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万均;田丰秋;鑫淼
目的 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脊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研究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及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较好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两者差异不大,但经皮微创术式手术情况较开放式手术好,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高劲松;高新民;文坤树;蔡勇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此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9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9例乳房外Paget患者对其诊治资料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并将病理学特征作为重阅内容.结果 59例患者病发部位均为单侧,其病发时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17±4.16)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14±0.3)年.其中自觉瘙痒12例,占比20.3%乳头呈回缩现象10例,占比16.9%;绝经后病发19例,占比32.2%;同侧淋巴结肿大18例,占比30.5%.59例患者的组织及临床特征病理均符合临床对乳房外Paget的诊断标准,且在镜下显示paget细胞呈单个甚至成簇的浸润,以棘层与基底层为主的分布开来.结论 针对乳房外EMPD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以湿疹样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临床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而组织病理则为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病转移较慢,经有效、合理的治疗后预后恢复较好.
作者:李宝月;隋薇;金春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RT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收治的312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入组的312例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早期(3个月内)发生血栓的例数为193例,发生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8.502;P<0.05)及体重指数(x2=5.909;P<0.1)与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有关.而预防性抗凝、入院的全身炎症水平及是否行乳腺癌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肥胖(BMI≥28 kg/m2)[OR=2.611,95%CI(1.060~6.429)]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41~60岁[OR=2.3,95%CI(1.242~4.260)];>60岁[OR=2.758,95%CI(1.232~6.17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为0.618,95%CI(0.555~0.681),预测CR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结论 本研究显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CR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和肥胖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所有患者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明显获益.
作者:陈鑫;陈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采取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7)实施常规治疗办法,实验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血压、血脂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付莹;任培培;刘立章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在胃镜下的不同病理改变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CAG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均予以胃镜检查,CAG内镜下特征分型检出结果,分成A、B两类,分析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情况,并观察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126例CAG患者内镜下检出A类74例,检出率为58.73%;B类检出52例,检出率为41.26%;B类患者诊断符合率92.31%高于A类患者78.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类患者病理结果显示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3.07%、肠上皮化生检出率25.00%高于A类患者9.45%、10.8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类患者Hp阳性感染率58.10%低于B类患者76.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患者在胃镜检查下显示A类例数较B类多,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B类诊断符合率更高,且Hp阳性感染率更高,临床应加强对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叶甫军;杨玉学;孟一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思考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感染科室诊疗的45例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通过抗病毒救治方式,对患者治疗前后AST、ALT、TBIL、ALB指标水平予以比较.结果 以治疗前为准,患者AST、ALT、TBIL水平均下降(P<0.05),但ALB水平提高(P<0.05).即治疗后AST水平为(47.27±25.61)U/L、ALT水平为(38.22±18.54)U/L、TBIL水平为(20.36±5.51)U/L、ALB水平为(51.10±7.88)g/L.结论 针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以利巴韦林注射液和齐多夫定片等为主导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AST和ALT水平,控制病情,可推广.
作者:金艳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致病因素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围绝经期AUB患者227例,分别采用病史询问、妇科体检、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诊断性刮宫等检查手段,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其病因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寻临床诊治体会.结果 围绝经期AUB的病因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放置宫内节育器异常、使用雌激素、以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增生症和恶性肿瘤等.结论 围绝经期AUB患者较多,子宫内膜异常率较高,应高度重视,临床要合理利用TVS和诊刮等检查手段,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做好早期防治工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作者:季银娟;袁智英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本院儿科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128例作为实验组,在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130例非细菌性肺炎的患儿作为对照组1,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2,分别于入院后24 h内检测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结果分别为(6.75±2.87)mg/L、(125.79±15.14)mg/L、(18.38±6.24)×109/L,非细菌性肺炎对照组1,3项指标检测结果为(3.21±2.02)mg/L、(35.79±6.28)mg/L、(15.93±5.69)×109/L,正常儿童对照组2,3项指标检测结果为(2.69±1.54)mg/L、(5.36±2.14)mg/L、(6.46±2.38)×109/L.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但是非细菌性肺炎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也增高,传统的血常规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性,以便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徐玉秀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分析利用Mimics软件辅助制定术前计划在治疗Allman Ic型锁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单中心随机对照单盲试验,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Allman Ic型锁骨骨折患者,实验组利用Mimics软件辅助制定术前计划再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制定术前计划再进行手术.结果 对患者进行随访并采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6个月Constant-Murl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Mimics软件辅助制定术前计划治疗Allman Ic型锁骨骨折在缩短手术时间及提高术后肩关节功能方面较传统术前计划制定有优势,Mimics是一种数字化的术前计划制定实用工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彬祺;廖琦;万文兵;仇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3种耳屏修补材料在鼓膜修补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鼓膜穿孔患者67例(67耳),将67耳随机分为全厚软骨-软骨膜组(20耳)、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24耳)、岛状软骨-双层软鼓膜组(23耳).对术中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术后8个月时的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鼓室是否有黏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厚软骨-软骨膜组术中铺设过程较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岛状软骨-双层软鼓膜组相对容易.术后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8个月时仅出现1例术后鼓膜穿孔,其余患者术后鼓膜均愈合良好.3组患者的术后听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在听力提高和鼓膜愈合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内镜下3种耳屏软骨技术行鼓膜修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但在术中操作难度上全厚软骨-软骨膜明显较其他两种软骨技术简单.
