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特点及临床护理措施

刘爱香;刘叶兰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新生儿, 特点,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并发症护理和检测进行总结,促进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 选取糖尿病母亲新生儿85例,在住院中给予予各项护理举措,包括产前监护和护理、分娩过程中相应监护和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的监护和处理、注意新生儿喂养的合理化和有效性、制定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血糖变化.结果 所选取的85例IDMS患者当中,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状况有3例,发生低血糖为4例,先天畸形为4例,经过对其实施住院治疗及观察后,病症得到全面恢复,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其并发症病情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不突出,对新生儿开展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护理,对于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的治疗与减少起到关键性作用.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上下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法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2.18±3.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5±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下平衡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明显,视觉疼痛评分低,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许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介入治疗与腹腔镜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介入治疗与腹腔镜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介入组(32例)和腹腔镜组(28例),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HC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内妊娠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0.65±25.17)mL较介入组(158.67±29.86)mL显著减少,且手术时间(78.94±11.32)min、住院时间(5.61±1.03)d、HC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30.12±6.71)d、月经复潮时间(26.79±1.68)d均较介入组手术时间(110.37±20.16)min、住院时间(10.56±2.38)d、HC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58.17±12.96)d、月经复潮时间(63.74±10.25)d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内妊娠率(25.00%)较介入组显著升高(3.13%)(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进行治疗较介入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促进术后生育功能迅速恢复.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一线化疗至少4个周期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疾病处于稳定或部分缓解(PR)期,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药替吉奥治疗.比较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与生活质量,观察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1)2组患者完成4个周期治疗后,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3)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中恶心呕吐、腹泻及厌食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4)2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1个月与5.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较好,且低毒、安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与应用.

    作者:王月;陈铁军;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3D HyCoSy)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中应用价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输卵管源性不孕症的患者40例,行超声输卵管造影(HyCoSy)与X线下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观察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HyCoSy表现,以HSG检查为标准,HyCoSy检查输卵管阻塞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2D HyCoSy与3D HyCoSy,输卵管扭曲检出率分别为27.27%、3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D HyCoSy检查输卵管阻塞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67%,92.31%,92.21%.结论 HyCoSy在评价输卵管源性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性方面均具有较高准确性,3D HyCoSy观察输卵管走行方面优势更明显.

    作者:段爱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肺功能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探讨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1.25%)、疾病因素(2.50%)、治疗因素(3.75%)、测定因素(3.75%)、心理因素(1.25%)、患者配合因素(7.50%),其中患者配合因素对检查的影响大,为7.50%,其次是治疗因素与测定因素,皆为3.75%.结论 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促进肺功能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效果.方法 抽取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癌症相关性乏力程度、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无疲乏率高达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0%(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则为7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论治处理,不仅可改善相关性乏力程度,同时也可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田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常发生在基底和顶叶,梗死病灶I级和I级单发病例较多,I I级多发病例较多.经过临床治疗,高血压I级患者总效率为82.2%,I级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I I级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6.7%,I级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好.结论 高血压作为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抗凝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孙海林;孙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对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32例本科的经皮椎体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41节椎体行椎弓根途径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共有19例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导致的椎体疼痛,13例为转移瘤导致的椎体疼痛.按照患者病因的不同将其分成肿瘤组及骨质疏松组.对整体骨水泥注射量和渗漏率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模拟标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中共有41个椎体成功实施了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在3~6mL,共有2节椎体有椎体前静脉渗漏情况出现,其渗漏率为4.9%(2/41),32例患者并没有肺栓塞、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出现.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施可以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等疾病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因为骨水泥存在较高的渗漏率,极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李长鹏;曾志强;彭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抽取全身麻醉患者82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保温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应激和术后复苏情况.结果 术中观察组AD、NE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完全清醒时间是(45.5±10.2)min,远低于对照组的(75.2±14.2)min,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肯定,其术中应激反应较小,术后复苏快,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顾奕;齐云;郑海燕;许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并且需要踝关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和普通路径护理.然后比较2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结果内容主要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的焦虑程度、医院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已经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18.14±2.15)d和住院费用(10068.59±3961.36)元明显比对照组低[(23.87±1.65)d、(16968.21±9638.23)元],干预组患者患者的焦虑评分(10.32±0.30)分,低于对照组的(21.02±0.36)分,并且护理满意度(92.36±4.90)分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12.96±0.25)分高于对照组[(89.12±4.65)分、(6.39±0.23)分],临床疗效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普通的护理模式对比发现,新型的临床护理确实可以让踝关节骨折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降低减少住院天数费用、整体也降低了患者焦虑程度,治疗护理满意度也有提升,从而有利于改善骨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名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对比分析2组护生的教学结果 .结果研究组护生沟通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能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改善护理教学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龙兰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级责任制护理在普通儿外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普通儿外科护理工作中分级责任制的应用.方法 对普通儿外科15名护士实施分级责任制管理,同期选取400例儿外科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以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前进行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以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后进行护理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 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后,护士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巧、急救措施、护理水平、病房管理、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强,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压力感也随之减轻.结论 对普通儿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级责任制管理后,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责任感,使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充分发挥了普通儿外科的护理资源,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让患儿及家属更加满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和保障.

