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栓形成患者81例临床疗效分析

柳莉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低分子右旋糖酐, 刺五加注射液,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30 d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43.20%),有效43例(53.09%),无效3 例(3.70%),总有效率96.30%. 对照组显效29 例(35.80%),有效40 例(49.38%),无效12例(14.81%),总有效率85.19%. 经χ2检验,P=0.02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刺五加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协同护理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具体的协同护理措施(1)协同护理的知识培训;(2)发放自我护理行为问卷,制定属于每个人的计划方案;(3)随访.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 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协同护理方案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常规护理方案的效果更佳,并且对提高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评分更显著,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邢丽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两种静脉麻醉方法,对于老年手术患者起到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实施过麻醉术的60例老年患者, 根据随机将选取的6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30例应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静脉麻醉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1±3.2;苏醒时间14.6±2.8;定向力恢复时间14.2±3.1)min,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2.8±3.6;苏醒时间20.9±4.3;定向力恢复时间24.9±8.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其使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且醒麻时间较短,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庞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该校卫生所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有72例.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给予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45%,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 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 P<0.05).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2.50%,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1.1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不良反应较普通抗病毒药物略高.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糖皮质激素在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方法 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CT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CT用于检测并诊断肺癌患者肺内良恶性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内接收治疗的75例肺癌患者,单个患者肺内结节数量不超过2个. 对全部患者的临床信息、CT检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CT图像分析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结节良恶性质、位置、边缘等,以此判断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 结果 75例肺癌患者中共检测到124个结节,其中50个结节(40.32%)诊断为良性,其他74个结节(59.68%)诊断为恶性. 位于同一肺叶内判断为恶性的几率较大,且多为转移性恶性结节;另外,边缘表现为整齐的多判断为转移恶性结节. 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图像通过分析结节分布位置、形状、边缘,对判断肺癌患者肺内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值得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储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用于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学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存在陈旧性肺结核病史的占40%,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阳性的占30%,左上肺空洞型肺结核的占50%,两肺散在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占40%,两上肺和左下肺背段出现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和纤维条索影的占30%,上皮样肉芽肿形成的占40%,灶状凝固性坏死的占50%,脓肿和彻底的凝固性坏死的占10%. 结论 肺曲霉菌感染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诊断应当结合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等多种检查方法,其中,病理学检查更具权威性,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余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目的 探讨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4年6月在莆田市城厢区的数所城乡幼儿园内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200例5岁儿童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儿童分为龋病组和非龋病组,观察比较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200名儿童中,龋病发生率为47.50%. 龋病组儿童家长缺乏龋病相关知识、未每天刷牙、非母乳喂养、营养不良、居住农村、喜爱甜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龋病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相关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知识、未及时刷牙、饮食、营养不良等,针对龋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龋病发病率.

    作者:詹杭;陈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予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 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0,P<0.05);对照组发生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20.97%,护理组发生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8.06%,,护理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5);对照组发生压疮5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8.06,护理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2,P>0.05);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护理组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时间掌握病情、专科护理、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防控及处理、恢复性指导,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其临床感染发生率,全面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晓燕;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脑血疏口服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依达拉奉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李挪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及分析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并且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87例,根据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超声结果,实验室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结果 结节内部低回声,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在良、恶性结节组中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边缘、钙化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激素(TSH)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较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迟程;魏枫;王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慢性胃溃疡75例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过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 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复发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显著,治疗后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俊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血液灌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83.33%)和对照组(66.67%)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试验组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共计95例(95.0%),高于对照组的86例(86.0%);两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症状和体征表现,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5月31日入该院的糖尿病患者15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的餐后2 h的血糖(2 hPG) 、空腹血糖( FPG) 和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水平.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2 h PG、FPG、HbAlc比较,三者水平均下降. 将两组治疗后2hPG、FPG、HbAlc的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P<0.05). 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李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0.9%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60 d、90 d后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SBI、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60 d、90 d后,观察组的PLI、SBI、GI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牙龈炎情况.

    作者:邱利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之后,其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 结论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以及抑郁的不良状态,对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3月1日—5月31日来该院进行体检的社区老年人143例,将其检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检出率.结果 71~84岁组GLU、TC、TG水平异常的检出率均比60~70岁组高,两组数据GLU、TC、TG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GLU、TC、TG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TC、TG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与性别无关. 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能够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和预防疾病,从而保障社区老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双钢缆缝扎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双钢缆缝扎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髌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实施双钢缆缝扎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AO钢丝张力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4.1±4.2)min、(69.5±9.3)mL和(10.9±2.8)w;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5%,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 8.7)min、(99.4±11.0)ml和(13.7±3.1)w;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钢缆缝扎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骨折愈合较快,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朱海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温泉水对银屑病的药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温泉水对银屑病的药用价值. 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5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温泉水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44.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8.3%,对照组41.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泉水对银屑病的药用价值确切,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可积极使用推广.

    作者:杨介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研究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 2 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祝宇飞;孙诚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