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张良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该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硬膜外腔注入氢吗啡酮注射液,3组剂量分别为:Ⅰ组0.1 mg,Ⅱ组0.2 mg,Ⅲ组0.3 mg,所有患者接静脉镇痛泵,配方地佐辛25 mg+托烷司琼2 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背景剂量2 mL/h,PCA 2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分别在术后2 h、4 h、6 h、12 h、24 h进行随访,记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2 h、4 h、6h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2.0±0.6)分和(2.3±0.7)分比(3.7±0.6)分、(2.3±0.5)分和(2.5±0.7)分比(3.9±0.4分)、(2.4±0.6)分和(2.3±0.4)分比(3.7±0.6)分];同时Ⅰ组观察到PCA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9±1.5)次比(1.0±0.9)次和(1.0±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2h、4h、6h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观察到的例数Ⅲ组高于Ⅰ、Ⅱ组。结论硬膜外注入0.2mg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提供完善的镇痛的同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赫金鑫;雷波;王雷;贺淑君;郭敏;李玲;左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石通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入院治疗的20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同时增加使用结石通胶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0%,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及尿痛平均消失时间为(1.6±0.7)d,对照组为(2.2±0.8)d,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通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左氧氟沙星,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孟冬冬;黄群;吴军;黄敏玉;覃天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观察组: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ST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疗效显著,加快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对各项肝功能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范雪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随机使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降颅压,对照组患者单用甘露醇降颅压,分析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佳治疗方法。结果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为(34.72±7.49)h及降压持续时间为(251.89±69.01)h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的(43.80±8.09)h、(192.03±40.97)h;且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甘露醇和高渗盐水为主,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论证,因此尚不能否定非药物治疗的价值,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作者:李云龙;胡新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ERCP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拟行ERCP术的患者62例,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个各时段血压、HR、呼吸频率(RR)等相关指标。结果手术开始后,B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在插镜、套石、退镜各时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睁眼时则差异不明显。A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分别为2例、12例,对照组分别为12例、2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ERCP操作。
作者:凌峰;秦幼娟;孙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行VSD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肛肠科2012年3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VSD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其中90.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则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术后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有利于创面水肿消除和渗液清除,对于创口的尽快愈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效果的顺利发挥,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82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05%(32/41),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的消炎和舒张是针对小儿急性哮喘治疗的重点,而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能增强疗效。
作者:邱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50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资料,以观察术后4 d引流管引流液颜色变化为标准。结果4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5例经再次手术后死亡。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患者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应尽早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彭良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术后睾丸发育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实施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曲张静脉大直径、两侧睾丸大小以及睾丸体积变化;通过彩色Doppler对患儿双侧睾丸血液供应,对比手术前后睾丸血运情况。结果经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1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大直径(2.235±0.216)cm较术前(3.134±0.341)cm显著减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睾丸血液流量无变化;术后6月患侧睾丸的体积增长(2.369±1.015)cm3速度较健侧(1.889±0.917)cm3快,(P<0.05),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大小(6.728±1.513)cm3与健侧(6.817±1.635)cm3几乎一致。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对精索静脉曲张患儿,采取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方便以及恢复迅速的优点,未出现睾丸萎缩与发育不良情况,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均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选取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妇科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入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选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同时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73.1±15.2)min短于对照组患者(93.5±16.2)min,出血量(63.5±20.5)mL少于对照组患者(152.8±33.5)mL,住院天数(4.2±1.3)d少于对照组患者(7.4±1.5)d, PEP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患者11.67%,输卵管的通畅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8.33%,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在应用腹腔镜治疗同时加用米非司酮和MTX,在取得显著疗效同时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震;刘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CRP的水平在临床中诊断小儿肺炎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105例患有小儿肺炎的患儿当做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34例儿童当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支原体组C反应蛋白指数(14.51±3.22)、和细菌性组(58.30±10.3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能准确识别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在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怀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中MRI的使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2月—2015年2月该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40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关节镜与MRI检查。分析(1)MRI下不同滑膜皱襞宽度与诊断阳性率的关系。(2)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3)滑膜皱襞的出现与左右膝侧的关系。结果(1)MRI皱襞宽度0~10 mm者、10~20 mm者、>20 mm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94膝中,共有169膝接受关节镜检查,与“金标准”关节镜对比,MRI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4.6%。(3)左右膝侧滑膜皱襞出现的阳性率分别为60.9%、56.6%,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MRI对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灵敏度及特异度高,MRI下不同皱襞宽度患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生产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中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B组中的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A组的分娩成功率为88.9%低于B组100%的成功率;但是A组产后并发率为8.9%,低于B组22.2%的产后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8.9%,B组中有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产妇的分娩的结局无影响,但是A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小。
作者:胡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志;张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216例高危孕妇,给予羊膜穿刺和羊水细胞培养后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所有孕妇穿刺成功率为99.1%,经过羊水细胞培养后,211例为正常核型,占97.7%,5例为异常核型,占2.3%。结论对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意义重大,可以预防先天性缺陷患儿的发生,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张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授权教育在改善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效能的护理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传统教育,观察组44例患者采取授权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情况的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教育后CSMS评分(93.2±2.4)分较教育前(81.7±1.9)分显著提升, t=6.47,P=0.002<0.01;对照组教育后CSMS评分(86.2±2.9)分较教育前(81.6±1.4)分显著提升,t=4.28,P=0.009<0.01;观察组教育后CSMS评分(93.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6.2±2.9)分,t=3.94,P=0.012<0.05。结论对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行授权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有重要作用,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和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应用心理护理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5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25(89.29%),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7(60.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防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敬肖;史淑青;段素娴;梅娟;张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STEMI急诊PCI治疗联用替格瑞洛与11b/111a受体拮抗剂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该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PCI治疗联用替格瑞洛与11b/111a受体拮抗剂)和对照组(PCI治疗联用氯吡格雷与11b/111a受体拮抗剂)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结果对照组出血风险为3.3%,观察组出血风险为4.4%(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联用替格瑞洛与11b/111a受体拮抗剂不明显增加STEMI患者的出血风险。
作者:崔文章;刘和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D-二聚体的对病情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297.68±75.4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9.54±22.1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减退, D-二聚体水平水平增加,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r=0.493,P<0.05)。结论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指标关系密切,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关系密切;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重要诱因。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从成本和效果综合两方面来探讨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为11.38,对照组为25.59。结论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不过从成本-效果来比较莫西沙星更具有优势,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德京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