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50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周永松

关键词:乳腺癌, 病理特征, 分子生物学
摘要:目的 通过对50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研究,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500例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指标的筛选与比较.结果 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0~49岁,其次是50~59岁;ER阳性率69.60%,PR阳性率72.00%,明显高于阴性率(P<0.05).随着年龄段的增大,ER的阳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R除40~49岁间阳性率高外,其余各年龄段均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HER-2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PR和HER-2是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病理指征,应积极通过宣传教育督促广大女性定期进行相关体验,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43例脑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肢体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有显著性改善(Z=1.523,P<0.05);患者综合功能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改善(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早期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黄壮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90例

    单纯疱疹并不引起生殖器疱疹和口周围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病科疾病,因病人用单一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增加痛苦,为家庭带来经济负担.2001年1月~2006年6月,对门诊智能生物微矩(芯片)分析系统,优生监测疱疹病毒的阳性40例及女性生殖器疱疹50例,采取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对I型、II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书勤;杨万库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自然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20IU,术者在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粒(1mg)置入直肠内(深度4cm~5cm),保留30秒,待其溶解后取出手指;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IU,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促进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从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且方法简易,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谢光荣;陈艾;李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不阻断肝门血流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1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分析138例不阻断肝门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的病例与同期进行的210例第一肝门阻断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病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不阻断肝门切肝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Pringle's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肝功能较Pringle's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哲;刘凯;张博;杨家和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2例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11月的52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共52例,其中34例渗出少经引流换药治疗7~14d愈合.18例渗出较多引流换药,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行Ⅱ期缝合,2~3周完全愈合.5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给予极化液及换药治疗,3~4周愈合.结论 对肥胖患者术中操作轻柔,术后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治疗合并的基础疾病是促进术口愈合的关键.

    作者:蒙立琼;杨正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以华师社区托老中心为例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方法 对广州市石牌街华师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托老中心负责人及入住老人进行调查访谈.结果 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的托老中心的环境、基本设施、医疗设备好,医务人员、陪护人员素质高,入住老人得到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及医疗健康保障.结论 高校养医结合的养老模式解决了空巢、高龄及患病离退休老教工的困境,减少了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具备了高校教工养老可行性.

    作者:梁德英;苏玉英;温佑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10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于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或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入骨科的100例行中等以上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潜在性的手术风险因素作为参考变量,对术后出现死亡以及其他各种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死亡3例,死亡率为3%,出现1个或1个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占总数的25%.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关节置换术、肺部感染、心肺功能分级、脑梗塞、肾功能不全、体能状况评估及神志状况是手术后死亡及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受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刚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香青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豆甾醇、肉桂酸苯乙酯、胡萝卜苷.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香青藤中分离得到.

    作者:谢丽莎;李娉;龚志强;欧阳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浅谈减少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举措

    院外急救由于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患者病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意外情况发生多等多种原因,产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树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叶下珠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叶下珠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H22细胞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叶下珠复方低剂量组[0.2g/(kg·d)]、叶下珠复方中剂量组[1.0g/(kg·d)]、叶下珠复方高剂量组[5.0g/(kg·d)]共5组,连续给药8天后处死,测量小鼠的瘤重、胸腺指数、脾指数,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叶下珠复方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0.3%、49.9%、50.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低、中、高剂量组间的肿瘤抑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叶下珠复方对H22小鼠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肿瘤生长抑制率与给药剂量间不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李思明;裴晶;李伟;徐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目前我们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而长期卧床,加之老年人的运动及神经活力较低,其机体控制力及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老化的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1],这些都使得老年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郑碧霞等人研究发现压疮发生的平均年龄64.21岁,61岁以上占70.43%[2].

    作者:潘惠兰;杨文洁;陈英娜;郭静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诊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臂切割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急诊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前臂切割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2005年6月~2011年6月所收治35例前臂切割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半年~3年,肌腱损伤及正中神经、尺神经等神经损伤分别按TAM方法及BMRC提出的综合评价肢体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来评定疗效,前者优良率达89.29%,后者优良率达88.89%.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为伴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前臂切割伤患者进行一期临床修复,损伤小、操作精细,有助于患者进行及早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录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且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同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且在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一尔;林燕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

    目的 观察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36例门诊体检者空腹静脉血标本(以离心后无溶血、脂血及黄疸为纳入标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溶血前后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肌酐(Cr)、尿酸(UA)、白蛋白(ALB)、总蛋白(TP)、+等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2种血清中GLU、Cr、UA、ALB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溶血血清中ALT、AST、TP、K+测定结果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结论 溶血对一般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药冲击松解疗法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冲击松解疗法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冲击松解疗法联合理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理疗方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冲击松解疗法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理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毅;古剑雄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

    目的 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进行评估及相关临床研究中应用.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8例,其中经过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属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从年龄上、性别、病史长短等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服用二甲双胍片,干预组增加太罗(罗格列酮钠片);对两组患者进行(Sen)、FBG、FINS的相关测定、统计.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在FBG、FINS、Sen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敏感指数较对照组高,说明二甲双胍片联合罗格列酮钠片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西药二甲双胍片联合太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大大的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救治质量,临床上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潘润洪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因不能排卵多半有不孕症,目前关于其治疗只要有药物和手术治疗.其目的 均以建立排卵性月经周期及降低雄激素水平等方法促使患者排卵并受孕.但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仍需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自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应用于临床后,弥补了药物治疗的不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谌业志;朱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弹性食物嵌塞矫治器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索后牙食物嵌塞的有效疗法.方法 将47例后牙区混合型嵌塞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1例采用弹性食物嵌塞矫治器联合牙周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选磨调颌联合牙周治疗.满意度调查使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达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弹性食物嵌塞矫治器可有效防止食物嵌塞.

    作者:谢文忠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性脑血管病与脑血流灌注

    目的 探索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病情恶化的不利因素,提出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既往住院的因脑灌注不良诱发病情恶化的16例各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寻找诱发因素和正确的干预措施.结果 各种原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者8例,不适当降压者5例,液体反应致低血压状态者3例.全部患者均在规范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扩溶、升压等处理,12例迅速好转,顺利康复,有效率为75%.结论 脑血流灌注不良为各类急性脑血管病病情恶化的共同诱发因素,强调应把改善脑血流灌注做为急性脑卒中的基础措施进行关注.

    作者:何世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思路以及经验教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思路,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 总结2008年1月~2011年5月5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做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29例(其中破裂22例、流产7例),黄体囊肿破裂15例,卵巢囊肿扭转5例,急性盆腔炎4例,严重痛经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扭转1例.55例患者中45例行手术治疗,10例行保守治疗,5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5例手术患者中,43例病理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相符,误诊2例,准确率达95.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思路必须全面,包括患者病史采集、临床妇科检查结果、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疾病声像图特征等,综合分析对提高妇科急腹症的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云楠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