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华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中剂量对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5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辅以腺苷蛋氨酸治疗,其中观察组(43例)使用2000 mg/d的大剂量,对照组(42例)使用1000 mg/d的小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的腺苷蛋氨酸可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钼靶X线技术诊断乳腺肿瘤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2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病理确诊,分析其钼靶X线确诊现象.结果 有30例患者表现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100.00%;有65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肿瘤,诊断率符合率为92.86%;经钼靶X线技术检查有95例患者与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5.00%.65例良性肿瘤中,28例患者为圆形,15例为椭圆形,22例为花瓣形.肿块内合并有粗颗粒融合性钙化点者20例.30例恶性肿瘤中,11例(36.67%)为叶状,13例(43.33%)为星状,6例(20.00%)为触须状;其中13例(43.33%)含有钙化点,4例(30.77%)为线状,2例(15.38%)为细沙状,1例(7.69%)为丝状,3例(23.08%)为簇状,3例(23.08%)为棍棒状.结论 要明确的对乳腺肿瘤状况进行诊断,可优先考虑钼靶X线技术,因该技术可将肿瘤的直接、间接征象确切显示,将良、恶性肿瘤在早期进行鉴别.
作者:张宏娟;周爱明;李秋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针刺干预联合尤瑞克林作用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后的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刺干预、尤瑞克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SSA(吞咽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评分分别为(17.7±3.0)分、(81.6±4.1)分,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2.8±3.6)分、(68.2±6.0)分,两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达到了90.00%,同样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国,将针刺干预与优瑞他林联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郑德泉;韩玉慧;刘江斌;江华;钟耀艺;吴义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对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63例新辅助化疗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后,以阴式彩超测量原发灶体积、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评估化疗效果.观察经阴彩超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 阴式彩超化疗后测定原发灶体积(240.57±93.64)cm3、Vmax(3.12±0.75)cm/s、RI(0.71±0.06),对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彩超评价化疗灵敏度92.73%,特异度87.50%,符合率92.06%.结论 阴式彩超是评价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有效手段,测定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能够较好的根据血流变化掌握病灶对化疗的反应,对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美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36例需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对照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00%.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损伤方面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的降低对喉返神经所产生的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沈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应用可达龙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101.28±10.57)次/min,SBP(101.26±16.38)mmHg,DBP(70.54±5.65)mmHg,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为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调节心率和血压起效迅速,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以及整体效果,旨意寻找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方便择取2012年1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26例结肠癌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病患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病患接受开腹手术.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整体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吗啡使用量、住院天数、镇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0.36±3.22)mg、(17.42±8.21)min、(63.28±32.14)h、(66.23±12.34)h、(8.63±1.21)d;对照组为(18.26±5.13)mg、(32.25±18.52)min、(96.41±33.91)h、(90.12±13.61)h、(11.52±1.36)d;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较短,手术时间较长,清扫淋巴结个数以及术中出血量为(6.63±2.51)cm、(189.57±13.25)min、(166.39±16.36)mL、(10.25±1.43)个;对照组为(15.29±3.21)cm、(165.36±16.32)min、(212.14±14.52)mL、(14.21±2.27)个,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患者开展为期3~56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时长为(31.25±10.21)个月,所有患者均参与随访,无失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以及黏连性肠梗阻比率明显较低(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其余种类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者,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相较于开腹法而言,腹腔镜法虽说治疗费用和时间均较高,但这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时间段,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更强,有效性更高.患者可结合自身病情和经济实力,择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接受治疗.
作者:杨立昌;姬永忠;王建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经验.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31例入选病例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587例入选对照组,原发组入选原发上消化道出血2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小板计数[OR=0.998,95%CI(0.956~0.998)]、年龄[OR=1.014,95%CI(1.145~1.287)]、定期复查[OR=0.673,95%CI(0.583~0、874)]、规律用药[OR=0.785,95%CI(0.572~0.98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相较于原发出血,病情更轻,预后更好;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较复杂,需重视复查、血小板计数与功能检查,加强生活管理、用药指导.
