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分析

卡哈尔曼?力提埔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CT诊断, MRI诊断, 诊断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施行CT、MRI诊断,并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71.87%,MRI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8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后发现,MRI诊断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小切口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小切口开放式保留肾单位(NSS)手术治疗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6月采用小切口NSS治疗62例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NSS治疗。手术时间86~160 min,平均(115.4±24.2)min。术中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9.6±4.9) min。术中出血量25~450 mL,平均(73.8±65.5)mL。术后2例手术区域局部积液,未发生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复查血肌酐值和eGFR值为(68.5±20.1)umol/L和(83.5±21.8) ml/(min?1.73 m2),显著低于术前(P<0.05)。随访6~24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小切口开放式NSS治疗中山评分≥8分肾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福庆;王赞礼;冯子熠;张学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影响。方法由两名超声科主治医师分别独立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之间来该院接受超声检查的174例患者,共254个结节进行常规及弹性超声检测,对比常规超声TI-RADS分类和超声弹性成像TI-RADS分类对恶性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医师A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5.6%和71.8%,医师B则分别为77.9%和74.4%,两个医师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569);医师A弹性成像TI-RADS分类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6%和87.2%,医师B则分别为88.2%和88.5%,两个医师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682);两个医师组内检测的弹性超声及常规超声的准确性、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85,5.05,5.15;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高TI-RADS分类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对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冉青;王晨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皮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皮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分别给予皮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比较两组病患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吸出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均无中残、重残及死亡病患,对照组轻残、良好4例、61例,实验组2例、63例,两组病患良好率及轻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吸出时间及脱水剂应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能够迅速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安全、失血少、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彭演国;陈水钰;周晓丽;洪国新;郑成章;尚占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施行CT、MRI诊断,并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71.87%,MRI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8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后发现,MRI诊断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作者:卡哈尔曼?力提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研究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74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统及刀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0(0.00%)、0(0.00%),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道、泌尿系统及刀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8.11%)、1(2.70%)、3(8.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手术室的各项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纪善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成年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共120例成年人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实施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在术后都得到系统的护理指导。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得到了随访,120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成年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正确、恰当的护理,可以提高肢体功能优良率。

    作者:张志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术式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择于2013年5月—2015年1月来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213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下鼻甲黏膜成形术,B组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C组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每组各71例患者,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后3个月时,3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年时,A组的总有效率为92.95%,B组的总有效率为71.83%,C组的总有效率为74.65%,A组的总有效率为均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长远治疗效果看,下鼻甲黏膜成形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从成本和效果综合两方面来探讨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为11.38,对照组为25.59。结论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不过从成本-效果来比较莫西沙星更具有优势,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德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D-二聚体检验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D-二聚体的对病情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297.68±75.4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9.54±22.1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减退, D-二聚体水平水平增加,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r=0.493,P<0.05)。结论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指标关系密切,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关系密切;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重要诱因。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观察组: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ST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疗效显著,加快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对各项肝功能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范雪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择取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10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知情同意下积极参与该研究活动,按照随机等分法将其划分成各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显著且良好,值得应用于临床,并予以推广。

    作者:田景昌;陈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2.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表述均应使用官方名称,应准确写出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和邮政编码。3.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并列排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创接骨板术和常规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47例,微创组的患者实行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方法治,观察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这些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3.6%,常规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78.7%,微创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微创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波;江海轮;梁春林;方立宗;谭庆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22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100%,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1.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使用。

    作者:梁元;蚌凌青;刘裔道;杨晓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伢典微创凝胶去龋治疗儿童龋齿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伢典微创凝胶去龋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伢典微创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钻去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伢典微创凝胶是治疗儿童龋齿的一种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技术。

    作者:郑秀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志;张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每组50例。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及护理缺陷,并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只有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缺陷率为98%,而对照组无缺陷率只有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恶化情况出现,仅有1例病人无效;而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恶化,且有10例病人无效,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理能力。

    作者:孙云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贵要静脉移位后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贵要静脉移位后,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困难内瘘建立中的应用,探索该类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建立方法、安全性及可靠性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1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高龄患者,采用贵要静脉移位后,行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观察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透析穿刺成功率及舒适度。结果51例患者该手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2d透析时发生低血压,使用肝素后出现剥离创面出血,其余均无感染、手指及手掌肿胀、缺血性疼痛、前臂及手指等皮肤颜色失常等并发症。术后1月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成熟,成功应用于血液透析中。随访3月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舒适度均较高。结论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困难内瘘建立中,贵要静脉移位后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舒适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展旭;李开斌;谭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8月—2014年9月间在该院进行喉癌手术的患者7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7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间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程度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相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率86.49%相比于对照组59.46%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程度,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好转。

    作者:鲍学英;陈家琳;樊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