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治疗效果

刘典

关键词:联合治疗, 强的松, 来氟米特, 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
摘要:目的 探究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4例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74例患者的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治疗组采取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的方式治疗患者疾病.对照组选择单一药物强的松对患者进行病情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浆血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GFR含量情况明显趋于正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浆血蛋白含量,血肌酐含量,GFR含量情况相较于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更有帮助,患者在使用药物联合治疗后的恢复速度更快,在临床上的价值更高,值得进行研究.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80例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物理组采用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咪喹莫特组给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HPV DNA病毒载量.结果 咪喹莫特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和物理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喹莫特组复发率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PV DNA病毒载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咪喹莫特组HPV DNA病毒载量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大,可有效清除瘤体,降低HPV DNA病毒载量,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月娟;边庆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探讨

    目的 对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因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贫血以及发热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无上述临床表现的正常人群200例,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样本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收集两组患者在MCH、MCHC、PDW-SD、MCV以及HCT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计算研究样本的阳性概率,经实验研究后,两组研究样本在以上几方面的指标差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182列,共出现91%的阳性率,对照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92列,共出现4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能够对患者当前的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诊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腺癌晚期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改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病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客观缓解19例,总有效率23.33%,对照组完全缓解病患无,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客观缓解17例,总有效率1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维生素支持在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中能够在充分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加剧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史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45例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A组的95.56%;B组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等均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B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情况显著优于A组.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免疫力.

    作者:李红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取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左西孟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C组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对3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PAMP、PCWP、SVR及R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PAMP、PCWP、SVR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坦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要高于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金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评价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压力导管组(术中使用压力监测消融导管,20例)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普通盐水灌注消融导管,20例),比较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压力导管组X线曝光时间小于对照组[(29.4±6.4)min vs.(34.6±7.7)min,P<0.05].结论 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安全、有效,相比于普通盐水灌注导管可以降低X线曝光时间,但未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波;朱国平;彭飞;蒋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进行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以及安全性探讨分析.方法 将4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为参考组(200例)与实验组(250例),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参考组,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血凝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参考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良好,适合推广.

    作者:李继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显微镜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显微镜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6例,以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分组依据,将56例入选者分成以下两组:予以28例实验组患者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予以28例对照组患者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比对照组的21.43%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2.6±0.9)d,明显比对照组的(3.5±1.1)d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显微镜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施以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曹用立;秦允清;张沛泳;周玉川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无创机械通气前、治疗后1 h、4 h、24 h动脉血气分析,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无创机械通气后有效患者39例,呼吸困难缓解,动脉血气分析PO2上升(P<0.05),PCO2下降(P<0.05),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作者:刘仁水;郑大伟;唐小丽;张田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用于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中选出9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且术后发热率4.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用于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朱圣煌;胡军全;李彤;刘凡;周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86.4±11.2)分较对照组高(72.6±10.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骨关节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佩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个性化健康管理对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管理对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经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来的112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组(观察组563例)和普通宣教组(对照组563例)进行干预,剔除失访病例48例,终1078例纳入统计,其中观察组554例,对照组524例.对比经不同健康干预方式3年前后两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改善情况以及两组的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经χ2检验,干预后两组在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健康管理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有明显效果,因其显示的固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体检中心推广.

    作者:岳凤娟;令狐颖;胡德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2例接受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6年3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实施常规定位后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盲穿,共36例,研究组实施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44%,总穿刺总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55.56%,总成功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内静脉血透长期管置管术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置管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翔;林周美;黄波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较好缓解患者各种症状,清除风险隐患,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成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予以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根据数字单双号将其分两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动力系统治疗,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78.05%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5.12%(P<0.05);研究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及术中出血量、腔通气时间及黏膜恢复时间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疼痛缓解,而且还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诚富;施辉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研究组为2.3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有效途径,在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和降低并发症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卢林生;谢春梅;卢俊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研究资料为老年脑出血患者90例,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神经功能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质量、疼痛程度、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7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儿保科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及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为(1.43±1.32)mg/L、降钙素原为(14.33±2.42)ng/mL,对照组D-二聚体为(0.25±0.21)mg/L、降钙素原为(0.41±0.25)ng/mL,观察组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度脓毒血症、重度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3组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随着脓毒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的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脓毒血症症状的严重程度,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含量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及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振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七氟烷吸入诱导与静脉诱导麻醉在心脏手术患儿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七氟烷吸入诱导和静脉诱导麻醉于小儿心脏手术中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80例心血管病患儿,全部以手术进行治疗,按照麻醉操作的不同为患儿分组:使用七氟烷进行吸入诱导麻醉的40例患儿归入研究组,通过静脉进行诱导麻醉的4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手术状况及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诱导后碱剩余量比对照组少,动脉阻断时间、开放到复律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血压变化、多数气血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幅度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诱导和静脉诱导麻醉对心脏手术患儿者的血压和气血均无明显影响,但是七氟烷吸入诱导的起效速度更快,生理功能影响更小,所以在心脏病患儿的手术中应优选七氟烷吸入诱导.

    作者:吴文鴶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关于多元化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的探讨

    21世纪,我国面临着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人口结构现状,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基础服务建设的首要难点与重点.基于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多方面需求,大力发展多元化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减轻社会家庭养老负担,有助于实现发展和谐社会,共创幸福未来的美好愿望.本文从我国多元化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多元化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的发展策略,希望对我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肖莉芬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