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与氯胺酮分别用作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观察

王晓芳

关键词:异丙酚, 氯胺酮, 小儿, 硬膜外麻醉
摘要:本文将异丙酚作为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与氯胺酮相比较,观察入睡清醒时间、心血管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灵杆菌素联合肝速康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为探讨灵杆菌素联合肝速康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采用治疗组缎带灵杆菌素肌注联合肝速康口服,对照组缎带益肝灵口服的方法,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eAg阴黑心率分别为48.6%和9.5%(P<0.0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和0(P<0.001),结论灵杆菌素联合肝速康能有效地治疗慢性乙肝.

    作者:陈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按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乱

    笔者从1996年至今,用按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乱,收到满意的效果.以此法治疗比端坐顶推法更易复位,患者更易接受,复位效果更好.

    作者:苏贻岭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自拟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2年5月~2005年5月运用自拟消石汤治疗各型泌尿系结石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荣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给予促肝、降酶、退黄治疗以及血浆、白蛋白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率60.0%(36/60),对照组36.7%(22/60),P<0.0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志沛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PTGD治疗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床胆囊穿刺引流(PTGD)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分析1999年4月~2005年3月期间12例AAC病人接受PTGD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成功置管,所有病例均得到有效的引流减压,11例顺利拔管,1例因胆囊闭塞,2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1例出现胆囊出血,保守治疗好转.全组无1例因接受PTGD治疗而死亡.结论:PTGD是治疗AAC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继东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开放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开放性腹部伤战时多见,和平时期相对少见,但近来有增多趋势.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腹腔内脏器损伤发生率高:穿透伤90%~95%有内脏损伤,非穿透伤中5%~10%可能因投射物的冲击波作用发生内脏损伤.战时与平时开放性腹部损伤,各内脏损伤发生率并不一致.依发生率由高到低,战时为小肠>结肠>肝脏>胃,而平时则为小肠>脾脏>肝脏>肾脏.开放性腹部损伤常合并腹外其他脏器损伤,发生率为48%~50%.

    作者:赵景明;张强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小面积烫伤紧急处理

    前不久,村里一名14岁的儿童,独自在家,在倒热水时被烫伤.待家人发现时急来卫生院就医.当时检查可见,左手满布水泡,有的水泡表皮已经破,多数保持完整.立即可以认定为左手Ⅱ度烫伤.

    作者:赵栋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六味地黄丸加西瓜霜喷剂治疗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多见于女性.其发病原因复杂,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多数人都认为与免疫力低下、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心理障碍、内分泌紊乱等诱发因素有关.笔者从2000年3月~2005年2月在门诊工作中对5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使用六味地黄丸及西瓜霜喷剂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战良;李云芬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体格检查的临床要点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后,腹壁或腹腔脏器受到损伤,而腹壁的完整性并未被破坏.

    作者:赵景明;张强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异丙酚与氯胺酮分别用作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观察

    本文将异丙酚作为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与氯胺酮相比较,观察入睡清醒时间、心血管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聚克胶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腹泻70例临床分析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可以伴随其他慢性疾病,但大多数人原因不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我们应用聚克胶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腹泻病人7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保山;王墨菊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电扇综合征的中医临床治疗

    酷暑季节,室内温度较高,电扇不停地运转,晚间许多人喜欢脱衣卧地而睡,遂致一些人出现全身乏力,酸楚不适、纳差无味、胃脘胀满、肠鸣泄泻等综合表现,称之为电扇综合征.笔者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金辉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低钙的特殊体征识别

    5个月女婴,无何诱因,1日内抽搐4次.据家属描述,抽搐时双眼紧闭,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贴近掌心,每次抽搐大约持续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抽搐后吸奶及玩耍正常.无发热,无呕吐,无腹泻,无头部外伤史.患儿足月顺产,生于冬季,牛奶喂养.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COPD合并支原体感染急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38例均系我院呼吸内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9~79岁COPD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于2002年8月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急性支原体感染以痰培养为标准,检出支原体阳性38例,其中36例经高倍显微镜(ACT-200)检查:可见在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内有颗粒物活动活跃,作为早期诊断支原体的依据.

    作者:张际春;包晓群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心源性腹痛49例误诊分析

    心源性腹痛是由指心脏疾病引起的腹痛.临床上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有时以急性腹痛为首要表现,因此常被误诊而失去抢救时机导致死亡.笔者对近几年收治的心源性腹痛49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兵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滥用糖皮质激素致脓胸3例

    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是抑制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故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临床常用于某些危重病人,可迅速缓解症状,赢得抢救生命的时机.但其无抗菌作用,如果不合理用,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报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因滥用糖皮质激素而导致脓胸3例.

    作者:王育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王河清先生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王河清先生祖籍海南琼海,是原广东省海南籍四大名老中医之一.王老悬壶60余载,治学严谨,注重临床实践,精于辨证,用药灵活而不失法度,治疗肝病、咳嗽有独到之处,留下大量的临床笔记.笔者有幸参加王老遗著整理工作,见其从咳从痰辨治,用药具有针对性,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卢保强;谢东;黄玉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牙关紧闭和疼痛的观察与分析

    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会引起疼痛、肿胀、开口困难等诸多症状,许多学者都对不同抗炎药物对这些反应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借助超声图、疼痛的目测评级、拍X线片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但很少有人对外科手术难度与疼痛及炎症的产生进行研究.本资料对143名在门诊实施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难度与疼痛、牙关紧闭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明;王瑞玲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磷霉素治疗小儿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2年10月~1995年5月应用磷霉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198例,另用静滴的丁胺卡那霉素治疗5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凤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腹部损伤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对策

    腹部损伤患者在和平时期占外科住院病人的0.4%~1.8%,在战争时期占战伤的5%~8%.由于院前急救、快速转运、复苏、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腹部损伤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由于车辆的普及和武器的发展,腹部损伤患者的伤情常较以前复杂严重,多发伤、多内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大大增加腹部损伤诊治的困难.

    作者:赵景明;张强 刊期: 2005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