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初步应用

徐波;朱国平;彭飞;蒋莉

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接触力, 射频电流, 压力监测
摘要:目的 评价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压力导管组(术中使用压力监测消融导管,20例)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普通盐水灌注消融导管,20例),比较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压力导管组X线曝光时间小于对照组[(29.4±6.4)min vs.(34.6±7.7)min,P<0.05].结论 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安全、有效,相比于普通盐水灌注导管可以降低X线曝光时间,但未降低复发率.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与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l2等混合药液在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作封闭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疼痛消失及缓解程度上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P<0.01).结论 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使患者局部疼痛迅速缓解,疼痛消失时间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友元;丁迎;廖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

    目的 探讨对直肠癌EMVI(壁外血管侵犯)诊断中HPMRI(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将在35例直肠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已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前均接受了HPMRI检查,对术前HP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手术病理对照,HPMRI对EMVI诊断的准确率是76.5%,35例患者中,9例为pT2期,23例为pT3期,3例为pT4期,说明pT分期越高,磁共振EMVI评分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在直肠癌EMVI诊断中,HPMRI准确率理想,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肖寒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体位下PELD治疗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不同体位下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有症状的老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54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接受PTED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腰痛情况和腰椎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中进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VAS疼痛评分、ODI评分较同组术前均得到有效缓解(P=0.034);在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术中动脉血气分析可见两组间PaO2、PaCO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31,P=0.027).而侧卧位组,患者满意度、再次接受手术意愿及推荐其他患者接受相同手术数量均高于俯卧位组.结论 对于接受PTED的老年患者而言,侧卧位相较于俯卧位手术效果均确切,但侧卧位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更小.

    作者:许立臣;许卫兵;刘沂;杨东方;张海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探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合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对照组),30例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及肺氧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O时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研究组Ppeak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Pmean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4时研究组CL值显著限于对照组(P<0.05).TO时两组患者肺氧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两组患者P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研究组患者Pa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PET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Qs/Q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选择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杜鹃;张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后路单侧椎弓根,将同种异体骨进行植入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将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进行结合来治疗,通过两组治疗方式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后,进行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中,锥体前缘高度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中Cobb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Cobb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达到46.67%、66.67%、93.33%,而对照组患者植骨融合率达到20.00%、33.33%、4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通过分组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患者作用非常明显,能有效增强植骨融合率,降低骨植入造成的缺损,缩小Cobb角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有重要作用.对临床推广应用有价值.

    作者:张跃林;邱传军;龚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农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农疗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农疗组,各30例,对所有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所有农疗组患者采取农疗辅助,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农疗组患者治疗1年后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农疗组患者治疗1年后IPROS、SSPI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农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刘世中;甘桂荣;廖波;李彦;吴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危新生儿62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随机抽查正常、健康新生儿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高危新生儿与正常、健康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结果 高危新生儿总体TEOAE未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对TEOAE未通过的高危新生儿分析发现,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和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未通过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高危新生儿.结论 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是影响新生儿听力的主要因素,在高危新生儿住院期间进行TEOAE筛查能够有效检出、评价高危新生儿听力水平,对及时、早期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甘长英;贺芝兰;罗雁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腺癌晚期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改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病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客观缓解19例,总有效率23.33%,对照组完全缓解病患无,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客观缓解17例,总有效率1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维生素支持在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中能够在充分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加剧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史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 将160例体检人群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体检引导,精细化组则实施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体检护理满意度;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干预前后体检人群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精细化组体检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组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组体检人群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精细化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有效减轻体检者不良情绪,缩短其体检等候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霞;李庆玲;张淑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AO-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AO-C3型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状况,为选择佳治疗方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AO-C3型胫骨pilon骨折的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支架固定方式治疗的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患者组成试验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持续随访12~24个月,试验组骨折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优者16例,疗效良者9例,疗效差者7例,总有效率7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关节僵直1例,创口感染1例,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治疗方式的疗效优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支架固定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学习.

    作者:陈剑;彭传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研究资料为老年脑出血患者90例,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神经功能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质量、疼痛程度、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无创机械通气前、治疗后1 h、4 h、24 h动脉血气分析,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无创机械通气后有效患者39例,呼吸困难缓解,动脉血气分析PO2上升(P<0.05),PCO2下降(P<0.05),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作者:刘仁水;郑大伟;唐小丽;张田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吸氧浓度心肺复苏术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吸氧浓度心肺复苏术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吸氧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各30例.A组给予高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100%;B组为中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75%;C组为低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21%.对比3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术后,A组患者PaO2为(259.85±10.05)mmHg、SaO2值为(99.96±0.43)%均高于B组(126.69±6.87)mmHg、(95.87±1.27)%,且B组PaO2、SaO2值均高于C组(75.36±12.42)mmHg、(94.48±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PaCO2为(35.14±3.45)mmHg、(36.02±2.62)mmHg、(35.26±2.79)mmHg及pH值为(7.16±0.03)、(7.15±0.04)、(7.1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低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肺复苏至ROSC时间为(14.49±2.43)min及ROSC后6 h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78.26±12.73)分均高于A组(15.52±2.26)min、(70.14±2.85)分及C组(16.67±2.34)min、(54.49±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给予中浓度吸氧量有助于缓解患者脑组织损伤,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付春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白苓健脾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苓健脾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52例,根据患儿入院诊治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苓健脾颗粒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腹泻、腹胀、大便性状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96.15%vs 80.76%)(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腹胀、大便性状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苓健脾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临床疗效佳,及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首选方案.

    作者:颜莉;陈炳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34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纳入6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外,对健康教育进行开展.护理后,就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8.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达到95.52%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79.1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比较分析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 比较分析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两组患者二甲双胍片作为基础降糖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添加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成本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对照组为(6.21±1.10)mmol/L,观察组为(6.18±1.07)mmol/L]、餐后2 h血糖[对照组为(7.85±1.21)mmol/L,观察组为(7.81±1.23)mmol/L]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对照组为(10.43±1.23)mmol/L、(10.32±1.41)mmol/L,观察组为(14.25±2.13)mmol/L、(14.16±2.32)m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差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12.50%)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物费用(885.74±11.5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625.00±15.3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均较佳,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高,但与甘精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30治疗成本明显较低,在实际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作者:兰浩;李文斌;陈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予以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根据数字单双号将其分两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动力系统治疗,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78.05%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5.12%(P<0.05);研究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及术中出血量、腔通气时间及黏膜恢复时间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疼痛缓解,而且还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诚富;施辉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获得临床确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在短时间内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庆;徐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较好缓解患者各种症状,清除风险隐患,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成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2例接受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3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实施常规定位后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盲穿,共36例,研究组实施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44%,总穿刺总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55.56%,总成功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置管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翔;林周美;黄波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