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汤连志;刘惠敏;刘志鹏;姜洪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脑血疏口服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李挪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4年6月在莆田市城厢区的数所城乡幼儿园内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200例5岁儿童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儿童分为龋病组和非龋病组,观察比较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200名儿童中,龋病发生率为47.50%. 龋病组儿童家长缺乏龋病相关知识、未每天刷牙、非母乳喂养、营养不良、居住农村、喜爱甜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龋病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相关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知识、未及时刷牙、饮食、营养不良等,针对龋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龋病发病率.
作者:詹杭;陈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具体的协同护理措施(1)协同护理的知识培训;(2)发放自我护理行为问卷,制定属于每个人的计划方案;(3)随访.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 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协同护理方案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常规护理方案的效果更佳,并且对提高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评分更显著,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邢丽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 应用玻璃酸钠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组别. 其中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加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共计36例(87.8%),对照组治疗优良28例(6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年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膝关节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程度、肿胀程度、综合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杨捷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HC2 法检测宫颈HPV 感染效能.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1096 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和HC2 测定宫颈HPV.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作为参照,检验HC2 法测定HPV 的效能.结果HC2测定的HPV结果380例阳性,716例阴性.PCR 测定的HPV 结果398 例阳性,698 例阴性.尚不能认为HC2 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测定两种检测方法不同(p=0.069).HC2 阳性结果在1 和2 之间的假阳性率偏高为22.22%(P<0.001).HC2 阳性结果在1和0.5之间的假阴性率偏高为13.18%(P<0.001).结论 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HC2 法HPV 检测值在0.5至2之间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结果才能分辨出HC2 法检测值是否是假阳性或假阴性.
作者:姚锋;张建林;杨益梅;王姗姗;陈程;张俊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对照研究.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并且随机数字表分配方法,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胰肠套入式吻合,研究组中患者,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手术后患者有无发生胰瘘. 结果 对于研究组中患者, 临床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改良临床术后疗效,在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MAP数据方面,分别为(3.28±1.63)h、(20.0±11.33)d、(12.28± 0.26)mmHg;对照组在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MAP方面,分别为(5.38±1.33)h、(30.0±10.33)d、(8.35±1.51)mmH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还有助于降低胰瘘发病率,研究组胰瘘发生率为5.0%,对照组胰瘘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对比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相较于胰肠套入式吻合可以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病率,发挥积极应用疗效.
作者:区军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评估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根据患者4周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63)例和死亡组(n=17)例,患者入院后均全部进行早期目标化治疗(EGDT),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6 h后(T1)以及治疗24 h后(T2)血乳酸水平及清除率,并统计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PACHEⅡ) 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T0时间的乳酸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T1和T2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 结论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将早期血乳酸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薛小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 131I治疗后Graves病突眼与甲亢病情转归的临床关联.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行 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并发突眼分为突眼组(55例)和无突眼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突眼与甲亢病情的转归情况. 结果 突眼组甲亢治疗总有效率67.27%,显著低于无突眼组84.15%(P<0.05);突眼治疗总有效率72.73%;突眼组37例甲亢治疗有效者中,突眼治疗总有效率83.78%;突眼组患者TRAb阳性率81.82%;无突眼组TRAb阳性率57.3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31I是治疗Graves病甲亢合并突眼患者的有效措施,突眼治疗效果与甲亢病情转归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罗建平;杜春艳;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在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中, 运用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儿科病房收治的120例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把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综合治疗的为基础,同时,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经过两周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46/60),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研究和观察表明,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45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一次性根治术;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传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肛周疼痛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愈41例,延迟愈合4例,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治愈40例,3例延迟愈合,2例复发,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可有效减少复发率、缓解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苗宗达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两组患者参与研究前,均停药2周或未曾服用过降压药物,随后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SBP、DBP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SBP、DBP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降压效果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模式.
