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洋;李曼;李放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 继续出血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P<0.05);血肿扩大与收缩压有显著相关性,与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继续出血主要发生在并发后7h内,发病部位主要为脑叶和基底节;经过治疗后继续出血组痊愈率明显低于非继续出血组(P<0.05),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继续出血组(P<0.05).结论 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特征的准确认识,有利于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治疗方案合理性和准确性的提高.
作者:刘永华;单若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方法 通过对目前相关案例的分析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立监控机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进行防控,避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维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结果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力度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结论 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明确职责,改变观念,是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必要条件.
作者:史翱翔;孙利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听力筛查中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该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2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听力筛查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听力筛查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筛查通过率以及重复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71.00%和87.83%,重复率分别为19.00%和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降低复查率.
作者:叶爱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8 0,P=0.000 0).实验组患者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7,P=0.023 1).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通过患者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结果以及细菌清除率情况.分析其致病菌,进行汇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细菌清除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中78.2%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单纯致病菌35例,≥2种致病菌35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铜绿假单胞菌29例、白色念珠菌17例、克雷伯杆菌13例.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炎的疗效较好,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该研究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及诊断作出综述并进行积极防治,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生存率.
作者:唐建新;张贻秋;向志;贺兼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注射室对患儿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门诊注射室行静脉穿刺输液的1 5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结果 主要难点有一次穿刺成功、患儿自身原因、家长原因、输液管理以及护理人员心理因素.通过存在的难点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使其可以充分的解决.结论 根据门诊注射室内患儿输液时所存在的护理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魏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风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展开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法是对患有风湿病抑郁症状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风湿病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统计,从而找到有效护理方法.结果 该院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中有23例出现抑郁症状,其与全国常模标准进行参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该院有18例病患存在轻度抑郁症状,5例病患存在中度抑郁症状.结论 风湿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采用诱导方式提高患者心情,进而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6例确诊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应用吉西他滨(1000 mg/m2 d1,8)+奥沙利铂(130 mg/m2d1)方案化疗,每21 d重复,共进行2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血液学、消化道、神经毒性、肾毒性等相关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2周期后56例患者CR2例(3.57%),PR20例(35.7%),SD16例(28.6%),PD18例(32.1%),总有效率(PR+CR)39.3%,临床收益率(PR+CR+SD)67.9%,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但Ⅲ~Ⅳ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分别为12.5%(7/56)、16.1%(9/56),Ⅰ~Ⅱ度神经毒性发生率为35.7%(20/56),可见不良反应轻微,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可耐受.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俊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法的32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消毒供应室没有采用PDCA循环法时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器具、器械等工作效率、人员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清洗、包装、抽检等合格率以及日处理量、各个科室满意率、本科室学习主动性进行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权;康坦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校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大二暑假为期1个月临床见习的效果,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3年7-9月期间运用自制问卷,对参加见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见习前后综合项目考核综合评价.结果 92.8%的护生认为临床见习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87.5%的护生综合项目考核为优.结论 临床见习能增加护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加强护生对专业的认知.
作者:王丽娟;张满和;艾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与MRI影像的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患者105例,全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的检查手段均是CT和MRI影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结果 使用MRI影像检查时,有10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高达96.1%;使用CT检查时,有9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为90.48%,二者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RI影像检查时,表现主要是病变髓核低信号以及髓核异位,使用CT检查时,主要的表现是髓核的边缘模糊,髓核突出、异位以及锐角征等.结论 无论是使用MRI还是使用CT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两种方面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于治疗急性的肾功能衰竭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肾功能衰竭急性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有患者25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连续性的肾脏替代疗法并接受优质护理,而传统组患者则是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治疗,实验组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其中有21例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恢复,其中BUN指标为(18.8±3.9) mmol/l,Cr为(156.4±50.6) umol/l,有4例患者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发生功能障碍.传统组有1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有9例患者由于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而死亡.结论 通过对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和传统间歇性的透析比较,有血液的动力学更加稳定,使溶质的清除率提高,炎性的介质得到清除,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可以使高分解的代谢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使身体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得以维持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琴;姚坤花;蒋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及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同时给予其系统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娜;杨丽霞;贾亚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和肥胖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并筛选出肥胖性高血压大鼠,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连续12周50 mg/(kg·d)的川芎嗪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12周后分析两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Lee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脂肪系数)及不同部位(腹股沟、腹膜后、附睾、肠系膜和全身)的脂肪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及不同部位的脂肪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灌胃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和肥胖症状有改善作用,效果突出.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所收治的87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43例患者采用红霉素来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4例患者采用金双歧联合红霉素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金双歧联合红霉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乔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科实习的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方式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较好的皮肤科临床带教模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罗丽;杨莹;胡洁;雷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对2011年9月-2013年5月该院诊断为EMP的患者1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病理分析显示110例EMP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EMP的为102例,诊断符合率为92.7%,经阴道超声诊断为EMP的患者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75.5%.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确诊后宫腔镜下予以定位刮宫术,手术成功率100%,时间(16±1)min,出血量(32±13.1)mL.不孕患者妊娠率68.3%(41/60),非不孕患者妊娠率78.0%(39/50).结论 宫腔镜对EMP的诊断准确率高,宫腔镜下手术治疗EMP耗时短、手术期间出血少、总体临床疗效更好,减轻患者负担,是目前EMP治疗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通心络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水退的变化等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给予通心络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动脉硬化改善率、斑块消退情况明显优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血脂的改善情况,两组在血液各指标测定中各有优势.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在调节血脂方面与辛伐他汀各有优势,基于两药对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作用,在临床用药中,为提高其治疗效果,可考虑两药合用.
作者:于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研究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在该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200例患者中显露喉返神经患者49例,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151例,统计所有患者发生喉返神经的几率.结果 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共发生4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几率为2.00%,其中不暴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式发生损伤几率为0.66%,暴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式损伤几率为6.1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喉返神经的解剖部位复杂,所以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注意喉返神经的解剖部位,术中小心操作,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几率.
作者:张瑞广;廖斌;林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66例昏厥患者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在实验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经BHUT检查,366例患者中,阳性112例(33.3%),阴性患者中对81例进行SNHUT检查,阳性58例.结论 应掌握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适应证,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确保试验安全性.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