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李余良

关键词:肺结核, 肺曲霉菌感染, 病理学检查, 临床,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用于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学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存在陈旧性肺结核病史的占40%,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阳性的占30%,左上肺空洞型肺结核的占50%,两肺散在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占40%,两上肺和左下肺背段出现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和纤维条索影的占30%,上皮样肉芽肿形成的占40%,灶状凝固性坏死的占50%,脓肿和彻底的凝固性坏死的占10%. 结论 肺曲霉菌感染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诊断应当结合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等多种检查方法,其中,病理学检查更具权威性,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栓形成患者81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30 d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43.20%),有效43例(53.09%),无效3 例(3.70%),总有效率96.30%. 对照组显效29 例(35.80%),有效40 例(49.38%),无效12例(14.81%),总有效率85.19%. 经χ2检验,P=0.02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刺五加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一次性根治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45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一次性根治术;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传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肛周疼痛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愈41例,延迟愈合4例,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治愈40例,3例延迟愈合,2例复发,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可有效减少复发率、缓解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苗宗达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对血HCG值及再次妊娠的影响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对血清HCG值及再次妊娠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10月收治的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 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服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血HCG恢复正常值的时间以及再次妊娠成功率. 结果 观察组血HCG指标回归正常水平区间时间(21.2±5.4)d和对照组(29.8±6.4)d相比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对照组有2例无法成功跟踪随访,有意愿再次妊娠观察组为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研究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有意愿妊娠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观察组93.8%、对照组90.0%均较高,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对降低血HCG值效果显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欣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进行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32例患者(年龄≥45岁)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R),其中CR组58例,IR组74例,并观察两组近期(住院及出院3个月内)发生的主要心脏事件. 结果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相比,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AMI、再次血运重建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比例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相比,完全性血运重建的介入策略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晔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 探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运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为13.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腹膜炎的诱因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运用规范化护理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减少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出现腹膜炎的几率,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徐梅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n=57,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法)和B组(n=57,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比较2组复发情况. 结果B组复发率为7.01%,与A组复发率相比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鄢红;姜丽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0.9%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60 d、90 d后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SBI、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60 d、90 d后,观察组的PLI、SBI、GI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牙龈炎情况.

    作者:邱利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试验组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共计95例(95.0%),高于对照组的86例(86.0%);两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症状和体征表现,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予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0,P<0.05);对照组发生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20.97%,护理组发生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8.06%,,护理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5);对照组发生压疮5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2,P>0.05);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护理组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时间掌握病情、专科护理、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防控及处理、恢复性指导,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其临床感染发生率,全面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晓燕;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肾脏透析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脏透析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行维持性血透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该研究的主要对象,分别于透析前60 min、透析开始后60 min、透析后60 min以及透析后3天,检测其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结果 透析开始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透析结束后,血小板计数为(120±8),明显低于透析前血小板计数(16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在透析结束后为(19.2±1.8),相较于透析前凝血酶原时间(14.1±0.8)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透析后为(44.7± 5.5),相较于透析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9.5±4.3)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得到恢复,透析后组织纤溶酶原活物为(3.29±0.57),与透析前的(0.82±0.21)相比,明显增加, D-二聚体在透析后为(1.43±0.21),相较于透析前(0.82±0.11)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毒症患者伴有显著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而由于肾脏透析的影响,可进一步启动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及继发性纤溶.

    作者:黄晓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 结果 胃镜检查确诊87例,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后,其中十二直肠溃疡与球炎各5例,6例胃溃疡,60例慢性胃炎;病理检查确诊15例,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后,1例胃恶性淋巴瘤,符合率为100.00%,13例胃癌,符合率为86.67%. 结论 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许春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3月1日—5月31日来该院进行体检的社区老年人143例,将其检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检出率.结果 71~84岁组GLU、TC、TG水平异常的检出率均比60~70岁组高,两组数据GLU、TC、TG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GLU、TC、TG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TC、TG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与性别无关. 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能够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和预防疾病,从而保障社区老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米多君联合低温可调钠对改善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透析低血压的相关症状和米多君联合低温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分组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常温普通钠透析组(对照组),普通钠常温+米多君组(米多君透析组),低温可调钠组(低温可调钠透析组),低温可调钠+米多君组(联合治疗透析组),每组30例,每种治疗方法应用5次透析,比较四组方法透析中平均动脉压和低血压的发生次数. 结果 米多君透析组、低温可调钠透析组、联合治疗透析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3.3%、15.3%、6.7%显著高于对照组21.3%(P<0.05). 结论 使用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米多君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阳;高弼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中显微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儿童共同斜视手术中采用显微镜手术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医院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肉眼直视下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44例实施显微镜下斜视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实施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正位率93.2%,完全治愈90.9%,对照组术后正位率93.2%,完全治愈86.4%,观察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5.0%、角膜上皮损伤剥脱1.7%、眼-胃肠反射发生率1.7%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1.7%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13.8%、角膜上皮损伤剥脱6.9%、眼-胃肠反射发生率3.4%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共同斜视采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术野清晰,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就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时间范围该院接收的100例腹外疝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相比对照组18.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使用于治疗腹外疝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英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血液灌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83.33%)和对照组(66.67%)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及分析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并且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87例,根据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超声结果,实验室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结果 结节内部低回声,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在良、恶性结节组中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边缘、钙化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激素(TSH)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较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迟程;魏枫;王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74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经验, 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4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硝苯地平控释片87例,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各87例,治疗组每天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对照组每天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5 mg,2次/d,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可耐受,2例出现头痛,停药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 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有效率高,控制血压稳定,不良反应少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降压良药.

    作者:李全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脑得生丸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脑得生丸在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56例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 其接受脑得生丸治疗, 设为观察组. 并整群选取在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该院接诊的55例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 2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临床治疗,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观察组 R-baPWV(cm/s)、L-baPWV(cm/s)分别是(1824.23±235.13)、(1824.16±223.17),对照组 R-baPWV(cm/s)、L-baPWV(cm/s)分别是(2098.45±278.51)、(2078.19±264.28).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比对照组高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脑得生丸的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鹏展;迟晓玲;邱海丽;张小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鉴别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该院的乳腺肿块患者97例,按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患者3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31例,乳腺增生患者33例,对各组高频彩色多普勒图谱形态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癌组收缩期峰值前移22例(66.67%),舒张期末期为反向血流或者无血流25例(75.76%);乳腺纤维瘤组收缩期峰值居中26例(83.87%),舒张期末期为同向血流23例(74.19%);乳腺增生组收缩期峰值居中27例(81.82%),舒张期末期为同向血流24例(72.73%). 3组的收缩期峰值时段、舒张期末期血流分别比较,P<0.05,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杰;明睿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