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T细胞在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分析

胡文静

关键词:CD4+T细胞, 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 临床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CIK细胞中CD4+T细胞的Th1/Th2亚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大规模扩增CIK细胞,采用磁珠法对其中的CD4+T细胞进行纯化处理。然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ELISA以及胞内染色法对培养前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和分泌量、Th1/Th2细胞亚群定的比例进行检测。结果富集CD4+T细胞的纯度高达96%,在CIK细胞中,Th2亚群较PBMC显著降低,而Th0和Th1亚群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CD4+TCIK细胞中,TGF-β和IL-10等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降低(P<0.05),而IFN-γ和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有利于推动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发展。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管手术和剖腹胆管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手术和剖腹胆管手术治疗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100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剖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石取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为98.00%,对照组结石取净率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手术和剖腹胆管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取石效果相当,但腹腔镜胆管手术可减少对患者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大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布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中医症候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儿科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1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6例、学龄前组36例和学龄期组38例。结果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30.56%,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27.78%和肺炎支原体感染30.56%,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1.58%。所有研究对象中,变异性哮喘25.45%和上气道综合征21.82%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分布:风邪久恋(33.64%)、痰热壅肺(28.18%)和痰湿蕴肺(20.91%)。结论小儿咳嗽病因以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综合征为主,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主要分布为风邪久恋,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参考进行病因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赛琴;尹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疼痛控制护理,比较实施后患者的疼痛、伤口肿胀情况、身体康复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2 h观察组肿胀3-4度、疼痛3-4度所占比例分别为22.5%、30.0%低于对照组的43.7%、46.2%,观察组身体康复以及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价值。方法以68例患者为对象,比较患者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Lachman试验阴性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Lysholm评分为(92.84±1.65)分,显著高于术前(28.46±1.37)的评分(t=33.486,P=0.000)。术后Lachman阴性率为0.00%,显著低于术前100.00%的阳性率(χ2=36.942,P=0.000)。结论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吴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使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口服芪苈强心胶囊)与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各45例,比较以上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痊愈情况。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出治疗组中患者的痊愈数量为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因此,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意。结论给予患者服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痊愈,恢复健康,其临床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刘翔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从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2例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的评分分别为(35.71±3.68)分、(26.55±3.47)分、(22.63±2.88)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从而开展相应措施确保准确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运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不同采血部位和方法以及存放时间差异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血常规的测定往往会受到存放时间、温度以及方法学的综合影响,标本在采集后4 h与及时测量相比较发现,在立刻测量WBC、RBC、PLT、HGB四指标数值分别为5.21×109/L、4.43×109/L、168.32×109/L以及118.47g/L与4 h后测量数值3.12×109/L、5.21×109/L、303.12×109/L、129.51g/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与2 h数值间变化不大,2 h内进行相应测定为准确;标本室温保存以及在冰箱冷藏48 h内WBC总数变化不明显;自动稀释器和微量加样器采样结果基本一致,而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的结果明显偏低,准确性差。结论医院需要加大对检验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熟悉掌握血液样品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把控样本检测前后及过程中的质量关,降低人为因素误差。

    作者:周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STEMI患者97例,氯吡格雷负荷量口服24 h后,血小板抑制率<30%为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30%正常对照组。两组出院2周后复查ADP抑制率,观察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后替格瑞洛组经TEG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4.5±5.1)%,正常对照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2.5±7.1)%。出院2周门诊复查,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7.3±11.7)%,与入院后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月内,两组均未发生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提高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合抑制率,不增加大出血,MACE发生率低。

    作者:黄琼;义强;于力;毛幼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及±达拉奉组,制备SD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达拉奉组在造模后即刻和12h分别给予±达拉奉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N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比较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OD、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4±0.56)、(1.38±0.22)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比较,±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SOD活性分别为(113.29±7.61)、(144.93±10.48)U/mL明显下降(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MDA水平分别为(3.71±1.24)、(2.25±0.98)nmol/mL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MD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春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慢性肾脏病2、3期且TCO2跃22 mmol/L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aHCO3片1.0~1.5 g/d,分次口服,同时给予产碱的水果蔬菜。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pH值、血TCO2、电解质及血压。结果治疗组血pH值、血TCO2有所提高,血尿素氮、血肌酐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pH值、血TCO2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aHCO3片和产碱的水果蔬菜饮食疗法能纠正血浆TCO2跃22 mmol/L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病理科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的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分为八个亚型,137例患者中,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49例,占35.8%,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41例,占29.9%,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17例,占12.4%,小梁状乳头状癌7例,占5.1%,去分化型乳头状癌5例,占3.6%?,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8例,占5.8%,包膜型乳头状癌7例,占5.1%,微小型乳头状癌3例,占2.2%。镜下可见乳头分枝多,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核染色质少,无核仁。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好,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近段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伤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功能恢复和骨伤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沈晖扬;钟志刚;陈树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RIIN)、微创内固定系统内固定(LCP)两种固定方法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4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AO/OTA分型为A、B、C型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RIIN)及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以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作为术后评价标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随访9~26个月,RIIN与LCP在A型骨折中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05);在B型骨折中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471,P>0.05)。结论对于A型及B型损伤可以使用RIIN固定,而C型损伤,LISS具有明确使用适应征。

    作者:魏健;梁春;莱安平;魏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MRI与关节镜对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MRI与关节镜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该院就诊并拟诊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82例,其中左膝35例,右膝47例,分别进行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关节镜检查阳性79例,阴性3例,MRI检查阳性77例,阴性5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基准,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3.90%,准确性为98.70%,特异性为100.00%,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6.20%(P>0.05),准确性为95.12%(P>0.05),特异性为66.67%(P<0.05)。结论MRI能较准确的诊断半月板损伤,较关节镜检查具有无创特点,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瑞杰;张建保;吴丽;刘备军;高翔;潘小磊;冯谊;高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比较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9月入诊该院的100例需实施麻醉的患者按照50例为一组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体用药量较少、起效时间较短,完全阻滞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症状(P<0.01)。结论临床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七氟醚,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症状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和泻痢康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大便总量减少≥50%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1周和2周后研究组的大便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腹泻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汉字数字的用法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DM2)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用RevMan5.0对所筛选的文献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黄连素有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FBG)的趋势,但其对降低2 hPBG以及HbA1c的疗效仍不确切;②研究组病人疗后无低血糖症状,偶见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仅2篇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有具体数值中,一篇中黄连素引起5例不良反应,而安慰剂仅引起1例不良反应;另外一组数据中,黄连素引起1例不良反应,而二甲双胍则未引起不良反应。结论黄连素能够降低DM2的FBG,但对降低2hPBG以及HbA1c的效果仍无法确定;此药不良反应少,基本表现为消化道不适,无严重并发症,无低血糖。

    作者:杨红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围生期心肌病治疗前后的超声观察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3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测定了左心室舒张末期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E/A)、心室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比值(Tei指数)、综合病程、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果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左心室扩大、Tei指数增高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LVEF、LVFS测值减低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低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膜口反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4.3%,57.1%,51.4%,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结论心脏彩超能够观察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转归,对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后随访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