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宋振兴

关键词:D-二聚体, 降钙素原, 脓毒血症, 检验, 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7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儿保科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及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为(1.43±1.32)mg/L、降钙素原为(14.33±2.42)ng/mL,对照组D-二聚体为(0.25±0.21)mg/L、降钙素原为(0.41±0.25)ng/mL,观察组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度脓毒血症、重度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3组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随着脓毒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的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脓毒血症症状的严重程度,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含量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及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某团场小学水痘暴发调查

    目的 通过一起水痘疫情调查处理,描述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因素和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疫情发生于2016年5月19日~6月7日,共搜索到17例病例,发病高峰为6月2日,共报告9例,占总病例数的53%.在出现病例的4个班级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情况调查,102名学生均无水痘疫苗免疫史,接种率为0.结论 本次水痘疫情主要是由于首发病例未及时报告、隔离,与其他学生通过玩耍等方式接触引起的校内流行.水痘疫苗接种率低、教室通风和晨检制度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此次疫情的重要因素.

    作者:韩菲;马晓玲;赵永年;于亚乐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腹腔镜腹膜法人工阴道成型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接受腹腔镜腹膜法人工阴道成形术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指导,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择取3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罗湖术式),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对照组(16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外,根据术后随访发现的问题加以生理、心理、术后性生活指导及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6例患者中手术成功35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人工阴道狭窄的现象.35例患者术后有性生活,且FSFI(性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21分,干预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佳,且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以腹腔镜腹膜法人工阴道成形术,患者的术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存在一定问题,通过专业系统化的随访团队进行术后随访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和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柯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用于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AOFAS评分

    目的 探究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用于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AOFAS评分.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胫前切口并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胫前减张切口与LCP内固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AOFAS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相比低(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胫前减张切口与LCP内固定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情况,有助于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戚卫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改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7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比参照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药物治疗,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彪;刘彬彬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0.15%与0.08%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0.15%与0.08%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实施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的产妇中选择符合条件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产妇术中镇痛追加0.15%的罗哌卡因,为观察组;另40例产妇术中镇痛追加以0.08%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的舒芬太尼,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追加剂量前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比较分析0.15%与0.08%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追加剂量后VAS评分较追加剂量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产妇VAS评分(2.75±0.68)显著低于对照组(4.53±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5%)进行比较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5%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0.08%浓度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作者:程顺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经验总结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3月本院对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52.6岁.结石长径0.8~5.5 cm,平均2.5 cm.结果 2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0~180 min,平均87 min;9例患者未阻断肾动脉,14例患者肾动脉阻断14~39 min,平均27 min;术中失血量50~450 mL,平均160 mL,无输血病例.术中15例患者放置双J管,放置双J管时间3~8 min,平均4.2 min.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7~22 g/L,平均为10.9 g/L.术后1 d测血清肌酐19例较术前升高,4例较术前下降,平均升高12%.术后住院7~18 d,平均11.2 d.结论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吸收线单层缝合肾实质切实可靠.对于合并同侧肾上腺肿瘤、肾囊肿、肾盂旁囊肿等疾病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任宇;于广海;杜浩;王艳龙;于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45例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A组的95.56%;B组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等均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B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情况显著优于A组.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免疫力.

    作者:李红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7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儿保科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及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为(1.43±1.32)mg/L、降钙素原为(14.33±2.42)ng/mL,对照组D-二聚体为(0.25±0.21)mg/L、降钙素原为(0.41±0.25)ng/mL,观察组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度脓毒血症、重度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3组患儿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随着脓毒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的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脓毒血症症状的严重程度,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含量在脓毒血症患儿临床检验及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振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80例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物理组采用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咪喹莫特组给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HPV DNA病毒载量.结果 咪喹莫特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和物理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喹莫特组复发率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PV DNA病毒载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咪喹莫特组HPV DNA病毒载量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大,可有效清除瘤体,降低HPV DNA病毒载量,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月娟;边庆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获得临床确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在短时间内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庆;徐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体位下PELD治疗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不同体位下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有症状的老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54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接受PTED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腰痛情况和腰椎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中进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VAS疼痛评分、ODI评分较同组术前均得到有效缓解(P=0.034);在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术中动脉血气分析可见两组间PaO2、PaCO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31,P=0.027).而侧卧位组,患者满意度、再次接受手术意愿及推荐其他患者接受相同手术数量均高于俯卧位组.结论 对于接受PTED的老年患者而言,侧卧位相较于俯卧位手术效果均确切,但侧卧位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更小.

