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珍菊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为5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病例特点及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46例婴幼儿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处置对策,指导临床婴幼儿合理正确用药.结果 婴幼儿药物不良反应是多种原因造成,涉及的药物中抗感染药占据大多数,而且药物不良反应(ADR)多在静脉给药时出现.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制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合理用药提供有效途径

    作者:鱼梅;杨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肿瘤手术中双镜联合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胃镜和腹腔镜双镜结合的方法在胃部肿瘤外科手术中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胃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共37人,将患者分为对比组18人和治疗组19人,治疗组中患者,在肿瘤切除术过程中加入胃镜和腹腔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性胃肿瘤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数据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危险,但对比组中出现3例患者需进行2次手术摘除残余病变体,有4例患者在常规性切除手术后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对比来看治疗组具有患者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较高,手术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病情恢复速度更快,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等显著优点.结论 在胃部肿瘤外科手术中,使用胃镜与腹腔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小患者创伤面积,提高一次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受的痛苦,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应大力举而推之.

    作者:杨君;胡聪;祝大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心内电的生理检查方法和射频消融术进行诊断时发生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采用心内电的生理检查方法和射频消融术进行诊断治疗,而后在手术中证实为误诊的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术前被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而在术后分别被证实为不同心壁旁道参与房室折返性的心动过速,有2例患者在术前被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在术后分别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右旁道参与的AVRT,术后证实为房速;6例患者在手术中及时更正消融手段,其射频消融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 在实施消融手术前应该进行详细的术前诊断和心内电的生理检查,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与研究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 对该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术前、术后各种细致护理.结果 患者栓塞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67.8±12.3)min.通过护理,有3例出现下肢轻度麻木,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天数(7.6±1.1)d.随访3~12个月,无异常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经量和经期正常.结论 配合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缪跃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6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治疗组各23例联合EPO治疗,治疗12周比较观察2组肾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静脉组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较口服铁剂更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丁洋;李曼;李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8 0,P=0.000 0).实验组患者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7,P=0.023 1).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入住该院产科的7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大产房分娩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试产成功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相比较,观察组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放松情绪,对减轻疼痛,顺利生产,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诊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其后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保乳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效果显著.

    作者:崔宁;陈奎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影响和体重增长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 随机抽取该科收治的早产儿88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功能和体重增长.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其胃部残留量少,腹胀的消失时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4 d,实验组患儿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减少患儿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早期成熟,使其体重得以快速增长,值得应用.

    作者:方柳英;许炎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3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Dienst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全部83例患者随访11~40月,平均17.8个月.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Fernandez分型Ⅰ型骨折95.5%,Ⅱ型骨折50%,Ⅲ型骨折18.2%,Ⅳ型和Ⅴ型骨折0.0%.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Fernandez分型Ⅰ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而对于非Ⅰ型骨折疗效不理想,临床治疗中应当慎重选择.

    作者:李瑛;阙武堂;池晓玲;林权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类型对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影响较大,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例(1.59%),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例(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凯辉;张选军;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比较不同因素引起的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异同,找出特定的防护手段和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利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利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整理分析相应防护手段与护理措施.结果 ①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基本达到100%;②利器损伤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器材质量不过关以及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不达标等,其中器材问题主要是指安瓿、缝针、针头等产品质量不过关;③经对比,经过相关利器损伤防护对策教育的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利器损伤问题,并尽可能的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率及对护士的损害程度.结论 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的利器损伤常识进行教育,并提高器材的质量改善客观因素,以达到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的概率及减少对护士自身损害的目的.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吲哚美辛栓外用于120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镇痛、减少尿潴留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120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外用吲哚美辛栓塞肛在镇痛、减少尿潴留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该科120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混合痔72例,肛裂19例,肛瘘14例,肛周脓肿15例)随机分成吲哚美辛栓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手术后,吲哚美辛栓组每24h给予吲哚美辛100 mg外用塞肛,伤口凡士林油纱加压包扎,对照组伤口凡士林油纱加压包扎,不予药物干预.分别测定两组病人手术后第1天,术后第1次排便当天的疼痛程度,及发生尿潴留的情况对比.结果 吲哚美辛栓组病人手术后第1天,术后第1次排便当天的疼痛VAS疼痛测量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吲哚美辛栓组病人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吲哚美辛栓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疾病术后外用吲哚美辛栓可减轻疼痛及降低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春燕;俞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践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胃肠外科临床实践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级全科医学专业的85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并将2009级全科医学专业的80例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PBL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胃肠外科理论考试、行为考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行为考评、操作技能、理论考试成绩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观察组学生共有82例(96.47%)认为PBL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及加深理论知识,81例(95.29%)认为有利于PBL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差距.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胃肠外科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作者:李启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川芎嗪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和肥胖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并筛选出肥胖性高血压大鼠,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连续12周50 mg/(kg·d)的川芎嗪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12周后分析两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Lee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脂肪系数)及不同部位(腹股沟、腹膜后、附睾、肠系膜和全身)的脂肪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及不同部位的脂肪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灌胃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和肥胖症状有改善作用,效果突出.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外周静脉插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和依从性的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都均执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针对肿瘤PICC置管的并发症和依从性增加护理干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等,来确定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和依从性的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作用.结果 采取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发生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较低,而治疗完全依从比例明显增高,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比例显著降低.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还可有效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珍龙醒脑胶囊中西红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藏药珍龙醒脑胶囊中西红花的西红花苷Ⅰ、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比1%冰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西红花苷Ⅰ在6.03~60.30 μg/mL,西红花苷Ⅱ在3.01~30.10 μg/mL浓度范围内均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西红花苷Ⅰ、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0%、97.44%,RSD分别为0.66%(n=6)、1.71%(n=6).结论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制剂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可用于珍龙醒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松鹏;孙绪丁;赵延霞;魏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分析该院收治的102例结核病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核药物治疗,给用链霉素、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52/54),81.3%(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45,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肝肾毒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酮类药物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结核疾病,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作为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云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探析

    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中的大多数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而医学院校与现在的许多高校一样,都肩负着授课、实验和科研等多重任务.目前,随着我国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逐渐信息化,并且这一管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实验室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管理已成为了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员的当务之急.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发布等.而该文主要从我国医学院校当前的实验室管理现状,再结合我院的一些实际情况,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作者:任银祥;方玲;杨旭光;宋焱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对2011年9月-2013年5月该院诊断为EMP的患者1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病理分析显示110例EMP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EMP的为102例,诊断符合率为92.7%,经阴道超声诊断为EMP的患者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75.5%.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确诊后宫腔镜下予以定位刮宫术,手术成功率100%,时间(16±1)min,出血量(32±13.1)mL.不孕患者妊娠率68.3%(41/60),非不孕患者妊娠率78.0%(39/50).结论 宫腔镜对EMP的诊断准确率高,宫腔镜下手术治疗EMP耗时短、手术期间出血少、总体临床疗效更好,减轻患者负担,是目前EMP治疗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