    作者:汪会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系统干预对口腔科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干预对口腔科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口腔科实习的32名实习生,采用手卫生知识培训,将手卫生纳入实习手册考核中,加强带教老师的手卫生管理,提高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和手卫生带教意识等系统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施系统干预后,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得分由干预前的(38.6±5.7)分提高到(76.5±4.6)分,手卫生执行率由26.2%提高到64.1%,洗手正确率由21.4%提高到60.1%,以上数据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系统干预,可提高实习生手卫生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作者:黄北南;钱思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部多耐药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部多耐药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8例因多重耐药杆菌感染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的分为2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并对细菌清除率与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70.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部多耐药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菌株的清除率较高.

    作者:况晓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孕妇肥胖和血脂水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调查孕妇肥胖和血脂水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分娩的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调查孕妇的一般资料及孕期详细保健记录,并按照孕妇孕前的BMI、孕期增重情况等进行分组,比较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等,同时分析血脂相关指标与新生儿出生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孕妇孕期肥胖的情况下巨大儿的出生率、剖宫产率等均显著大于非肥胖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顾分析,甘油三酯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肥胖和空腹血脂水平都会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引起巨大儿出生率和孕妇剖宫产率的升高.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层级管理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研究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结果 研究组中的住院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0.9%);住院治疗总时间(6.34±1.20)d显著短于对照组(9.51±2.86)d;护理服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护理人员在管理方案实施前后考核程度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慧;陈兆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茵芩清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胆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茵芩清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结石患者12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就茵芩清肝汤治疗(观察组,60例)400 mL,分2袋,1袋/次,2次/d,早晚饭0.5 h后服用与胆宁片治疗(对照组,60例)0.25g/片,2片/次,3次/d,对治疗结果 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患者超声影像学评分(8.21±0.15)低于对照组(8.95±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芩清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优秀,且具有改善患者超声影像学评分功效,值得推广.

    作者:袁涛;王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腹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实施剖腹产手术孕妇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生素的使用分为2组,研究组73例,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式,对照组73例,采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剖腹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17.8%,且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2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腹产手术孕妇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式,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应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常规护理,并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的系统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研究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舒适度.结果 对照组食欲下降(45.0%)、恶性呕吐(42.5)、脱管(27.5%)、并发症发生率(20.0%)、满意度(65.0%);研究组食欲下降(30.0%)、恶性呕吐(20.0)、脱管(5.0%)、并发症发生率(7.5%)、满意度(92.5%).可见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直肠癌术后化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细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使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8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患儿分成研究组50例和常规组36例,予以常规组患儿常规对症治疗,在常规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早于常规组患儿(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常规组患儿的75.0%(P<0.05),住院时间为(10.3±2.9)d,短于常规组患儿的(7.4±1.6)d(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可快速缓解患儿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友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