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

杨霞;张艳秋;袭艳华;于睿淼;张帆

关键词:CVA, 布地奈德, 疗效, 孟鲁司特钠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CVA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于近1年期间该院接收的CVA患儿,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给予对照组作为治疗手段,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给予研究组作为治疗手段,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两组药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同时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A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观察组采取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EHAVE-A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60 d时BEHAVE-AD评分分别为(16.64±7.48)、(5.76±4.61)分与对照组(22.60±8.30)、(8.55±4.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激惹、失眠、嗜睡、肝功能异常、椎体外系反应分别为7.50%、5.00%、2.50%、2.50%、2.50%、2.50%,总发生率22.50%,对照组分别为2.50%、5.00%、8.00%、7.50%、0.00%、20.00%、总发生率45.00%,组间比较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优于利培酮,建议作为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首选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孟森;李玉方;吴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医学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50例2012年4月-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修复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唇裂继发鼻畸形外形有了显著的改变,满率较高。患儿术后鼻孔保持对称,手术切口隐秘,术后斑痕不显著。经过随访1~3年后发现,其中表现优的患儿有41例,表现良的患儿者有5例,优良率达到97.1%,同时患儿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综合并发症。结论对唇裂继发鼻畸形患儿进行修复治疗,不但能够让患者鼻翼隆起,鼻孔对称,保持患者较好的外形条件,同时手术切口非常隐秘,术后瘢痕不显著。

    作者:庞雪晶;张伶;李素君;左志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ER、PR、Ki67、HER-2、P53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R、PR、Ki67、HER-2、P53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2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40例原发性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ER、PR、Ki67、HER-2、P53蛋白的表达,探讨以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ER、PR、Ki67、HER-2、P53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5%、84.29%、73.57%、70.00%、62.14%,P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等因素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i67、P53与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Ki67、HER-2、P53蛋白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中PR蛋白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对上述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中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闫婕;吴洁;军华;陈彬;柳紫阳;郭彦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9例,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17.4%,总有效率为65.2%。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于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影响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意外跌倒,占95%(95/100)。②椎体35.0%(35/100)、股骨颈61.0%(61/100)以及桡骨远端4.0%(4/100)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且高龄组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股骨颈骨折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意外跌倒、年龄、性别以及部位。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作者:袁诗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群择取2014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经皮神经碎石术治疗的68例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中操作时间、并发症以及体温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极大程度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赵孟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 d后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d后的止血效果和对照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绍伟;毕永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体检中心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来该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80例冠心病患者,同时选取冠状动脉样硬化狭窄程度<50%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28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生理状况进行分析,采用Cemini积分来进行评定,分析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糖尿病、吸烟习惯、血脂异常及患者体质量指数的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冠心病组患者的男性、2型糖尿病、吸烟、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清除率水平、家族史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发于老年患者,若患者有吸烟习惯或伴随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相关疾病,可导致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体检中心可指导该类患者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意识习惯,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春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6例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450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针对其中产后出血的病人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妊娠方法、孕周等情况下的并发症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中产后出血出血的产妇有136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02%(136∕4500)。造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为宫缩乏力44.85%(61/136),胎盘因素39.71%(54/136),软产道损伤7.35%(10/136),凝血功能障碍1.47%(2/136),原因不明6.62%(9/136)。针对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孕周、产程、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产后出血病人的产后出血因素等进行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宫缩乏力是第一大影响因素,胎盘因素是第二大影响因素,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影响着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制定产后出血护理方案,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护理,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樊俊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120例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单纯使用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联合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仅为76.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50%,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60%;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为91.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88.89%,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90%,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对照组的动脉阻力指数与动脉搏动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使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苏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4年7月该院明确诊断30例心脏大动脉畸形胎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胎儿超声图像,总结大动脉畸形超声图像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中均被明确诊断为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大动脉畸形患儿在三血管气管(3VT)切面上均表现为阳性,检查结果得出大动脉内径异常18例,其中包括主动脉弓缩窄2例,主动脉弓断离3例,主动脉狭窄3例,肺动脉狭窄10例;大动脉交叉关系消失8例,其中包括大动脉转位4例,右室双出口4例;永存动脉干3例;右位主动脉弓1例。结论3VT切面诊断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重要辅助方法。

