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涛
目的 分析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膝关节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关节镜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3.8%,术后膝关节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阎信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根据患儿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为单药组与联用药组,各40例.单药组单纯以鼻内激素进行治疗,联用药组以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联用药组临床症状Bitar评分、腺样体体积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鼻内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值得推广.
作者:黄斌;刘明;罗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本研究分析美罗培南治疗儿童重症细菌感染的效果,致力于给予儿童重症细菌感染好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70例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实验组则采取美罗培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采用美罗培南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总有效率高达96.98%,细菌清除率为87.12%,观察组患者则为85.3%、73.5%.结论 相对于头孢噻肟药物治疗来讲,美罗培南对于质量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更具价值,其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都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谷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有效组的pH值(7.35±0.02)、PaO2(67.02±6.37)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aCO2(71.06±9.59)均明显低于无效组,RR(22.75±6.58)、HR(97.33±5.94)均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治疗前后的CPIS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6分组和>6分组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可作为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的有效预测指标,简化CPIS<6分说明NIPPV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牛继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以及红细胞参数的特点,为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收集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标本,共收集到2000例,其中成人诊断标本为1500例,儿童诊断标本为500例,用扩增法对常见的来宾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进行检验,对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以及CD41-42杂合子进行相应的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探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含CD41-42基因型为142例,其低频携带率达到了7.1%,CD41-42杂合子为108例,占5.4%;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为27例,占1.35%,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为12例,占0.06%.且CD41-42复合α地中海贫血成人的基因携带与儿童的基因携带状况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1-42复合β地中海贫血基因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基因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宾地区CD41-42β地中海贫血中CD41-42杂合子较为常见.且CD41-42杂合子能够与其他地贫突变合并存在,使红细胞参数出现明显的差异.且人们的性别、年龄与CD41-42基因携带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蒙顺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4±1.5)周、住院时间(12.6±2.5)d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4.9%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2.6%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强;张敏;黄志荣;章智华;王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对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结果 显示,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66.15%)、胆囊正常形态消失(36.92%)、胆囊内壁回声不均(32.31%)、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29.23%)、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结肿大回声(9.23%);B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 对比无明显差异(x2=1.27,P>0.05).结论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 更准确,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谌为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60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反应方面,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96.67%、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手术质量和医患满意度,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崔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及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感染、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产后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辨治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8例慢性肾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BUN、Scr、红细胞流变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辨治慢性肾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肾炎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具有完整病历资料,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为6.8%.患者脑梗死后1周以内出血发生率达到58.4%;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时间≤3与≤7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发现脑梗死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出血性脑梗死至关重要.
作者:甘本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未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在未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8例,医院感染率为18.0%,实施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3例,医院感染率9.0%,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5),在干预前,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包括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差,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及介入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其中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差,占总比例的43.0%,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占总比例31.0%,介入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占总比例的26.0%.结论 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相关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作者:沈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protaper镍钛锉在弯曲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根管弯曲的患者2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11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根管预备与影像学诊断,确定根管的有效工作长度.其中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不锈钢K锉与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适充例数分别为97例与7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与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根管弯曲患者给予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优先采纳的治疗方案,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为护1组与护2组,各4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1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2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半年复发率、护理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护2组患者卡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护2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2组护理后免疫功能明显高于护1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大,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升其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肖汝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后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术后3个月胸腔胃排空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管胃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均比全胃组高,且术后3个月在30 min、60 min、90 min后的胸胃排空率均比全胃组高(P<0.05).结论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具良好的影响,可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巩顺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对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泪管阻塞患者82例(101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治疗泪管阻塞的有效率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艳;范瑞;李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针对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急性应激障碍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急性应激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药物区别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15例,两组患者临床应用心理疗法和常规治疗均相同,其中观察A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观察B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宗氏焦虑量表(SDS)和宗氏抑郁量表(SAS)评估,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B组患者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观察A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应用西酞普兰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冯灵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训练的第15天和后一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做观察记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未经早期康复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普遍较低,经过训练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13.51±1.65)分、MMSE评分(22.63±1.72)分和MBI评分(53.60±5.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度患者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减缓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促使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使患者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作者:田旭川;陈超;应勇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收集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48例和常规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鼻孔高度和宽度、鼻基部和鼻翼长度、鼻翼唇峰距、鼻偏曲度、鼻翼口角距.计算两组患儿的鼻尖偏离度.结果 联合组鼻孔高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明显低于常规组,鼻孔宽度、鼻基部长度、鼻翼长度、鼻偏曲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鼻尖偏离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在行改良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同期进行鼻整形和鼻撑矫形,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鼻形态,促进口腔颌面向健康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爽;周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