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军
目的 研究CT对直径≤4 cm肾脏富血供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在肾脏肿瘤患者中选择60例为观察对象,对嫌色细胞癌(9例)、乏脂肪错构瘤(10例)、透明细胞癌(29例)、嗜酸细胞腺瘤(12例)进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不同肿瘤类型CT值与强化百分比.结果 嗜酸细胞腺瘤平扫CT值、实质期CT值[(41.60±8.35)HU、(130.33±26.28)HU]高于嫌色细胞癌[(36.81±6.35)HU、(99.18±17.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细胞腺瘤排泄期CT值(100.81±10.37)HU高于其他肿瘤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泄期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强化百分比[(1.38±0.62)%、(1.47±0.36)%]低于嫌色细胞癌(0.9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CT值、各期强化百分比对四种肾脏富血供肿瘤进行对比,能够明确各肾肿瘤病灶部位和病理类型情况.因此CT诊断在肾脏富血供肿瘤(直径≤4 cm)中有应用价值.
作者:肖琼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观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71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常规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此基础上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 将160例体检人群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体检引导,精细化组则实施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体检护理满意度;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干预前后体检人群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精细化组体检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组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组体检人群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精细化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有效减轻体检者不良情绪,缩短其体检等候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霞;李庆玲;张淑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较好缓解患者各种症状,清除风险隐患,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成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各33例.常规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普通护理干预;舒适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舒适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术后创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舒适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术后创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其疼痛感和不良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手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美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本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常规组护理当中应用一般护理;循证组护理当中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死亡率、手术实施率.结果 循证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比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死亡率、手术实施率显著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加速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降低和临床腹痛、发热等症状消失,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手术实施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45例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A组的95.56%;B组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等均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B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情况显著优于A组.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免疫力.
作者:李红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后路单侧椎弓根,将同种异体骨进行植入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将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进行结合来治疗,通过两组治疗方式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后,进行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中,锥体前缘高度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中Cobb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Cobb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达到46.67%、66.67%、93.33%,而对照组患者植骨融合率达到20.00%、33.33%、4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通过分组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患者作用非常明显,能有效增强植骨融合率,降低骨植入造成的缺损,缩小Cobb角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有重要作用.对临床推广应用有价值.
作者:张跃林;邱传军;龚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的提高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行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舒适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疗效与预后均提高.
作者:孙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分析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两组患者二甲双胍片作为基础降糖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添加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成本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对照组为(6.21±1.10)mmol/L,观察组为(6.18±1.07)mmol/L]、餐后2 h血糖[对照组为(7.85±1.21)mmol/L,观察组为(7.81±1.23)mmol/L]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对照组为(10.43±1.23)mmol/L、(10.32±1.41)mmol/L,观察组为(14.25±2.13)mmol/L、(14.16±2.32)m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差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12.50%)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物费用(885.74±11.5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625.00±15.3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均较佳,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高,但与甘精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30治疗成本明显较低,在实际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作者:兰浩;李文斌;陈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压力导管组(术中使用压力监测消融导管,20例)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普通盐水灌注消融导管,20例),比较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肺静脉隔离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压力导管组X线曝光时间小于对照组[(29.4±6.4)min vs.(34.6±7.7)min,P<0.05].结论 压力监测导管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安全、有效,相比于普通盐水灌注导管可以降低X线曝光时间,但未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波;朱国平;彭飞;蒋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留置肠梗阻导管组作为治疗组,留置胃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内高压的改善及对呼吸、循环、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24、48、72小时监测腹腔压力、肾功能、呼吸功能等指标.两组患者膀胱压、肌酐、胱抑素C、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小时腹围减小量、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较常规治疗降低腹内压更显著,且肾功能、呼吸功能、循环等功能明显改善.
作者:王爱文;王芳;成亚东;王杨周;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7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比参照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药物治疗,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彪;刘彬彬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选择其中的6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为3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3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都发生显著变化,其满意度、焦虑情绪和遵医行为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理问题会对其遵医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遵医行为,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对照组),30例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及肺氧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O时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研究组Ppeak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Pmean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4时研究组CL值显著限于对照组(P<0.05).TO时两组患者肺氧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两组患者P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研究组患者Pa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PET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Qs/Q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选择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杜鹃;张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当中,PYD/DPD、IGF-1、sclerostin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择取4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择取同期的41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尿液PYD/DPD、血清IGF-1及sclerostin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液PYD/DPD、血清IGF-1及sclerostin在不同骨折周期的水平.结果 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的尿液PYD/DPD、血清IGF-1及sclerosti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6周和12周时,试验组患者的尿液PYD/DPD、血清scleros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PYD/DPD、血清IGF-1及sclerostin水平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紧密的关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尿液PYD/DPD改变明显,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血清sclerostin指标在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可通过干扰Sclerostin的表达促进成骨,成为治疗骨质疏松并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方法.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同IGF-1的减少有关,对治疗骨质疏松及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提供新的亮点.
作者:刘训志;何澄;姬广林;朱文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取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左西孟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C组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对3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PAMP、PCWP、SVR及R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PAMP、PCWP、SVR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坦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要高于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金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与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l2等混合药液在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作封闭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疼痛消失及缓解程度上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P<0.01).结论 局部皮损区及椎旁区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使患者局部疼痛迅速缓解,疼痛消失时间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友元;丁迎;廖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在宫颈癌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宫颈癌高危患者100例,经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在入院时实施健康教育,5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入院健康教育的同时,采用微信平台加强随访,观察比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①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疾病认知能力(7.26±1.24)、按时复诊(6.04±1.31)、治疗依从性(8.39±1.32)、健康行为(8.52±1.34)以及情绪管理(8.38±1.33),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健康知识水平掌握情况:观察组基础知识43例、感染途径44例、易感因素41例、宫颈癌相关知识44例、预防与治疗41例、定期TCT检查40例,观察组各项健康知识水平掌握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能让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自我管理行动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戈永华;周强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腺癌晚期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改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病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客观缓解19例,总有效率23.33%,对照组完全缓解病患无,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客观缓解17例,总有效率1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维生素支持在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中能够在充分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加剧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史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