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

杨玉霞

关键词:风湿病患者, 抑郁症状, 调查, 护理干预, 措施
摘要:目的 对风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展开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法是对患有风湿病抑郁症状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风湿病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统计,从而找到有效护理方法.结果 该院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中有23例出现抑郁症状,其与全国常模标准进行参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该院有18例病患存在轻度抑郁症状,5例病患存在中度抑郁症状.结论 风湿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采用诱导方式提高患者心情,进而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DVT发生率做比较.结果 干预组有1例在术后1周发生DV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8 0,P=0.000 0).实验组患者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7,P=0.023 1).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6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治疗组各23例联合EPO治疗,治疗12周比较观察2组肾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静脉组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较口服铁剂更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丁洋;李曼;李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3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12月53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该组治愈39例(73.6%),好转14例(26.4%).术后随访行常规及鼻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是值得推广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术式.

    作者:佟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对听力筛查中的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该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21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听力筛查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听力筛查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筛查通过率以及重复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71.00%和87.83%,重复率分别为19.00%和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降低复查率.

    作者:叶爱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方法,总结些许护理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内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80例,按照患者人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护理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组则在给予这些患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包括仰卧位、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以及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良肢位摆放方式,在治疗重症脑外伤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护理组经过一段时期的良肢位摆放和康复治疗,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肢体功能未出现异常.结论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的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为之后的康复打好了重要的基础.

    作者:李小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类型对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影响较大,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例(1.59%),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例(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凯辉;张选军;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为5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舒珍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 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4 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比例为5.1%.并且统计发现标本不达标的常见类型有:样本量少、抗凝不全、溶血问题、凝血问题,其他不合格原因还有输液同侧采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盛放血液的容器不当等.结论 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主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有样本量少、凝血问题、溶血问题以及抗凝不全等.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医院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及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作者:王燕;徐灵玲;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林炳柱;刘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隐匿阴茎显露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隐匿阴茎显露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隐匿阴茎患儿30例及其主要照顾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对照组在此期间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期间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术前应激水平和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心理症状轻于对照组,术后患儿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于小儿隐匿阴茎显露术围手术期护理有积极意义,其可以降低患儿和家属的应激水平,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王建文;吴津成;袁龙梅;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1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68例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62例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复律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转复率、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转复时间上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作者:马康胜;陈志伟;梁宇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刍议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法的32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消毒供应室没有采用PDCA循环法时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器具、器械等工作效率、人员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清洗、包装、抽检等合格率以及日处理量、各个科室满意率、本科室学习主动性进行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权;康坦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血压动态变化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血压动态变化影响.方法 随机将在该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氯沙坦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祛痰化瘀方,对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6.0%、56.0%、18.0%,总有效率为82.0%,而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0.0%、30.0%、10.0%,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4,P=0.003).治疗前,两组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的水平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心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血压动态具有较大的稳定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作者:林志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单纯后放入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诊治的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单纯后放人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脊柱侧弯和后凸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235.0±3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80.0±50.0)mL,术后没有出现感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脊柱侧弯及后凸Cobb,s角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单纯后放入路切除半椎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辩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艾灸法结合辨证论治原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脂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辩证后选取穴位,每穴15 min/次,3次/周;对照组为口服舒降之(辛伐他汀),治疗1片/d,1次/d,晚间顿服.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治疗组辨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是优于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的治疗.

    作者:侯璐;牛颜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持续小剂量未分馏肝素来治疗严重的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在ICU的住院患者共有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的抗感染与综合治疗,肝素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增加使用小剂量的肝素在稀释以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1周.该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前和治疗以后都进行APACHEⅡ指标评分,并统计全部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3.6%;高于肝素组患者(23.8%).但该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患者治疗以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和治疗以前对比,评分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 通过静脉持续注射小剂量的未分馏肝素也具有少出血、效果显著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医学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古丽巴哈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探析

    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中的大多数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而医学院校与现在的许多高校一样,都肩负着授课、实验和科研等多重任务.目前,随着我国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也逐渐信息化,并且这一管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实验室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管理已成为了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员的当务之急.医学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管理以及实验室信息发布等.而该文主要从我国医学院校当前的实验室管理现状,再结合我院的一些实际情况,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作者:任银祥;方玲;杨旭光;宋焱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炎的护理配合

    目的 进一步研究牙周炎治疗中,采用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 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治疗牙周炎的24例患者120牙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12例治疗组患者均接受采用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治疗.结果 手术均成功进行,随访6个月,无明显出血症状,牙龈形态、色泽均正常.治疗组平均牙周袋深度、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Widman牙周翻瓣术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临床护理配合,是影响手术成功以及长期疗效的关键因素.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入住该院产科的7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大产房分娩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试产成功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相比较,观察组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馨待产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放松情绪,对减轻疼痛,顺利生产,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