作者:季文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以及阴道镜检查,选取同期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为标准,对比两组检查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此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CIN167例,CINII 26例,CINIII 6例,宫颈癌3例,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阳性61例,诊断符合率为59.8%,对照组31例诊断阳性,观察组48例诊断阳性,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59.62%(χ2=6.412,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HPV、阴道镜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有利于早期防治宫颈癌.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蓝芩口服液在咽喉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咽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为79.07%,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等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分别为(3.2±1.1)和(4.1±1.3)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1±1.5)和(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咽喉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咽部异物感和咽部干痒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29例,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时间,SAS评分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7.2%,术中知晓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41.4%和17.2%(P<0.05);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SAS(39.43±5.41)分、SDS(44.31±3.4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AS(46.34±7.34)分、SDS(48.67±6.23)分(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好,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目前较为良好的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配合药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观察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经检查,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为(38.96±7.95)%,对照组的红细胞比积为(46.74±8.5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以及全血比粘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全全血还原粘度为(7.26±1.49),对照组的全血还原粘度为(6.02±1.33),并且血沉比对照组快,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呈现高粘度,因此,其血液流变学具有高粘血症的特征,可以将其作为诊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依据.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深静脉导管堵塞中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肿瘤化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肿瘤科化疗的肿瘤患者200例,根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置管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导管并发症(n)相关性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穿刺部位出血、局部感染、机械性静脉炎、过敏性皮炎3例、2例、3例、2例、3例、4例、3例及护理满意度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例、10例、16例、10例、12例、14例、12例及53.00%(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临床满意度,能够长期在临床当中使用.
作者:莫彩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析肝囊肿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介入穿刺注射聚桂醇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肝囊肿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介入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观察组给予超声介入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对照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80.00%、21.67%;观察组治疗后囊肿体积、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囊肿治疗中应用超声介入穿刺注射聚桂醇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储仁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总结止咳平喘化痰类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使用注意要点,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整理《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新编国家中成药》以及市面上销售的相关药品说明书,对其中止咳平喘化痰类中西药复方制剂所含西药成分及其临床上的使用注意要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止咳平喘化痰类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有西药成分主要包括氯化铵、盐酸麻黄碱、马来酸氯苯氨敏、氨茶碱、克仑特罗、盐酸异丙嗪、咖啡因等.结论 相关医药工作者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西药复方制剂中所含西药成分、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有效发挥药物作用,避免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婉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门诊收治的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以妇乐片,5片/次,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减红藤败酱汤治疗,1剂/d,分2次温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在改善下腹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主要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观察组在改善局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红藤败酱汤和妇乐片均对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治疗有效,加减红藤败酱汤减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与局部体征效果更显著,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高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丙肝患者HCV-RNA及ALT、AST联合检测的重要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根据收诊对象的不同,将进行诊疗的93例丙肝患者分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93名体检正常者确定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取样并送检,测定HCV-RNA与抗-HCV的实际含量、以及ALT与AST的活性.结果 随着HCV-RNA病毒实际含量的增加,抗-HCV的阳性率也愈高,高可达100.00%,二者属于正相关.按照HCV-RNA病毒含量的实际测定情况,将患者划成以下3个组,即低中高病毒含量组.和对照组相对比,在病毒含量的出现上升时,丙肝患者实际的AST水平[大值为(159.1±17.2)U/L]与ALT水平[大值为(140.1±13.7)U/L]均显著上升(P<0.05).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其余各组的AST/ALT比值[大值为(1.62±0.14)U/L]都显著上升,且与病毒实际含量呈现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有利于相关医疗人员及时知晓丙肝患者的肝脏炎性反应状态与HCV复制进程,对丙肝患者的诊治具有极大现实意义与临床价值.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 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术后病发严重颅内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冲洗、脑室外引流、全身营养支持、鞘内给药、腰穿以及并发症防治治疗,总结患者的恢复情况、残疾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作为评价治疗结果的依据,23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5例患者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65.22%;有3例患者中度残疾,中度残疾率为13.04%;有2例患者重度残疾,重度残疾率为8.70%;有1例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发生率为4.35%;有2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率为8.70%.结论 给予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病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患者的治愈率有明显提升,病死率也有所下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徐传林;黄金生;吴小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方便研究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妇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46例具有全子宫切除术确切手术指征的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组(T组)73例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L组)73例患者,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个月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T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80.2±9.5)min以及术中出血总量(50.2±11.1)mL均小于L组[手术进行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5.6±15.6)min和(81.2±1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微创手术的基础上,TLH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操作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优点.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身体具体情况,为手术患者提供佳的手术方案,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爱华;赵文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全冠修复对隐裂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口腔门诊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隐裂牙病例96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全冠修复,对照组进行调牙合充填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6~18个月随访,观察组患牙保存及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约占89.58%.对照组患牙保存及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约占52.08%.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冠修复对牙隐裂治疗成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延志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