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丽;毛万成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诊断, 酶免疫法
摘要:目的 分析酶免疫法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50例甲亢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观察组(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免疫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研究组患者采取酶免疫法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照组也应用酶免疫法测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4.35±1.51)pmmol/L与正常对照组(8.28±3.26)p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与观察组在临床诊断甲亢准确率分别为92.0%、68.0%,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根据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甲亢的诊断有效性,对临床提高诊断甲亢疾病发挥重要意义.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富马酸喹硫平治疗9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采取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接诊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患儿170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80例采取奋乃静治疗,而研究组90例采取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比2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2周、4周、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患儿经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栗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对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32例本科的经皮椎体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41节椎体行椎弓根途径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共有19例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导致的椎体疼痛,13例为转移瘤导致的椎体疼痛.按照患者病因的不同将其分成肿瘤组及骨质疏松组.对整体骨水泥注射量和渗漏率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模拟标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中共有41个椎体成功实施了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在3~6mL,共有2节椎体有椎体前静脉渗漏情况出现,其渗漏率为4.9%(2/41),32例患者并没有肺栓塞、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出现.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施可以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等疾病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因为骨水泥存在较高的渗漏率,极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李长鹏;曾志强;彭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孕妇肥胖和血脂水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调查孕妇肥胖和血脂水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分娩的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调查孕妇的一般资料及孕期详细保健记录,并按照孕妇孕前的BMI、孕期增重情况等进行分组,比较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等,同时分析血脂相关指标与新生儿出生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孕妇孕期肥胖的情况下巨大儿的出生率、剖宫产率等均显著大于非肥胖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顾分析,甘油三酯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肥胖和空腹血脂水平都会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引起巨大儿出生率和孕妇剖宫产率的升高.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输氧头罩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输氧头罩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53例的病历资料,本组患者均使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同时使用输氧头罩治疗;归纳总结本组患者的治疗措施,评定患者治疗效果,为后续患者治疗提供经验借鉴.结果 应用输氧头罩治疗带有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以来,氧舱内氧浓度<23%,氧浓度极少超标;治疗时可保证病人治疗必需的氧浓度87%以上,治疗有效率83%,具有明显的疗效,操作简单、实用、安全舒适、有效.结论 将输氧头罩应用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充分满足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需要,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国华;钟江;杨滢;李金玉;邱洁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常发生在基底和顶叶,梗死病灶I级和I级单发病例较多,I I级多发病例较多.经过临床治疗,高血压I级患者总效率为82.2%,I级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I I级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6.7%,I级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好.结论 高血压作为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抗凝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孙海林;孙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各60例精神科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价量表(IPROS)各项评分以及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技术及护患沟通等各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环境、护理操作技术及护患沟通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和个人卫生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解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高龄前列腺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高龄前列腺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0.22±13.95)分和(39.91±11.3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高龄前列腺根治术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疗效评定及报道分析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83例重症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83例患者分为常规救治组和机械通气组.常规救治组41例患者以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机械通气组42例患者加以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指标:(1)平均住院时间;(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R、pH、SaO2、PaO2的差异.结果 (1)机械通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51±2.23)d相比于常规救治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4.39±3.12)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2,P<0.05);(2)治疗前2组HR、pH、SaO 2、Pa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机械通气组HR、pH、SaO 2、PaO 2指标分别为(85.18±8.71)次/min、(7.42±0.19)、(97.58±6.26)%、(87.18±9.71)mmHg相比于常规救治组[(98.43±11.29)次/min、(7.21±0.14)、(90.28±6.12)%、(65.43±8.29)mmHg]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重症心衰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陆宝海;王言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龙氏正骨牵引椅治疗颈椎病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龙氏正骨牵引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90例,应用龙氏正骨牵引椅治疗;对照组190例,传统牵引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146例(76.84%),显效41例(21.58%),无效3例(1.58%),总有效率为98.42%;对照组治愈125例(65.8%),显效43例(22.6%),无效22例(11.6%),总有效率为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氏正骨牵引椅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孙金水;李云;刘金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根据CNP的一般要求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对比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妇科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可舒联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血脂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可舒联用厄贝沙坦对腹型肥胖患者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腹型肥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以心可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厄贝沙坦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压、血脂指标,比较2种方案降压降脂效果.结果 经治疗,2组患者的SBP、DBP均明显下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LDL-C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可舒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具有优良的降压降脂作用,较单用厄贝沙坦,心可舒对降压无显著作用,但有助于血脂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择活动前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开展活动前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的10项内容为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结果 通过制定出的10项护理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后住院患者对入院介绍护士接待态度、夜间及时巡视、住院环境、使用呼叫器次数、健康指导、协助生活护理工作、用药知识指导、早晚交接班时床前问候、对护士及护士长的认识度及护理技术操作等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医护水准.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层级管理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研究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结果 研究组中的住院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0.9%);住院治疗总时间(6.34±1.20)d显著短于对照组(9.51±2.86)d;护理服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护理人员在管理方案实施前后考核程度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慧;陈兆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束,下肢疼痛症状减轻,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访视到位,术中体位安置舒适、到位,手术用物准备齐全,配合熟练、默契,术后心理护理到位,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丽;王明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探究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发生静脉血栓患的患者例数,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共发生静脉血栓3例,其中1例肺癌,1例乳癌,1例NHL,占置管患者总数的2.72%;其中2例经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均得到好转,无需拔出PICC,1例拔出PICC并介入放置滤网后行溶栓治疗,得到好转.结论 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疾病因素、化疗、置管等,早期血栓风险评估、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是预防形成血栓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莉;胡敏;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3D HyCoSy)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中应用价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输卵管源性不孕症的患者40例,行超声输卵管造影(HyCoSy)与X线下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观察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HyCoSy表现,以HSG检查为标准,HyCoSy检查输卵管阻塞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2D HyCoSy与3D HyCoSy,输卵管扭曲检出率分别为27.27%、3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D HyCoSy检查输卵管阻塞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67%,92.31%,92.21%.结论 HyCoSy在评价输卵管源性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性方面均具有较高准确性,3D HyCoSy观察输卵管走行方面优势更明显.

    作者:段爱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米力农与左西孟旦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比较

    目的 分析米力农与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9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给药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52.9±5.7)%、LVDD(38.6±2.7)mm、6 WMD(489.7±52.3)m;对照组治疗后LVEF(43.8±4.3)%、LVDD(45.7±3.5)mm、6 WMD(386.6±51.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效果优于米力农,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国良;万珍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联合用药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3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鞠德仁;郑咏梅;李青;冯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6例抑郁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均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和随访期间的用药依从性,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作用和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6个月时,用药完全依从40例、部分依从3例,不依从0例;1年时,用药完全依从37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1例.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以防治疾病复发.

    作者:胡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保守治疗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孕三烯酮治疗,对这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血清CA 125、E 2水平、VAS以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CA125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廖灿;吴杰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