    作者:庞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儿CVA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于近1年期间该院接收的CVA患儿,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给予对照组作为治疗手段,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给予研究组作为治疗手段,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两组药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同时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A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霞;张艳秋;袭艳华;于睿淼;张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RI)的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析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并同时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178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吸烟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6.5±4.3)g/L,对照组血浆白蛋白量为(35.4±3.3)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具有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患者占(29/89)32.58%较对照组(5/17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5,P<0.05);研究组FEV1/FVC、FEF50%(约7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VV(约50%)、FIF50%、ERV、IC(约70%)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术后当天输液量、术后当天进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中,年龄、既往呼吸道疾病史、手术方式、FVC、FEV1及术后当天进入量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口腔并发症病人口腔pH值变化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内科住院口腔pH值异常患者84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加用pH纠正液含漱,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的口腔pH值变化情况及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口腔pH值相比较院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口腔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口腔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较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同口腔pH值异常关系较密切,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加入pH纠正液含濑,对预防口腔并发症发生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静;张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肿瘤出血的CT和MRI表现

    目的:分析脑肿瘤出血的影像表现,旨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56例病例数不少于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重点观察脑肿瘤出血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结果①56例患者中,32例CT和15例MRI影像表现为血肿与肿瘤组织共存,血肿边缘结节或团块状占位呈等密度或等信号或等低混合密度或混杂信号;5例CT和4例MRI表现为单纯性脑出血,出血灶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②随访复查中肿瘤周围水肿持续存在并有增大,占位效应加大。③23例CT增强和15例MRI增强扫描,肿瘤组织表现为结节强化,不规则团状强化或花环状强化。榆随访复查2周以上在MRIT2加权上14例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环不完整且厚度不均,5例含铁血黄素环缺失。结论脑肿瘤出血具有CT和MRI特征影像表现,早期增强和短期复查对定性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诊疗意义。

    作者:孔凡武;李可峰;韩海森;寇文彬;张学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儿科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及阿莫西林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结果A组以奥美拉唑为主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后其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6.7%显著优于其他药物组73.3%(P<0.05);A组以奥美拉唑为主三联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B组93.3%(P<0.01)。结论应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缩短疾,病治疗时间并促进恢复,更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快速改善胃黏膜糜烂并抑制细菌闭合成。

    作者:詹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护理要点,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例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纳入该研究,并对26例患者的手术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专科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专科护理,并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准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季建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2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早期均进行切(削)痂术治疗,并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进行创面治疗,观察患者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创面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与创面均贴敷良好且未有明显溶解、脱落现象出现。30例患者均在3~4周内脱细胞猪皮逐渐脱水干燥,治疗2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无水泡以及溃疡情况出现,且愈合质量较高、移植皮肤弹性良好。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谭佳丽;王晓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体位改变影响肝功能测定结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体位改变对于肝功能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100名志愿者,经其志愿者同意使其进行同体交叉配对设计,分别采集志愿者坐位以及卧位的姿势在同一个部位进行抽血。将这100名志愿者平均分为5组,每组20人,分为站立组、坐位组、卧位组长、卧位组短、卧后位,其中站立组需站立15 min,坐位组需15 min,卧位组短需15 min,卧位组长30 min,卧后坐位组15 min。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肝功能来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将卧位看作是基线,坐位与基线对比,肝功能检查到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大致相同,其他的指标都平均提高13.43%,其中大值为24.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还和性别有关系。从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结果是从卧位到站立逐渐升高,大小顺序为院卧位小于坐位,坐位小于站立,且各个指标都可以大致的恢复到坐位水平。结论体位改变能够使得肝功能检测的指标发生变化。

    作者:骆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个体化康复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对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个体化康复护理的效果如何。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诊消化不良患者305例,其中1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另155例患者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作为该研究的护理组,观察分析组间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护理前消化功能评价结果分别为(14.2±2.7)分、(14.1±2.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消化功能评价结果分别为(11.6±2.2)分、(7.1±2.3)分,护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2.89±0.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0.24)分,而护理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3.5±6.1)分、(32.9±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7.9)分、(52.6±8.2)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53.33%明显低于护理组总满意度80.65%,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过程,既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