作者:廖麒;王伟;强化龙;程忠强;詹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MB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合并胼胝体外广泛白质病变MB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既往长期饮酒;MRI检查均可见胼胝体、半卵圆中心广泛白质异常信号,CD4+细胞数目有显著的下降,同时并发肺部感染,经神经营养、免疫调节、抗感染、抗癫痫等治疗后意识清晰、病情好转出院,电话随访1年预后良好.结论 MBD多见于有慢性饮酒史的患者,临床以认知改变、额叶释放症状为主,MRI检查发现胼胝体病灶有助于诊断,免疫相关指标检测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何涛;卫飞;晋旭锐;刘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对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前来本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患者已经被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18±1.12)h、出血量(290.14±106.93)ml、住院时间(12.87±1.02)d、髋关节的恢复时间(16.26±2.37)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01±1.38)h、出血量(278.26±109.89)ml、住院时间(16.85±2.83)d、髋关节的恢复时间(32.53±3.85)d;②Harris评分:研究组中,评分是优的患者有32例,占80%;良的患者有7例,占17.5%;可的患者有1例,占2%;差的患者有0例,优良率是97.5%;对照组中,评分是优的患者有18例,占45%;良的患者有5例,占12.5%;可的患者有13例,占32.5%;差的患者有4例,占10%,优良率是57.5%;③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髋部疼痛,发生率是5%;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髋部疼痛、3例患者双极的人工股骨头发生脱落、1例患者患侧的髋部肿胀,总发生率是37.5%.结论 给予老年股骨颈的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的置换术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且预后效果不错,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李中华;高学良;沈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顺产和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生产的80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40例顺产者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剖宫产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及新生儿体质状况.结果 在产妇健康方面,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4 h宫高水平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母乳开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后泌乳不足、产后出血、产褥病率、产后便秘、尿潴留以及切口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健康方面,观察组新生儿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以及Apgar评分≤7分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顺产,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应谨慎选择产妇分娩方式,建议产妇选择对自身及婴儿健康程度损伤性小的分娩方式,以顺产为主.
作者:黄荣英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组行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降糖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日需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①在治疗1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餐前、三餐后2 h、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05);②实验组的餐后2 h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实验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日胰岛素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l2周期间,谷赖胰岛素组和赖脯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3%(2/32)和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赖脯联合甘精相比,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更好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且胰岛素用量少、耐受好.
作者:谢万均;田丰秋;鑫淼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IgE介导过敏婴幼儿在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情况下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过敏儿童维生素D合理补充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598例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的0~24个月IgE介导过敏儿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并选取158例健康婴幼儿做对照,填写自制调查表,采用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补充400 IU维生素D时,IgE介导过敏儿的25(OH)D水平与健康儿童有无差别,并且分析IgE介导过敏儿的25(OH)D水平与性别、年龄、季节、遗传因素以及过敏的不同症状表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补充400 IU维生素D时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与健康儿均在正常范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四季中春季低于夏季;男孩低于女孩;婴儿期低于13月龄以上的;多因素线性回归示女孩、年龄增加及存在营养不良者25(OH)D数值增加.结论 每日补充400 IU维生素D可维持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在正常范围,北方地区春季、发育正常、婴儿期的过敏儿在维生素D疾病防治过程中要给予格外关注.
作者:田晓博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并修复颅骨治疗,了解疗效.结果 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患者动机减少被纠正.结论 坚持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患者有效.
作者:田闪;吴军发;刘罡;陈颖;朱玉连;吴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物学标志物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116例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80名健康体检合格人员为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Hcy、CysC的水平,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CHF患者的血清NT-proBNP、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其水平也逐渐升高.在心功能分级不同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Hcy、CysC单独预测CH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36、0.753;灵敏度分别为79.5%、70.6%、71.7%;特异度分别为81.3%、68.3%、66.7%.;NT-proBNP、Hcy、CysC三者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AUC为0.932、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1.8%,均高于NT-proBNP等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Hcy、CysC水平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CHF早期诊断及评估有广泛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醒良;程艳梅;黄俊;鄢飞奔;郑绍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膝关节骨创伤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研究病例筛选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组实施关节镜微创复位内固定,两组治疗效果,临床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互比.结果 临床围术期各项指标统计微创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评分愈合时间)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统计结果微创组效果(95.35%),与参照组(81.4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3,P<0.05).跟踪随访,治疗后两组膝关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微创组(79.18±2.37)分与参照组(64.19±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5,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统计(4.65%)与参照组(20.93%)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骨创伤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疼痛程度降低,缩短住院时间;但是目前由于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针对基层医院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滕海;孙阳;陈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科就诊并明确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础与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影响DILI患者预后结局的因素.结果 DILI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厌食、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129例患者中中药引起DILI的发生率为47.29%(61/129),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药物发生率(P<0.05),并且中药致重症DIL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药物(P<0.05);DILI患者以肝细胞型发生率高,严重程度以中度常见,患者DILI分型及严重程度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ILI分型、严重程度、ALT、ALP、ALB、INR等指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INR与ALT可作为DILI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DILI的常见致病原因为中药的不合理应用,通过积极的治疗干预患者预后结局良好,而发作时INR以及ALT可作为评估DILI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指标.
作者:张旭艳;陈慧群;白成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择期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接收的在足月择期剖宫产分娩出生的56例RD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择期剖宫产分娩时机、胎龄、有无窒息、宫内感染等临床特点.结果 胎龄37~39周(包括37周)与胎龄39~42周(包括39周)择期剖宫足月RDS患儿在窒息率、机械通气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以及治愈率等方面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窒息患儿在胎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窒息者起病时间短于无窒息者,治疗后OI低于无窒息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无窒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有无窒息患儿的终治愈率发现,无窒息者治愈率高达97.56%(40/41),有窒息者治愈率为66.67%(10/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窒息是影响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常出生时发生窒息,出生即起病.
作者:卢志兰 刊期: 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