现2组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真菌感染组较细菌感染组APACHE Ⅱ评分及CT分级高,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高、手术次数多,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真菌组的病死率约是细菌组的2倍多(44.19%比21.43%).结果提示:合并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增高;APACHE Ⅱ评分、CT分级、菌群紊乱、腹压增高、手术次数是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时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防治真菌感染.

    作者:卫文栋;孙家邦;李非;朱斌;陈宏;贾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囊内化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使用平阳霉素对5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单纯囊内化疗,开颅将Ommaya储液管头端置于肿瘤囊内,储液囊埋在皮下.通过储液囊抽取囊液监测乳酸脱氢酶(LDH)和囊液颜色变化,并注入平阳霉素.结果:5例囊性颅咽管瘤中有3例肿瘤消失,2例有效.其中1例出现脑神经损害症状.

    作者:姚红新;马振宇;罗世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的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M中,与载体中的硫氧还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4万)基因融合.经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及工程菌初步表达分析,表明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有明显表达.表达的硫氧还蛋白-VEGF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万,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也有少量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印迹实验和生物活性分析证实可溶性的重组蛋白具有hVEGF的抗原性和促血管生长活性.

    作者:王雅梅;祁雅慧;司杨;殷红;武文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内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对90例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碘染色,并对黏膜不染色区活检.90例患者中72例为不规则片状不染色像,其中早期食管癌2例,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27例,慢性食管炎43例.提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秋梅;龚宝丽;刘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干细胞接种密度对其增生和分化的影响

    为探讨神经干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其增生和分化的影响,取10~12周龄胎儿的大脑皮质用胰酶消化获得单细胞,分别以1×102/mL、1×104/mL和1×106/mL的细胞密度接种,用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培养;用MTT法测OD值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生情况.从培养基中剔除生长因子,继尔以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研究不同细胞密度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在1×106/mL细胞密度下培养,神经干细胞增生活跃,形成神经球,Nestin表达阳性,10%胎牛血清诱导后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低细胞密度(低于1×104/mL)培养不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生,血清诱导未见分化的细胞.提示:适宜的神经干细胞接种密度有利于其增生和分化.

    作者:张泽舜;历俊华;张亚卓;王忠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于CT图像的鼻部解剖结构三维重建

    为了给可视化虚拟人体模型的建立探索一种精确的重建方法和显示手段,同时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一种更为细致、完全和快捷的观察方案,利用3D Slicer软件实现鼻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分别对单层切片进行感兴趣区的轮廓提取,将处理后的体数据导入3D Slicer,选择阈值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分割,产生感兴趣区的标志图(label maps),并根据标志图重建出组织的三维表面模型;还可以显示不同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与空间定位.结果表明,基于CT图像和用3D Slicer软件对鼻部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是有效的.

    作者:董硕;刘莎;杨本涛;罗述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化亚氮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氧化亚氮(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对产痛、产程长短、胎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了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2组的产程疼痛程度、产程长短、分娩方式、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好,能缩短活跃期,对母儿无不良影响,简单方便,产妇乐于接受,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王晓梅;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74例聋幼儿助听效果动态观察

    为评价聋幼儿配戴助听器后语言分辨能力,使用全国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题库中听觉评估内容评估助听效果.经3个学期跟踪观察,声场下助听音频测试助听补偿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大言语识别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聋幼儿配戴助听器后必须经过听觉言语训练,才能逐步建立起助听后阈上听觉功能.2)言语测听为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提供直接重要的评价指标.

    作者:邹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