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海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方法 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研究以亚甲蓝为主的长效镇痛液对混合痔全结扎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 方法 随机抽机2014年4—12月将60例混合痔结扎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组采用亚甲蓝与罗哌卡因混合液止痛,对照组采用亚甲蓝与布比卡因混合液止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 结果 术后2h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与罗哌卡因混合液在混合痔全结扎术中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陈杰;张阳阳;徐曙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研究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 2 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祝宇飞;孙诚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该次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术后1年随访,患者的IPSS 评分、Qmax、QOL 评分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患者的大尿流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建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双钢缆缝扎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髌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实施双钢缆缝扎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AO钢丝张力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4.1±4.2)min、(69.5±9.3)mL和(10.9±2.8)w;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5%,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 8.7)min、(99.4±11.0)ml和(13.7±3.1)w;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钢缆缝扎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骨折愈合较快,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朱海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就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的100例腹外疝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相比对照组18.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使用于治疗腹外疝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英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5月31日入该院的糖尿病患者15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的餐后2 h的血糖(2 hPG) 、空腹血糖( FPG) 和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水平.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2 h PG、FPG、HbAlc比较,三者水平均下降. 将两组治疗后2hPG、FPG、HbAlc的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P<0.05). 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李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 131I治疗后Graves病突眼与甲亢病情转归的临床关联.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行 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并发突眼分为突眼组(55例)和无突眼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突眼与甲亢病情的转归情况. 结果 突眼组甲亢治疗总有效率67.27%,显著低于无突眼组84.15%(P<0.05);突眼治疗总有效率72.73%;突眼组37例甲亢治疗有效者中,突眼治疗总有效率83.78%;突眼组患者TRAb阳性率81.82%;无突眼组TRAb阳性率57.3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31I是治疗Graves病甲亢合并突眼患者的有效措施,突眼治疗效果与甲亢病情转归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罗建平;杜春艳;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原发性肝癌选择临床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以达到治疗方案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目的.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到该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9例;治疗时,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对照组给予吡喃阿霉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病程进展时间、 临床症状改善率等.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75%,对照组为60.76%,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情无进展时间为(6±2.4)个月,观察组病情无进展时间为(9±3.1)个月,观察组疾病无进展时间比对照组长;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优势. 结论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来看,吡喃阿霉素和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无差异,但奥沙利铂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控制效果比吡喃阿霉素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雯;任既晨;董莹;杨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对比.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74例确诊为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肠系膜、大网膜损伤合并血肿患者探查结果未9例,对照组为18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5). 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治中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并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在临床上可将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推广.
作者:普小开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予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0,P<0.05);对照组发生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20.97%,护理组发生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8.06%,,护理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5);对照组发生压疮5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2,P>0.05);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护理组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时间掌握病情、专科护理、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防控及处理、恢复性指导,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其临床感染发生率,全面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晓燕;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 结果 胃镜检查确诊87例,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后,其中十二直肠溃疡与球炎各5例,6例胃溃疡,60例慢性胃炎;病理检查确诊15例,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后,1例胃恶性淋巴瘤,符合率为100.00%,13例胃癌,符合率为86.67%. 结论 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许春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彩超筛查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诊治的500例妊娠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孕龄均在13~25周的孕中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畸形筛查,观察胎儿的面部脑部、胸腔心脏、四肢脊柱以及胎儿附属物、羊水、胎盘等,参照产后诊断结果,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妊娠中期胎儿畸形检测分布无脑畸形2例、脑积水3例、脊柱裂3例、心血管畸形0例、唇腭裂2例、消化道畸形1例、胸腹腔肿瘤1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产后诊断无脑畸形2例、脑积水4例、脊柱裂3例、心血管畸形1例、唇腭裂2例、消化道畸形1例、胸腹腔肿瘤2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妊娠中期彩超检测共检测出畸形胎儿14例,畸形率2.8%,对照产后诊断结果畸形例数17例,畸形率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测妊娠中期胎儿畸形形态例数与产后诊断分布例数基本吻合.结论 彩超筛查妊娠中期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能有效检测胎儿畸形情况,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0.9%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60 d、90 d后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SBI、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60 d、90 d后,观察组的PLI、SBI、GI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牙龈炎情况.
作者:邱利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讨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与造影剂注射速率间关系.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 年6月—2015年4月进行冠脉血管造影的患者90例,随机分3组,每组30例,分别以4、5、6 mL/s速率进行造影剂注射,同时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延迟时间使用团注实验进行测定.结果 心脏血管、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心脏血管对比衰减与体重指数及体重间存在明显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03,0.742,P=0.024);5 mL/s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在进行心脏CT血管造影(CTA)时,其它条件相同时,造影剂注射速率为5 mL/s所得图像质量优,临床可以此为参考进行造影剂注射.
作者:郑超;汤连志;刘惠敏;刘志鹏;姜洪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以CT—MRI图像融合技术为例,探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症患者50例,进行CT、MRI扫描,通过图像融合技术,比较CT图像与融合图像确定的靶区体积与照射剂量. 结果 CT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72.45 cm3,采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的肿瘤体积为51.12 cm3,CT-MRI融合图像确定的肿瘤靶细胞范围更加精准.对膀胱及直肠的照射剂量进行计算,融合图像小照射剂量与大照射剂量均小于CT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放疗靶细胞勾画上区域准确,相比于一种CT图像勾画可减少放疗剂量使用.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倪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医院收治的228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殷卓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于该研究者所在医院胸外科的100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前后进行人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舒适程度和焦虑抑郁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的时候,进行的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5).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食管癌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及时采取正确医疗措施,实施及时、准确和细心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君;高春婷;杨凡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运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为13.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腹膜炎的诱因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运用规范化护理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减少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出现腹膜炎的几率,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徐梅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儿童共同斜视手术中采用显微镜手术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医院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肉眼直视下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44例实施显微镜下斜视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实施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正位率93.2%,完全治愈90.9%,对照组术后正位率93.2%,完全治愈86.4%,观察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5.0%、角膜上皮损伤剥脱1.7%、眼-胃肠反射发生率1.7%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1.7%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13.8%、角膜上皮损伤剥脱6.9%、眼-胃肠反射发生率3.4%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共同斜视采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术野清晰,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