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运用

罗翔;林周美;黄波男

关键词:B超引导, 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2例接受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3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实施常规定位后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盲穿,共36例,研究组实施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44%,总穿刺总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55.56%,总成功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置管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合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对照组),30例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及肺氧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O时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研究组Ppeak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Pmean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4时研究组CL值显著限于对照组(P<0.05).TO时两组患者肺氧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两组患者P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研究组患者Pa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PET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Qs/Q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选择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杜鹃;张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各33例.常规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普通护理干预;舒适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舒适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术后创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舒适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术后创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其疼痛感和不良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手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美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加强护理干预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唑来膦酸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数分为常规护理组(61例)和加强护理干预组(79例),观察两组患者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住院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差异.结果 常规护理组发生不良反应25例(41.0%),加强护理干预组10例(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降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毅超;陈秀琍;吕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实施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中医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0.85±3.34)分、SAS评分为(42.72±4.87)分,对照组这两项评分分别是(52.17±4.96)分、(54.91±5.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53.33%(24/45),观察组是91.11%(41/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实施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叶爱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无创机械通气前、治疗后1 h、4 h、24 h动脉血气分析,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无创机械通气后有效患者39例,呼吸困难缓解,动脉血气分析PO2上升(P<0.05),PCO2下降(P<0.05),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作者:刘仁水;郑大伟;唐小丽;张田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4例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74例患者的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治疗组采取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的方式治疗患者疾病.对照组选择单一药物强的松对患者进行病情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浆血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GFR含量情况明显趋于正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浆血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GFR含量情况相较于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更有帮助,患者在使用药物联合治疗后的恢复速度更快,在临床上的价值更高,值得进行研究.

    作者:刘典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用于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AOFAS评分

    目的 探究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用于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AOFAS评分.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胫前切口并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胫前减张切口与LCP内固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AOFAS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相比低(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胫前减张切口与LCP内固定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情况,有助于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戚卫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8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心理舒适评分;不同时间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生理舒适评分、心理舒适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舒适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减轻患者身心应激的发生,减少血压和心率波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作者:徐璐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选择其中的6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为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3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都发生显著变化,其满意度、焦虑情绪和遵医行为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理问题会对其遵医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遵医行为,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取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左西孟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C组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对3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PAMP、PCWP、SVR及R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PAMP、PCWP、SVR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坦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要高于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金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34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纳入6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外,对健康教育进行开展.护理后,就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8.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达到95.52%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79.1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在顽固性心衰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于顽固性心衰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顽固性心衰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参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参数治疗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顽固性心衰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较大,给予患者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提高心功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易云柏;吴小刚;李晓红;袁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紫杉醇单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紫杉醇单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分为X组和Y组,各50例.Y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X组在Y组的基础上进行紫杉醇单药联合治疗.对比X、Y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Y组治疗前的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Y组治疗后的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X组的较低(P<0.05);相对于Y组的治疗效果(14%),X组的(32%)较高(P<0.05).结论 紫杉醇单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卫锋;熊星辉;杨文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研究分析微型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微型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正畸患者72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钉支抗予以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非植钉支抗予以治疗,8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8个月治疗后,其微型种植体未发生不适症状表现,前牙覆盖状况正常,患者面部形态的恢复状况良好.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及上中切牙倾角差与参考组相比,其增大幅度明显性大于后者(P<0.05);观察组磨牙位移与参考组相比,其降低幅度显著性小于后者(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幅度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钉支抗对其予以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所具有固定程度佳,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守吉;刘倩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比较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及临床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4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别开展CT检查与MRI检查,将CT检查作为对照组,将MRI检查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并且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95.83%(46/4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91.67%(4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来说两种检测诊断方式均有一定优势,但观察组早期(Ⅰ、Ⅱ级)诊断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5%;③针对骨质侵蚀和骨质硬化等骨质异常诊断,对照组的检测诊断率分别为100.00%(28/28)和95.00%(19/20)优于观察组的85.71%(24/28)和85.0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3.17,P<0.05).结论 MRI检测诊断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而CT检测诊断则在病变分级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优势,因此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当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晓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微信平台在宫颈癌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在宫颈癌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宫颈癌高危患者100例,经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在入院时实施健康教育,5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入院健康教育的同时,采用微信平台加强随访,观察比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①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疾病认知能力(7.26±1.24)、按时复诊(6.04±1.31)、治疗依从性(8.39±1.32)、健康行为(8.52±1.34)以及情绪管理(8.38±1.33),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健康知识水平掌握情况:观察组基础知识43例、感染途径44例、易感因素41例、宫颈癌相关知识44例、预防与治疗41例、定期TCT检查40例,观察组各项健康知识水平掌握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能让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戈永华;周强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显微镜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显微镜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6例,以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分组依据,将56例入选者分成以下两组:予以28例实验组患者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予以28例对照组患者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比对照组的21.43%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2.6±0.9)d,明显比对照组的(3.5±1.1)d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显微镜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施以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曹用立;秦允清;张沛泳;周玉川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究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126例DM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63例)与研究组(63例),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降血脂治疗,比较两组斑块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斑块厚度、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斑块厚度(0.19±0.01)cm、IMT(0.09±0.01)cm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1.04±0.47)mmol/L、HDL-C(2.92±0.59)mmol/L、LDL-C(1.12±0.33)mmol/L、TC(3.55±1.13)mmol/L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中,社会职能(88.97±3.24)分、躯体疼痛(87.56±2.43)分、活力(86.35±2.62)分、精神职能(87.46±2.52)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结论 DM动脉粥样硬化应用抗凝、降血脂联合治疗后疗效与预后显著提升,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李美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二甲双胍对冠心病PCI术后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120例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常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他汀类药物;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50 mg口服bid,治疗1年.分别于治疗前后空腹卧位采血查网膜素-1及内脂素.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OE-1及内脂素水平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OE-1水平明显升高,为(380.22±78.24)ng/mL vs(247.46±56.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水平明显降低(,5.78±0.52)μg/L vs(3.24±0.6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延缓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煜;张胜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获得临床确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在短时间内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庆;徐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