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亮;曹圃霖
目的 分析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因素并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择取EVB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寻找诱因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门静脉压力过高是导致EVB的主要原因,其余还有饮食不当、情绪过激等.护理后两组出血率分别为研究组16.67%,对照组40.00%;满意度分别为研究组96.67%,对照组7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EVB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李新;姜晓燕;许彩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盏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选取82例肾憩室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随访周期为0.5~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手术后肾造瘘口持续出血,予以保守治疗8d后症状好转,其余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1例患者需改为经皮肾镜治疗,其余患者均取得成功.输尿管软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皮肾镜治疗相比,在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中实施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9例.予以常规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9.7%,护理满意度为93.8%,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65.6%,护理满意度为81.7%,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58;x2=5.497;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及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感染、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产后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具有完整病历资料,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为6.8%.患者脑梗死后1周以内出血发生率达到58.4%;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时间≤3与≤7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发现脑梗死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出血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作者:甘本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根据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况,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消除,但是实验组中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消耗费用以及健康知识评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明显效果,但是就住院天数、消耗的费用、健康知识评比以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说,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方式,值得各大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汪俊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方面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 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
作者:杨立崇;郭百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患者28例,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治疗以及护理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显示其脊髓硬膜外血肿基本消除,患者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瘫痪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96.4%.结论 全面、积极、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治疗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及保肛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26.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4.3200,P=0.037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6.5±9.1)mL,保肛率为56.67%,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3.4±10.2)mL,保肛率30.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7787,P=0.0000),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439,P=0.0371).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何若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对策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8例胃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4例.Ⅰ组和Ⅱ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Ⅰ组和Ⅱ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掌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2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3±0.6)d、首次排气时间为(4.6±1.0)d、住院时间为(10.5±2.4)d;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2±0.7)d、首次排气时间为(3.7±0.9)d、住院时间为(6.9±2.5)d.结论 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值得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
作者: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比较手术前后Qmax(大尿流率)、RUV(残余尿量)、PV(前列腺体积)及IPSS(国际前列腺评分)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术后三个月,患者Qmax(25.1±2.3)、RUV(24.8±2.9)、PV(11.6±1.8)及IPSS(4.7±1.4)四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疗效佳,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应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天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48 h内进行手术,对比组患者在48 h后进行手术,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死亡和肠坏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肠胃恢复时间、手术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正确选择早期时机来治疗急性肠梗阻,可以有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尹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巩顺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胆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并评价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2.18±6.54)min、手术出血量(34.29±4.13)mL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48.28±5.12)min、肛门排气时间(20.14±5.14)h及住院时间(4.18±1.2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较好,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常亮;曹圃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96.67%、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手术质量和医患满意度,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崔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4±1.5)周、住院时间(12.6±2.5)d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4.9%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2.6%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强;张敏;黄志荣;章智华;王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8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8例单一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33例PPD>10 mm,28例结核抗体阳性,20例痰菌阳性,14例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例PPD>10 mm,19例结核抗体阳性,12例痰菌阳性,8例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患者应该加强胸部X线检查,并做好脓液及其分泌物培养,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璐;宋晓东;孟禅;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褥期妇女临床综合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收集136例产褥期妇女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68例.对常规护理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措施,对综合护理组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后发现,综合护理组的产后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产后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赖志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5.4±16.8)min,对照组为(165.8±15.8)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5.4±20.5)mL,对照组为(135.6±1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术后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慎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