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张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磁敏感加权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发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该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扫描,并根据患者有无脑微出血分为两组,监测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高血脂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部位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CMBs患者为28例,无并发CMBs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微出血的部位多位于丘脑.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CMBs与患者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有关,并且多发于患者丘脑部位.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壳聚糖(CS)是一种半合成高分子氨基多糖,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主要存在于动植物虾蟹壳中,由于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生物可降解等特性,是FDA认可的一类生物降解材料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壳聚糖材料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释放载体和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作者:朱香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10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钡餐造影与胃镜检查对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与电子胃镜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1年4月—2012年3月间70例临床拟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先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后进行钡餐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钡餐造影的检查结果与电子胃镜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检查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钡餐造影检查作为一种便捷、廉价的诊断方式,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仍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纪托;陈海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8岁以上高肩胛症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对年龄>8岁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年龄>8岁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12例,手术年龄平均15.1岁,大26岁,所有病例全部伴发其他系统畸形,主要以脊柱、肋骨畸形为主,全部采用改良Woodward术式并结合术后康复锻炼.结果 获成功随访12例,平均随访3.5年,平均肩胛下移2.9 cm,所有病例均未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结论 改良Woodward术式结合术后早期、长期、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操作简单,合并臂丛神经损伤少,术后外观与功能改善满意,是8岁以上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鹏;宋文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单一的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之后的血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清醒的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宫缩痛观察组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其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加强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肺部感染3例,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45例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入选的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口服,4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①用药1个疗程后,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分别为55.6%、48.9%,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3.3%、86.7%.②用药过程中3例(6.7%)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症状,同时有4例(8.9%)伴消化道症状.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体效果较为可靠,具备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强化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各个维度得分及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剖宫产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妇共25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栓塞、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3%、3.2%,显著低予对照组的11.1%、7.1%(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采用rhTPO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6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用rhIL-11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值以及用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忠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局麻下小切口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局麻下小切口腹膜前修补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治疗中应用局麻+小切口+腹膜前修补的预后情况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10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因术中疼痛追加麻药后减轻,术后6h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1~3 d.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水肿5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3例,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膜前修补更少对机体生理的干扰和排异反应,可同时解决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三种疝的疾患,局麻手术大程度上规避了麻醉风险,小切口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作者:刘建洛;白明辉;薛玉龙;张彦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案(SOX),观察近期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该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CR3例,PR30例,SD12例,PD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3.5%.随访1~2年发现23例患者存活,生存率为44.2%.治疗后3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26例患者出现脱发,2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反应,19例患者出现乏力.结论 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联合应用药物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康昭洵;曾红学;郭守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 选择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给予降糖和抗结核治疗;单纯肺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疗效等指标.结果 病例组咳嗽、咳痰、咯血、空洞发生率及病变累及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疗效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病情会明显加重,治疗更为棘手,在临床上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4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栾玲;王桂华;李丛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静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64例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4例给予右美托嘧啶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心率、脑电频谱指数(BIS)低于术前及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中Ramsay评分高于术前及常规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可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作者:杨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式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和食物中毒事件的时常发生,餐饮业的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从目前中式餐饮业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如何加强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作者:杜复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多层螺CT 16层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和单层CT的临床诊断差异.方法 选取于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PE患者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的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飞利浦单层螺旋CE扫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实验组栓塞检出率为34.99%;对照组栓塞检出率为1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单层CT相比,16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图更为清晰地显示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等细节.结论 16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作者:黄茂勇;李维金;易文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收集到的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及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2>0.05);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0.05).结论 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细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心理健康干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冷金华;廖志云;钟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均产生了不良反应,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注意观察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此采取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仔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肝脏功能损伤.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减小,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吸收的结核病灶≥1/3等症状明显转好者36例;因咳血不止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朱莉萍;贾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宫颈癌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 对宫颈癌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在2010年9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胀程度与年龄没有显著关系,但是和手术时间、血钾、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有显著关系.结论 对手术时间长和术后血钾浓度低的患者加强术后观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镇痛、饮食和术后早期活动的指导,对术后腹胀患者及时必要的腹部热敷、药物治疗、肛管排气及胃肠减压有助于减轻或缓解腹胀.

    作者:米凤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