作者:李扣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尺骨鹰嘴骨牵引+闭合手法整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4例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 骨折按照受伤机制分类:伸直型132例(根据侧方受力的不同分为尺偏型78例,桡偏型54例),屈曲型22例;按照骨折移位移位程度分类(Gartland分型):GartlandⅡ型97例,GartlandⅢ型35例.合并旋转者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并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术后第2~5天床旁患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根据骨折断端移位方向,行三维方向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并辅以手法整复调整,以达到骨折复位要求. 结果 该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随访时间3.0~18.0个月,平均(12.3±3.4)个月,无肘内外翻畸形、神经损伤和Volkmann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Flynn评价标准结果:优125例,良24例,差5例,优良率:96.8%. 结论 通过尺骨鹰嘴骨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复位,术后在X光床旁监控下,随时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以此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移位不稳定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患儿痛苦小、能配合,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钟传山;邓水平;付志彬;华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该院的乳腺肿块患者97例,按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患者3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31例,乳腺增生患者33例,对各组高频彩色多普勒图谱形态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癌组收缩期峰值前移22例(66.67%),舒张期末期为反向血流或者无血流25例(75.76%);乳腺纤维瘤组收缩期峰值居中26例(83.87%),舒张期末期为同向血流23例(74.19%);乳腺增生组收缩期峰值居中27例(81.82%),舒张期末期为同向血流24例(72.73%). 3组的收缩期峰值时段、舒张期末期血流分别比较,P<0.05,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杰;明睿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就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的100例腹外疝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相比对照组18.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使用于治疗腹外疝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英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共120眼,均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随机分组,干预组在小梁切除术治疗同时给予可调节缝线,对比疗效. 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8.33%)低于常规组患者(28.33%)(P<0.05). 术后1年干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常规组(80.0%)(P<0.05). 结论 在小梁切除术同时辅以可调节缝线,效果显著.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 方法 整群选取82例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经核磁共振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得以确诊,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日龄低于3 d的缺血性缺氧性脑损伤 (HIE) 患儿中有86%为DWI呈高信号,T1WI、T2WI异常信号范围较小或呈阴性; 日龄4~7 d的脑损伤患儿中有77%为DWI高信号,T1WI、T2WI异常信号范围较小或呈阴性;日龄超过7 d的患儿仅有20%呈DWI呈高信号,T1WI、T2WI信号较窄;对于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在发病3 d内对其行MRI检查,可见DWI高信号,T1WI、T2WI为阴性,发病4~7 d后,仅有75%的患儿呈DWI高信号,T1WI、T2WI阴性. 结论 在对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进行临床诊断时,MRI DWI能在一周内判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相较于常规MRI T1WI、T2WI,它能够更早、更快的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并确定其脑损伤类型,为新生儿的治疗奠定了基础,MRI DW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段雪艳;冯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透析低血压的相关症状和米多君联合低温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分组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常温普通钠透析组(对照组),普通钠常温+米多君组(米多君透析组),低温可调钠组(低温可调钠透析组),低温可调钠+米多君组(联合治疗透析组),每组30例,每种治疗方法应用5次透析,比较四组方法透析中平均动脉压和低血压的发生次数. 结果 米多君透析组、低温可调钠透析组、联合治疗透析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3.3%、15.3%、6.7%显著高于对照组21.3%(P<0.05). 结论 使用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米多君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阳;高弼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两种静脉麻醉方法,对于老年手术患者起到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实施过麻醉术的60例老年患者, 根据随机将选取的6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30例应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静脉麻醉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1±3.2;苏醒时间14.6±2.8;定向力恢复时间14.2±3.1)min,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2.8±3.6;苏醒时间20.9±4.3;定向力恢复时间24.9±8.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其使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且醒麻时间较短,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庞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该次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术后1年随访,患者的IPSS 评分、Qmax、QOL 评分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患者的大尿流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建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 结果 治疗组优8例,良11 例,其优良率为70.37%,对照组优4 例,良6 例,其优良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术后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较对照组显著较优 (P<0.05). 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宋金海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