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青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360例入选的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1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应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平均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内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春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胃复安治疗急性感染性腹痛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痛腹泻240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胃复安组和对照组.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基础上,胃复安组进行肌注胃复安治疗,对照组肌注山茛菪碱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疗效并进行组别间比较.结果 腹泻治疗有效率方面,胃复安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 %、80%,腹痛治疗效果方面,胃复安组合对照组分别为100%、78%.腹泻和腹痛的治疗方面,胃复安组疗效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复安治疗急性感染性腹痛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春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硬膜外置入血管时有发生直接误入血管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情况下,轻者出现麻醉失效,重者出现局麻药中毒,尤其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置管中,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腹内压增高,硬膜外静脉扩张,置入硬膜外导管时更易损伤血管血液回流更常见.本研究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作了以下探讨.
作者:王晓明;柳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时机的选择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髌骨骨折不同术式内固定术后膝关节的护理及伸屈功能的观察比较.结果 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较好.结论 只要选择坚强内固定术式,强调尽早功能锻炼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膝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当前职业性健康监护的不足与解决方法.方法 从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卫生检查机构、监督机构、政府部门等几个方面探讨目前职业性健康监护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 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卫生检查机构、监督机构和政府部门在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中都存在不足,各参与主体应加强合作,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作者:周丽姝;向琼;易丰兆;马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上进路进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随机选100例需作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分为:Ⅰ组,50例患者锁骨上进路.Ⅱ组,50例患者锁骨下进路组.对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举行对比观察.结果 Ⅰ组的总成功率高达98%,仅1例并发症,Ⅱ组的总成功率为82%并发血肿7例、气胸2例.结论 成功率与并发症Ⅰ组明显优于Ⅱ组,锁骨上进路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恒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1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与开腹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open myomectomy)优劣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124例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大直径≥7cm,子宫体积>12 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8例LM及56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0.32±35.46)min显著长于开腹组(83.55±25.37)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5±65.77)mL与开腹组(107±68.24)mL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82±6.64)h显著短于开腹组(30.23±8.25)h.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45±0.8)d显著短于开腹组(7.92±2.3)d.结论 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LM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中出血量无增加,但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与肌瘤较大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
作者:蔡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彝汉杂居地域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66例彝汉杂居地域患有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场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 66例患者死亡5例,均死于呼吸衰竭并发MODS;所有患者住院时间7~84d,平均36.4d,经过针对护理后,61例病情缓解出院,好转率为92.4%.结论 临床护理在慢性肺心病中占据重要位置,针对彝汉杂居地域,应有针对性对民族差异性进行临床护理,可减少肺心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尹娣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iPTH)的影响.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1.5mmol/L及1.75 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3个月血液透析治疗,此期患者饮食中钙磷的摄入量稳定,用药不变.实验前检测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3个月后复查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结果 观察结束时DCa 1.25、DCa1.5和DCa1.75组,血清Ca×P水平:DCa1.25组血清Ca×P水平明显降低( P<0.01)、DCa1.5组无变化、DCa1.75组升高(P <0.05);iPTH水平:DCa1.25组显著升高(P<0.01),DCa1.5组升高( P<0.05),DCa1.75组降低(P<0.05).结论 高钙透析可增加透析患者的钙负荷及转移性钙化的发生,低钙透析可在有限时间内减轻高钙负荷,但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应监测iPTH水平.
作者:李佳;张以来;魏善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US-FNA)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本院近年来开展EUS-FNA的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未成功,其余患者均经过穿刺抽吸取的足够的标本量,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证据.结论 EUS-FNA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穿刺的成功以否.
作者:刘妙;林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下前牙疗效.方法 利用0.25mm正畸结扎丝与免酸复合树脂联合应用,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的下前牙.结果 牙周夹板固定治疗52例松动牙,其中50例使用3年以上,功能美观良好,3年成功率96%.结论 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中晚期牙周炎,具有简便易行,美观实用,取材方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毕乃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形式下门诊输液室的临床带教工作要求医护工作者与时俱进.在有效管理护生的同时使护生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圆满完成实习计划、无差错事故发生的双赢效果.
作者:邱妮;韦桂莲;张惠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意外伤发生情况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近3年发生意外伤并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登记表登记的医护人员.结果 共5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6例;医生12例,护士36例,实习护士10例.结论 针对意外伤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尽量减少意外伤的发生.
作者:赵丽;孙兴云;齐玉华;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短P-R间期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妊娠期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在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3 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比较其结果.结果 58例妊娠期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55例在复查心电图中发现短P-R间 期现象消失,3例在复查中仍发现短P-R间期现象存在.结论 妊娠期妇女短P-R间期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有关,多数未有病理性改变.
作者:王晓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改善后的现实意义.方法 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并对其进行改善.结果 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其住院时间、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配置前(P<0.05),患者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结论 医院管理系统的实现和改善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施浩;方坚华;陈先有;唐丽玲;杨凯燕;黄幼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热盐包外敷下腹脐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中药热盐组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50例).分别观察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有效率可达100%,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中药热盐包外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邹芝香;谈珍瑜;曾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复制速度快,可感染人体各种细胞,造成多器官损害;其特征是侵犯和破坏宿主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本文探讨其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即将43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更昔洛韦组20例和利巴韦林组23例.更昔洛韦组予更昔洛韦250mg加入0.9%NaCl 250ml中静滴,每天一次;利巴韦林组予利巴韦林500mg加入0.9%NaCl 250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一周.结果 更昔洛韦组与利巴韦林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病程四个方面相比,所需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吴振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5例严重腹部外伤的住院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包括是术前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通畅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控制出血和保暖;术后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折、凝血功能的变化,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恢复血容量、复温、纠正酸中毒和凝血机制紊乱,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 损伤控制术护理为提高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保障.
作者:赵杰;赵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胃癌手术治疗经验,观察并发症及生存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胃癌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胃癌中,Ⅰ期5例(5.0%),Ⅱ期38例(38.0%),Ⅲ期49例(49.0%),Ⅳ期8例(8.0%).其中有87例获得手术切除,切除率87.0%;姑息性切除30例,占30.0%,根治性切除57例,占57.0%,未能切除者13例,占13.0%.随访率87.0%.全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3.0%、40.0%.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9.0%.本组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3.0%,其中切除组死亡1例,切除病死率1.1%,未切除组死亡2例,病死率15.3%.结论 早期、及时采取合理术式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树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