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峥;胡伟;周康永;左显明
急性白血病是病死率较高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护理工作在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根据白血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及产生心理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对策,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婧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9年6月期间82例中,2例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转达开腹,其余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病人手术治疗方式的首选.
作者:周青红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本起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意义,为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对流行期间发生的220例成人麻疹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儿童时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220例成人麻疹患者中,138例为临床诊断病例,82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人群分布中年龄在15~20岁者71例(32.3%).21~30岁111例(50.5%),31岁以上者38例(17.5%).男性123例,女性97例.男女之比为1.27:1,维族46例,汉族174例;职业以大学生为主,112例(占50.9%),其他职业83例(占37.7%),干部和个体只占11.4%,时间分布病例从2007年10月开始上升,2008年2月达高峰,4月开始下降,5月中旬终止;地区分布以来自南疆大学生和个体户发病为主,占92.7%(204/220);未接种疫苗或不详者147例(占66.8%),73例接种疫苗.结论 本起成人麻疹流行与未接种麻疹疫苗或疫苗免疫失败等因素有关,特别是流动人口免疫水平偏低,因此,在进一步做好儿童麻疹基础与强化免疫工作的同时,应加强成人麻疹疫苗的补种工作.
作者:米吉提·买买提;李娟;哈斯也提·依沙克;马莉;古丽努尔·买买提 刊期: 2009年第36期
1 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现状我院是区内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院现有职工209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1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2%;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56人,有博士后1人、博士34人、硕士287人.
作者:沈颖莉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治疗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针对不同伤情,行桡神经内移7例,外膜松解术9例,神经束内松解术8例,神经外膜部分缝合修复术6例,神经端端外膜间断吻合3例.结果 本组33例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33例患者中,优2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 肱骨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治疗要根据桡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
作者:段映海;孟向林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内镜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经GT或MRI诊断为垂体腺瘤的12例患者采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术中应用观察内镜进入单侧鼻腔,于鼻中隔后1/3处剥离鼻粘膜,将骨性鼻中隔根部离断,推向对侧,暴露蝶窦开口.咬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腔.打开鞍底,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12例患者中微腺瘤4例,大腺瘤8例,均达肿瘤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单鼻腔蝶窦入路是一种微创、暴露好、并发症少的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部分患者可局麻下手术.
作者:高山;何培武;石祥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的难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3月~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口服)病人37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4例,年龄15~86岁;伴呕吐9例,出现反跳18例,抢救成功率94.5%.
作者:王炳琴 刊期: 2009年第36期
中职学校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医护人才,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职学校的医学基础课,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房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椎管内联合麻醉是下腹部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术后通过预留硬膜外导管镇痛效果确切,但常用的低浓度局麻药复合吗啡的镇痛方案,常并发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我们应用布托啡诺替代吗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静芬;孙晓群;冯庆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正畸治疗患者应用种植支抗作为强支抗的不良反应(切牙牙根的吸收).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09年8月在本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26例病例资料.其中种植支抗组13例采用西安中邦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微螺钉种植体辅助正畸治疗,非种植支抗组1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矫治.两组设计均为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每侧以相同的力值滑动关闭间隙,内收上下前牙.根据正畸治疗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和记存模型,测量计算出治疗前后切牙的全长.结果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均有牙根吸收(P<0.05).种植支抗组的根吸收明显大于非种植支抗组的根吸收(P<0.01).测量结果还显示上颌中切牙及下颌中切牙的根吸收更为明显,根吸收量均大于侧切牙.结论 双颌前突拔牙病例,应用种植支抗矫治后,切牙牙根吸收明显.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经颈外深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经颈外静脉置管方法,其中24例经右侧颈外静脉置管,经左侧颈外静脉置管5例,失败1例.结果 成功29例,成功率达96.67%,术中、术后均无出血、气胸、气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本法成功率高,操作安全、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仕兰;陈正涛;潘琳;徐晔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我院外科部分科室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病历70份,统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70份手术病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平均用药时间1类切口5.6d,Ⅱ类切口7.2d,Ⅲ类切口7.5d.术前应用≤2h者2例(占2.86%),术前未用术中用者21例(占30%);术后应用≤24h者为1例,24~48h者为2例,均为Ⅰ类切口,占4.28%,绝大部分(46例占65.71%)术后给药时间达4~7d.单一用药者19例(占27.14%),2联用药者50例(占71.43%).结论 我院部分科室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作者:易培训;王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68例发生医院其菌感染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为3.1%,真菌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60.3%)、消化道(22.0%)、泌尿道(10.3%)等,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63.2%)、热带假丝酵母菌(14.7%),光滑假丝酵母菌(7.3%)、克柔假丝酵母菌(5.8%).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真菌感染以呼吸道部位多、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病原体.
作者:潘平生;陈丽萍;祝强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华盖散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班布特罗、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华盖散,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控制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华盖散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09年第36期
药学服务以患者方便、安全,满意为标准,通过药品调剂、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药学知识和信息.药学服务可以达到减少药害、提高药物治疗质量,节省医药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的积极效果.其具有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包括药物咨询、指导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收集等.本文结合药师在门诊药房的具体工作实践,从门诊药房窗口药学服务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如何做好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工作,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贾阳阳;于学东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7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6例低钾血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钾血症如得到积极诊治,预后较好,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宜及时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赵洪晶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重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均有顽固性水肿,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另外6例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症状,27例患者均行CBP治疗,分别比较前21例患者CBP治疗前后BUN、SCr、TCO2、GLU、UA、K+、Na+变化及后6例CBP治疗前后BUN、SOr、GLU、K+、Na+、MOMS变化.结果 前21例患者经CBP治疗后肾功能显著改善(P<0.01-0.05)、水肿明显消退,透析中血压、血耱保持稳定;后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P<0.05)、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完全纠正,血糖控制良好.结论 合理使用CBP治疗耱尿病肾病相关重症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华钦;邵秀娇;张莞灵;邓群英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3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急救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88例患者中,25例患者死亡,13例残废,350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准确的观察,正确的救治和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白素琼;帖敏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人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临床51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在栓塞治疗过程中应用循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使病人积极配合,降低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大大降低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死、残率.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的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对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死、残率,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玉梅;沈晓洁;裔粉娣;万淑华;李海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翻修原因分析:假体半脱位2例,假体松动5例,假体下沉2例,假体折断1例,不明原因行走疼痛2例,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结果 随访12例患者,有1例轻度疼痛,其余11例均感满意.结论 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不断更新手术器械及选用相匹配的人工假体,就可以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痛苦[2].
作者:关瑞祥;王丽宏 刊期: 2009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