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韩景全;斯琴

关键词: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
摘要:目的:研究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60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自体输血组;另30例患者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异体输血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自体输血组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异体输血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后自体输血组RBC、PLT以及Hb均大于异体输血组,WBC小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荨麻疹以及非溶血性发热等,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发生率分别为13.33%、26.67%,自体输血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自体输血可进一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在大量输血情况下尤为适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60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自体输血组;另30例患者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异体输血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自体输血组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异体输血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后自体输血组RBC、PLT以及Hb均大于异体输血组,WBC小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荨麻疹以及非溶血性发热等,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发生率分别为13.33%、26.67%,自体输血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自体输血可进一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在大量输血情况下尤为适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韩景全;斯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正常分娩会阴标准评分表的设计及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标准评分表的设计及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600例为观察组,助产士应用会阴标准评分表进行会阴评分,其中>9分可以不做会阴切开。选取2013年1—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100例为对照组,助产士依靠个人经验估计不做会阴切开,两者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有2850例未行会阴侧切(50.9%);会阴完整、Ⅰ、Ⅱ分别为810(28.4%)、1770(62%)、270(9.6%),对照组1800例未行会阴侧切(35.3%),会阴完整、Ⅰ、Ⅱ裂伤分别为498(27.7%)、965(53.6%)、337(18.7%),两组均无Ⅲ会阴裂伤。两组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裂伤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标准评分后得分越高,会阴裂伤率越少,裂伤程度越轻。结论采用会阴标准评分体系指导无保护会阴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志华;熊永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分娩的方式及结局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生产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中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B组中的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A组的分娩成功率为88.9%低于B组100%的成功率;但是A组产后并发率为8.9%,低于B组22.2%的产后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8.9%,B组中有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产妇的分娩的结局无影响,但是A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小。

    作者:胡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肺部感染引起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引起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所收治的128例肺部感染引起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于治疗前及病灶控制后检查心电图,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肺部感染引起的心律失常中,以ST-T段改变为多见,共107例。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多见,共60例。经选用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共121例病灶得以控制,全部121例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结论肺部感染引起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以ST-T段改变为多见,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与单发室性早搏为主,可作为临床诊疗参考依据。另外,单纯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法缓解病情,临床治疗应以控制原发病为主。

    作者:刘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中MRI的使用价值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中MRI的使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2月—2015年2月该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40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关节镜与MRI检查。分析(1)MRI下不同滑膜皱襞宽度与诊断阳性率的关系。(2)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3)滑膜皱襞的出现与左右膝侧的关系。结果(1)MRI皱襞宽度0~10 mm者、10~20 mm者、>20 mm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94膝中,共有169膝接受关节镜检查,与“金标准”关节镜对比,MRI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4.6%。(3)左右膝侧滑膜皱襞出现的阳性率分别为60.9%、56.6%,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MRI对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灵敏度及特异度高,MRI下不同皱襞宽度患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择取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10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知情同意下积极参与该研究活动,按照随机等分法将其划分成各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显著且良好,值得应用于临床,并予以推广。

    作者:田景昌;陈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外伤性脾破裂应用内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析外伤性脾破裂应用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整群抽选104例,随机分为各包含5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应用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从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对手术效果予以评估。结果实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3.8%,相比于对照组的19.2%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脾破裂在内镜下治疗具创伤小、痛苦小及恢复快等优势,术后并发症率低,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结石通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结石通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入院治疗的20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同时增加使用结石通胶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0%,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及尿痛平均消失时间为(1.6±0.7)d,对照组为(2.2±0.8)d,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通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左氧氟沙星,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孟冬冬;黄群;吴军;黄敏玉;覃天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成年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共120例成年人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实施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在术后都得到系统的护理指导。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得到了随访,120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成年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正确、恰当的护理,可以提高肢体功能优良率。

    作者:张志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亚低温应用于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探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亚低温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率为93.5%,治疗72 h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分别为(124±11)、(40±12)、(54±7)、(34±70),后遗症发生率为6.4%,对照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率为80.6%,治疗72 h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分别为(129±7)、(35±9)、(49±6)、(29±60)后遗症发生率为19.3%,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条件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血压(BP)、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情况,对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并且对镇痛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BP、H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时间段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实验组满意度达到了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且能有效的控制患者心血管的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唐泽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选取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妇科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入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选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同时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73.1±15.2)min短于对照组患者(93.5±16.2)min,出血量(63.5±20.5)mL少于对照组患者(152.8±33.5)mL,住院天数(4.2±1.3)d少于对照组患者(7.4±1.5)d, PEP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患者11.67%,输卵管的通畅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8.33%,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在应用腹腔镜治疗同时加用米非司酮和MTX,在取得显著疗效同时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震;刘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术后睾丸发育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术后睾丸发育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实施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曲张静脉大直径、两侧睾丸大小以及睾丸体积变化;通过彩色Doppler对患儿双侧睾丸血液供应,对比手术前后睾丸血运情况。结果经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1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大直径(2.235±0.216)cm较术前(3.134±0.341)cm显著减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睾丸血液流量无变化;术后6月患侧睾丸的体积增长(2.369±1.015)cm3速度较健侧(1.889±0.917)cm3快,(P<0.05),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大小(6.728±1.513)cm3与健侧(6.817±1.635)cm3几乎一致。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对精索静脉曲张患儿,采取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方便以及恢复迅速的优点,未出现睾丸萎缩与发育不良情况,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均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施行CT、MRI诊断,并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71.87%,MRI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8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后发现,MRI诊断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作者:卡哈尔曼?力提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轻比重液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轻比重液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THR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行THR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都给予CSEA,依据手术时间顺序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给予重比重布比卡因,后者给予轻比重液,对比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7.96%(48/49)明显高于重比重麻醉的参照组85.71%(42/49)(P<0.05)。结论将该种麻醉应用于THR手术过程中,效果确切,并且对血流动力无较大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志;张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对象为整群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化疗+中医组,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化疗+中医组患者临床缓解率72.50%跟化疗组67.57%相似,经χ2检验,P>0.05;(2)治疗后化疗+中医组VEGF、CEA、CYFRA21-1、KPS评分、中位生存期更佳,经t检验,P<0.05,其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97±2.72)个月,化疗+中医组为(14.91±2.63)个月。(3)化疗+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χ2检验显示P<0.05。其中,化疗组恶心呕吐15例、腹泻6例、血红蛋白减少4例、骨髓抑制4例。化疗+中医组恶心呕吐7例、腹泻2例、血红蛋白减少2例、骨髓抑制2例。结论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郑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究授权教育在改善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效能的护理价值

    目的:探究授权教育在改善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效能的护理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传统教育,观察组44例患者采取授权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情况的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教育后CSMS评分(93.2±2.4)分较教育前(81.7±1.9)分显著提升, t=6.47,P=0.002<0.01;对照组教育后CSMS评分(86.2±2.9)分较教育前(81.6±1.4)分显著提升,t=4.28,P=0.009<0.01;观察组教育后CSMS评分(93.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6.2±2.9)分,t=3.94,P=0.012<0.05。结论对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行授权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有重要作用,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