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林宁峰;刘昌明;李国敏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双极等离子,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剜除术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和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BPH患者303例,PKRP组143例,年龄(73±13.4)岁,前列腺体积(76.5±22.5)ml;PKEP组160例,年龄(74±11.6)岁,前列腺体积(74.3±26.5)ml.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残余尿量、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组织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3个月内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BPH均有满意疗效,但PKEP在术中出血量及切除组织量方面更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50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50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研究,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500例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指标的筛选与比较.结果 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0~49岁,其次是50~59岁;ER阳性率69.60%,PR阳性率72.00%,明显高于阴性率(P<0.05).随着年龄段的增大,ER的阳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R除40~49岁间阳性率高外,其余各年龄段均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HER-2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PR和HER-2是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病理指征,应积极通过宣传教育督促广大女性定期进行相关体验,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周永松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近期生活质量(QOLI-74)各维度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QOLI-74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明显上升,且较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整体护理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芳荣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叶下珠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叶下珠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H22细胞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叶下珠复方低剂量组[0.2g/(kg·d)]、叶下珠复方中剂量组[1.0g/(kg·d)]、叶下珠复方高剂量组[5.0g/(kg·d)]共5组,连续给药8天后处死,测量小鼠的瘤重、胸腺指数、脾指数,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叶下珠复方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0.3%、49.9%、50.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低、中、高剂量组间的肿瘤抑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叶下珠复方对H22小鼠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肿瘤生长抑制率与给药剂量间不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李思明;裴晶;李伟;徐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达英-35与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PCOS患者78例,随机分为达英-35组和达英-35及二甲双胍联用组.达英-35组接受达英-35单独治疗,联用组接受二甲双胍及达英-35治疗,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睾酮(T).结果 经治疗3个周期后,达英-35组治疗后LH、LH/FSH、E2和T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FSH下降不明显(P>0.05);而联用组治疗后LH、FSH、LH/FSH、E2、和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联用组与达英-35组比较,FSH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用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水平.

    作者:夏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索拉菲尼相关的冠状动脉痉挛机制

    依据临床报道及药物靶点研究的进展,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和帕唑帕尼这些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高血压已众所周知,其引起的心肌缺血也已经有报道,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道阻滞剂相关缺血的机制进一步探讨以助于临床医生接受这一不良反应.

    作者:陈振;管生;李明省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不阻断肝门血流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1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分析138例不阻断肝门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的病例与同期进行的210例第一肝门阻断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病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不阻断肝门切肝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Pringle's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肝功能较Pringle's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哲;刘凯;张博;杨家和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因不能排卵多半有不孕症,目前关于其治疗只要有药物和手术治疗.其目的 均以建立排卵性月经周期及降低雄激素水平等方法促使患者排卵并受孕.但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仍需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自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应用于临床后,弥补了药物治疗的不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谌业志;朱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

    目的 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进行评估及相关临床研究中应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8例,其中经过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属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从年龄上、性别、病史长短等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服用二甲双胍片,干预组增加太罗(罗格列酮钠片);对两组患者进行(Sen)、FBG、FINS的相关测定、统计.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在FBG、FINS、Sen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敏感指数较对照组高,说明二甲双胍片联合罗格列酮钠片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西药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大大的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救治质量,临床上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潘润洪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开展颅脑手术但未发生颅内感染的2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颅内感染的发生与急诊手术、脑脊液漏、术后放置引流管、术后切口积液、后颅凹部位的手术、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h均与颅内感染呈显著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大多数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青霉素耐药,对(去甲)万古霉素及磺胺嘧啶均敏感.结论 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依据药敏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以尽快控制感染.

    作者:刘海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艾迪注射液联用减轻中晚期肺癌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减轻中晚期肺癌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中晚期肺癌患者54例,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用DDP、VDS、VP-16、MMC、CTX、VCR方案,治疗组加艾迪注射,对两组出现的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结果表明,艾迪注射液能减轻中晚期肺癌化疗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程度.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减轻中晚期肺癌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史绍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危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ICU收治的87例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加强危重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巨小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综合观察

    目的 通过探讨常用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方法,综合分析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泌尿科120例泌尿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90例,观察组分别行体外复式冲击波碎石治疗、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药物(肾石通冲剂、排石汤)治疗,对照组未行任何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康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体康复程度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泌尿结石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终达到取得良好效果、减轻痛苦、安全有效的目的.

    作者:黄明坦;梁国挺;叶泽兵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自然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IU,术者在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粒(1mg)置入直肠内(深度4cm~5cm),保留30秒,待其溶解后取出手指;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IU,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促进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从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且方法简易,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谢光荣;陈艾;李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以华师社区托老中心为例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方法 对广州市石牌街华师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托老中心负责人及入住老人进行调查访谈.结果 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的托老中心的环境、基本设施、医疗设备好,医务人员、陪护人员素质高,入住老人得到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及医疗健康保障.结论 高校养医结合的养老模式解决了空巢、高龄及患病离退休老教工的困境,减少了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具备了高校教工养老可行性.

    作者:梁德英;苏玉英;温佑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酒精肝诊治与预防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肝诊治与预防的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 选取诊治的酒精肝患者14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普罗宁联合其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HA、PCⅢ、L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酒精肝发病表现多样,诊断应综合考虑,联合治疗的方法有一定疗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但是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梁铭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社区护理现状对高职护生技能要求的研究

    目的 了解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护理技能的具体要求,分析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生应该具备的护理技能.方法 选取武汉市主城区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实地观察与数据收集,掌握社区护理基本情况;对选取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84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常用的护理技能包括:手卫生与感染预防、无菌技术、各种注射技术、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技术、患者跌倒的预防技术等.结论 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现代护理的需求,采取校企结合的模式,着重引导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燕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盆腔淤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进行子宫卵巢及其盆腔血管多切面扫查,并记录病变部位、范围及血流特点.结果 双侧盆腔静脉曲张24例,单侧46例,其中左侧38例,右侧8例,内径宽达8mm,脉冲多普勒检测静脉频谱为低速无波动性血流,速度2.8~8cm/s.结论 超声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准确可靠,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翟怀鸿;范俊萍;王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30例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操作[1],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现对30例输液反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琼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感染的监测作用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定量测定在AECOPD感染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45例,比较治疗前后CRP、血沉、白细胞计数、中性分类、体温及胸部X线检查变化情况.结果 CRP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分类比值,治疗后CRP有明显下降.结论 CRP可作为AECOPD患者急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估计感染严重程度和监测抗生素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梅晞;蒋明;陈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利用血常规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OW)筛查方法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0年6月间随机抽取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包括结果检测正常60例,设为对照组,缺铁性贫血52例,设为观察组A,轻型地中海贫血34例,设为观察组B,观察对比三组血常规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OW)的筛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RDW在10.5~14.5%,观察组A的RDW在>14.5%,相符率为100%,观察组B的RDW在<14.5%,轻型α地贫的相符率为75.4%,轻型β地贫的相符率为89.1%,观察组A与观察B组的筛查相符率间存在一定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血常规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筛查方法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准确率较高,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爱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