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

于春雷;张弘

关键词: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临床,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 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显示,导致面肌痉挛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因为血管压迫患者的面部神经出脑干区,从而导致了患者面部出现机械性的搏动刺激而造成的;在使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30患者,后的有效率为100%,术后有7例出现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常见并发症,但经过治疗半年后都逐渐得以恢复.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图像引导放疗治疗肺癌患者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治疗肺癌患者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在不同放疗阶段,收集所有患者的CT影像以及动态透视数据,获取实际肿瘤GTV体积和运动情况,分析对比放疗前患者各项数据并计算正常组织所受剂量范围和肿瘤大小变化.结果 通过基于图像引导技术的肺癌自适应放疗使患者肿瘤GTV体积缩小20%~30%,肺组织受照剂量降低.结论 肺癌的自适应放疗能精确定位和确定GTV,有利于在不同放疗阶段实施对应的放疗计划,既保证了肺癌的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巴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DVT发生率做比较.结果 干预组有1例在术后1周发生DV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对听力筛查中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该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2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听力筛查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听力筛查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筛查通过率以及重复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71.00%和87.83%,重复率分别为19.00%和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降低复查率.

    作者:叶爱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对于治疗急性的肾功能衰竭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肾功能衰竭急性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有患者25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连续性的肾脏替代疗法并接受优质护理,而传统组患者则是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治疗,实验组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其中有21例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恢复,其中BUN指标为(18.8±3.9) mmol/l,Cr为(156.4±50.6) umol/l,有4例患者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发生功能障碍.传统组有1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有9例患者由于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而死亡.结论 通过对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和传统间歇性的透析比较,有血液的动力学更加稳定,使溶质的清除率提高,炎性的介质得到清除,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可以使高分解的代谢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使身体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得以维持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琴;姚坤花;蒋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6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治疗组各23例联合EPO治疗,治疗12周比较观察2组肾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静脉组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较口服铁剂更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丁洋;李曼;李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门诊注射室患儿输液存在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注射室对患儿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门诊注射室行静脉穿刺输液的1 5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结果 主要难点有一次穿刺成功、患儿自身原因、家长原因、输液管理以及护理人员心理因素.通过存在的难点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使其可以充分的解决.结论 根据门诊注射室内患儿输液时所存在的护理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魏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科病区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陪护护理的运行模式在基础护理研究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人)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无陪护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妇科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比较和对比.结果 在无陪护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由以前的86.26%上升到现在的94.68%;患者对全程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由89.45%上升到了97.32%,经过Z检验比较发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在无陪护护理服务前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25,P<0.05,Z=6.42,P<0.05).结论 无陪护护理活动对妇科的基础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验数据表明,在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无陪护护理服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趋势,无陪护护理服务必将推动护理事业的走向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王鑫;闵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66例昏厥患者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在实验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经BHUT检查,366例患者中,阳性112例(33.3%),阴性患者中对81例进行SNHUT检查,阳性58例.结论 应掌握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适应证,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确保试验安全性.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2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1月该院皮肤血管性病变患者2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超检查提示的病变深浅程度分组,其中A组患者128例,B组患者1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深浅分组,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归为A组,深浅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归为B组,均接受Nd:YAG激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对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更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段君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珍龙醒脑胶囊中西红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藏药珍龙醒脑胶囊中西红花的西红花苷Ⅰ、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比1%冰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西红花苷Ⅰ在6.03~60.30 μg/mL,西红花苷Ⅱ在3.01~30.10 μg/mL浓度范围内均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西红花苷Ⅰ、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0%、97.44%,RSD分别为0.66%(n=6)、1.71%(n=6).结论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制剂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可用于珍龙醒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松鹏;孙绪丁;赵延霞;魏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实施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和61.22%,其差异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缺血性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历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 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显示,导致面肌痉挛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因为血管压迫患者的面部神经出脑干区,从而导致了患者面部出现机械性的搏动刺激而造成的;在使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30患者,后的有效率为100%,术后有7例出现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常见并发症,但经过治疗半年后都逐渐得以恢复.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于春雷;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比较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1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舒普深治疗,参考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普深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效果,药效发作快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 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4 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比例为5.1%.并且统计发现标本不达标的常见类型有:样本量少、抗凝不全、溶血问题、凝血问题,其他不合格原因还有输液同侧采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盛放血液的容器不当等.结论 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主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有样本量少、凝血问题、溶血问题以及抗凝不全等.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医院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及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作者:王燕;徐灵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为5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舒珍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对2011年9月-2013年5月该院诊断为EMP的患者1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病理分析显示110例EMP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EMP的为102例,诊断符合率为92.7%,经阴道超声诊断为EMP的患者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75.5%.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确诊后宫腔镜下予以定位刮宫术,手术成功率100%,时间(16±1)min,出血量(32±13.1)mL.不孕患者妊娠率68.3%(41/60),非不孕患者妊娠率78.0%(39/50).结论 宫腔镜对EMP的诊断准确率高,宫腔镜下手术治疗EMP耗时短、手术期间出血少、总体临床疗效更好,减轻患者负担,是目前EMP治疗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 继续出血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P<0.05);血肿扩大与收缩压有显著相关性,与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继续出血主要发生在并发后7h内,发病部位主要为脑叶和基底节;经过治疗后继续出血组痊愈率明显低于非继续出血组(P<0.05),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继续出血组(P<0.05).结论 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特征的准确认识,有利于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治疗方案合理性和准确性的提高.

    作者:刘永华;单若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应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在焦虑评分、心率、血压、皮质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术前手术应激,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比较不同因素引起的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异同,找出特定的防护手段和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利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利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整理分析相应防护手段与护理措施.结果 ①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基本达到100%;②利器损伤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器材质量不过关以及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不达标等,其中器材问题主要是指安瓿、缝针、针头等产品质量不过关;③经对比,经过相关利器损伤防护对策教育的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利器损伤问题,并尽可能的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率及对护士的损害程度.结论 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的利器损伤常识进行教育,并提高器材的质量改善客观因素,以达到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的概率及减少对护士自身损害的目的.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通心络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水退的变化等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给予通心络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动脉硬化改善率、斑块消退情况明显优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血脂的改善情况,两组在血液各指标测定中各有优势.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在调节血脂方面与辛伐他汀各有优势,基于两药对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作用,在临床用药中,为提高其治疗效果,可考虑两药合用.

    作者:于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