    作者:许立臣;许卫兵;刘沂;杨东方;张海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71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常规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此基础上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葫芦岛市13类市售食品微生物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葫芦岛市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情况,统计本市疏于监管的食品卫生方向,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为下一步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葫芦岛市的6个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点采集13类样品195例,根据相关规定对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8种致病菌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以及生物鉴定.结果 13类195例样品共检出微生物54例,其检出比例为27.6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比例较高;不同种类食品之间微生物检出比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02,P<0.05),其中发酵乳、火腿和烧烤肉的微生物安全性较高,生禽肉、生畜肉和面包糕点的检出比例甚高;各种微生物的检出在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25,P>0.05),但龙港区和南票区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微生物的检出比例在各个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20,P<0.01),其中第二、三季度的检出率较高,其检出比例分别高达41.54%和51.32%.结论 葫芦岛市食品微生物检出率高,生冷制品的卫生存在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第二、三季度的微生物检出率高,应加强防范.

    作者:曹啸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去白细胞输血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讨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4例,应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血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白血病输血治疗效果、在输血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在输血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白血病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与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l2等混合药液在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作封闭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疼痛消失及缓解程度上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P<0.01).结论 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使患者局部疼痛迅速缓解,疼痛消失时间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友元;丁迎;廖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分析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的采血方式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者按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常规组(末梢采血)和研究组(静脉采血),每组32例.采血完毕后,通过专业仪器对常规组体检者和研究组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分析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查数据,并对其血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体检者的Hb、RBC、PLT等血液指标水平低于研究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指标高于研究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血采集方法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其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比末梢血采集方法更优,且临床应用价值高,适合进一步推广.

    作者:臧彩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吸氧浓度心肺复苏术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吸氧浓度心肺复苏术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吸氧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各30例.A组给予高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100%;B组为中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75%;C组为低浓度吸氧,氧气浓度为21%.对比3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术后,A组患者PaO2为(259.85±10.05)mmHg、SaO2值为(99.96±0.43)%均高于B组(126.69±6.87)mmHg、(95.87±1.27)%,且B组PaO2、SaO2值均高于C组(75.36±12.42)mmHg、(94.48±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PaCO2为(35.14±3.45)mmHg、(36.02±2.62)mmHg、(35.26±2.79)mmHg及pH值为(7.16±0.03)、(7.15±0.04)、(7.1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低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肺复苏至ROSC时间为(14.49±2.43)min及ROSC后6 h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78.26±12.73)分均高于A组(15.52±2.26)min、(70.14±2.85)分及C组(16.67±2.34)min、(54.49±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给予中浓度吸氧量有助于缓解患者脑组织损伤,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付春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仙方活命饮加减保留灌肠佐治急性盆腔炎25例

    目的 探讨仙方活命饮加减保留灌肠佐治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和头孢呋辛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保留灌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保留灌肠佐治.比较两组急性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白细胞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项炎性细胞因子监测值.结果 保留灌肠组急性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灌肠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白细胞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炎性细胞因子监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保留灌肠组各项炎性细胞因子监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仙方活命饮加减保留灌肠佐治急性盆腔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症状持续时间,缩短疗程,对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电;廖慧萍;廖志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的提高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的提高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行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舒适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疗效与预后均提高.

    作者:孙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对于卵巢肿瘤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92例卵巢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科室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期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服务,评价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 常规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用药观察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结果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士为卵巢肿瘤疾病接受腹腔镜治疗患者提供围手术期间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