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王怀普;王利君

关键词:耳声发射仪, 儿童, 听力筛查
摘要:目的:探讨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耳声发射仪对900例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分析听力筛查结果。结果900例进行听力筛查儿童中,初筛时821例通过,79例未通过,1个月后复查70例通过,9例仍然未通过。未通过的9例儿童经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3例为轻度阈值增高。结论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应对儿童进行常规听力筛查。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72例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给予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7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康复情况,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50.78±5.02)min、(56.29±7.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80.25±5.93)min、(88.60±9.71)mL,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治疗后的1期愈合率和10周后的膝关节功能正常率分别为97.2%、94.4%,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医生,满意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1.7%,也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者,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属于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艳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和实践分析

    目的: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成人重型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霞;隋雨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X线片与螺旋CT对腰椎退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采取X线片与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院诊断的96例腰椎退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螺旋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诊断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小关节退变方面,X线片的检出率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许莫氏结节方面,CT的检出率(6.25%)优于X线片的(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3,P<0.05)。结论CT能直观显示X线片不能显示的某些退变征现象,X线片与螺旋CT诊断结合,对腰椎退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烧伤患儿换药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烧伤患儿换药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n=31),A组镇静方式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B组单纯应用氯胺酮,对比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不良反应以及医师满意度。结果T2时间点,A种镇静方式的Ramsay镇静评分为(2.8±1.0)分,较B种镇静方式的Ramsay镇静评分为(19.5±6.0)分高(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以及医师满意度均优于B组(P<0.05)。结论烧伤患儿换药镇静过程中应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患儿苏醒质量。

    作者:魏星;周臣;欧阳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92例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性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沙丁胺醇进行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情况和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5豫;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91豫。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有效性明显高于单纯使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的效果,这一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天骄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检测2013年4月-2013年12月200例在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CRP及不同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对比分析,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作者:牛勇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在脑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复术,观察组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克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对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观察与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病因,并提出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胸胃排空障碍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排空障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调理,比较2组术后排空情况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8例痊愈,2例恶化再次手术。15例于术后1个月恢复胃肠动力,其余2~3个月恢复。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10.7%,经治疗后恢复。观察组30例患者经护理治疗后均痊愈,其中21例于术后2周即恢复胃肠动力,7例于术后1~2个月恢复,2例术后3个月恢复。经护理治疗后1年内未见复发。2组在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以功能性障碍为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调理等显著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奥美拉唑联合中药制剂在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中药制剂在胃溃疡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制剂,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治疗总有效率比较(χ2=5.738,P=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中药制剂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联合治疗。

    作者:吴金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耳声发射仪对900例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分析听力筛查结果。结果900例进行听力筛查儿童中,初筛时821例通过,79例未通过,1个月后复查70例通过,9例仍然未通过。未通过的9例儿童经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3例为轻度阈值增高。结论耳声发射仪在儿童听力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应对儿童进行常规听力筛查。

    作者:王怀普;王利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测定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相关指标(APTT、TT、PT及FIB)及血小板参数(PLT、MPV及PDW)。结果两组妊娠晚期孕妇APTT(27.84±0.66)s VS(31.13±1.23) s、PT(8.56±0.50)sVS(10.25±0.52) s、TT(10.35±0.72) sVS(12.27±0.86) s及FIB(4.97±0.71) g/LVS(3.82±0.48)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晚期孕妇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加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对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惠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关于均数与偏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特点,分析非手术治疗可行性、适应证。方法对2008年2月-2014年8月收治非手术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264例,成功者纳入成功组(n=214)、失败者纳入失败组(n=50),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恶性疾病、2周内无改善、腹痛加剧、胃肠减压积气无变化成为保守治疗失败独立风险因素(P<0.05);6个月,复发率8.15%(15/184)。结论高龄、恶性疾病、早期无疗效者失败风险较高,成功者应做好随访。

    作者:毕海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正文主体部分之“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2014年1要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于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两组患者对乳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大幅度提高,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明显缓解(P<0.05)。结论麦默通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可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减轻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骆国英;莫潘艳;谭卫秀;余文洁;丁俊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宝石能谱CT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筛查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宝石能谱CT去金属伪影功能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做CT冠脉造影4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对照组198例,采用多排螺旋CT。结果检查后观察组图像的清晰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103例患者图像正常,56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是软或硬斑块所致,61例患者有钙化。结论宝石能谱CT使去金属伪影图像质量显著提高,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建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8例,收集患者的脑脊液,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脊液中ESAT-6-CFP10抗原。同时采用TRIFA法和ELISA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特异度进行检测。结果ESAT6/CFP10的TRIFA法稳定性好,线性宽,其检测灵敏度为2.5 ng/mL,平均回收率为97.6%,批内变异系数平均为3.35%,批间 CV平均为5.32%。 TRFIA法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特异度为92.6%,明显高于ELISA法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5311)。结论TRFIA法敏感度、精密度、重复性、线性相关性较好,检测脑脊液中ESAT-6-CFP10抗原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马春静;邹薇;王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